中国大事记 第2节
公元713年:唐朝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都督、渤海郡王。
公元738年:《唐六典》成书。
公元745年:唐玄宗敕改波斯(景教)寺为大秦寺。
公元755年:唐朝爆发安史之乱,由盛转衰。
公元813年:唐宪宗元和八年,李吉甫撰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。
公元907年:朱温逼唐哀帝禅让,即帝位,改名朱晃,是为后梁太祖,史称后梁,唐朝亡。
公元916年: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,是为辽太祖,建契丹。
公元960年:陈桥兵变,赵匡胤即位,是为宋太祖,国号宋,后周亡。
公元993年:王小波、李顺起义。
1038年:党项首领元昊称帝,国号大夏,史称西夏,是为西夏景宗,建都兴庆府。
1127年:金军俘宋徽、钦二帝北还,北宋灭亡。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,是为宋高宗,建立南宋。
1141年:宋金议和,史称绍兴和议。
1164年:隆兴和议,宋金重订和约。
1279年:元军攻破崖山,宋帝溺死,宋亡。
1286年:《农桑辑要》颁行,为中国现存最古的官修农书。
1345年:元朝修成《辽史》《金史》《宋史》。
1355年: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,建国号宋,改元龙凤,韩林儿号小明王。
1368年: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帝位,国号明,是为明太祖。
1399~1402年: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攻占南京,即位称帝,是为明成祖。
1405年:明成祖命宦官郑和与王景弘等使南洋各地,郑和下西洋自此始。
1407年:明成祖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成书。
1421年:明成祖迁都北京,以南京为留都。
1429年:明朝设钞关,以船只大小收税,称“船料”。
1449年:瓦剌也先犯大同,英宗率军亲征,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所破,英宗被俘,史称“土木之变”。
1457年:宦官曹吉祥及其党羽石亨等乘景帝病危,迎太上皇英宗复位,史称“夺门之变”。
1521~1524年:大礼议之争,群臣力争,下狱者100多人。
1542年:宫婢杨金英等谋杀世宗未遂,史称嘉靖“宫婢之变”。
1563年:巡抚谭纶率戚继光、俞大猷、刘显三将大破倭寇,收复兴化,浙、闽倭寇渐平。
1571年: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,开互市。
1581年:张居正进行赋役制度改革,全面推行一条鞭法。
1587年:海瑞死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上,百姓为之罢市致哀。
1588年: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。
1594年:顾宪成被责革职,遂回无锡修东林书院讲学,讽议朝政评论人物,东林党议始于此。
1599年:明神宗遣宦官至各地征税、办矿,激起临清、沙市、武昌、汉阳等地民变。
1600年: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,明神宗允许在京师建教堂传教。
1615年: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。
1616年: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,国号金,史称后金。
1618年:后金汗努尔哈赤以“七大恨”誓师伐明。
1619年:萨尔浒之战,明军大败。
1621年:后金攻陷沈阳,又陷辽阳,并迁都辽阳。
1625年:后金迁都沈阳,改称盛京。
1633年: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等起义军渡黄河南下,进入豫西。
1636年:皇太极即帝位,改国号为清。
1637年:宋应星所著《天工开物》刊行。
1641年:李自成起义军攻入洛阳,杀明福王朱常洵。
1644年: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北京,明崇祯帝自缢,明亡。
1655年:清世祖顺治帝于内十三衙门立铁牌,严禁太监干政。
1661年: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,收复台湾。
1729年:因西北用兵,设军机房,后改为军机处。
1735年:清世宗雍正帝去世,子弘历继位,是为清高宗,改元乾隆。
1747年:大金川土司沙罗奔举兵反,清廷派重兵平叛,两年后平定。
1762年:清廷设伊犁将军,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。
1771年: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,长途跋涉,从沙俄重返祖国。
1776年:大金川索诺木出降,大小金川之役结束。
1782年:第一部《四库全书》修成。
1784年:美国商船“中国皇后”号从纽约出发,绕道非洲好望角,驶抵广州。
1785年:乾隆帝于乾清宫设“千叟宴”,60岁以上老人入宴者达3000人。
1793年:乾隆帝在热河行宫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。
本篇未完,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