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周礼》 » 天官 冢宰 » 大宰 >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+一曰牧,以地得民+二曰长,以贵得…+

以九两系邦国之民。一曰牧,以地得民。二曰长,以贵得民。三曰师,以贤得民。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五曰宗,以族得民。六曰主,以利得民。七曰吏,以治得民。八曰友,以任得民。九曰薮,以富得民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10.以九两系邦国之民note-name:以九两系邦国之民1以九两系邦国之民:两,谓协调两方关系的方法。郑《注》曰:“两犹耦也,所以协耦万民。系,联缀也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谓王者于邦国之中立法,使诸侯与民相#-666ff;耦而联缀,不使离散,有九事。”邦国,此指天下。。一曰牧,以地得民note-name:“一曰牧”二句2“一曰牧”二句:牧,谓牧养下民的有地诸侯。刘敞曰:“牧者,司牧也,谓邦国之君也。诸侯世(袭),故曰以地得民。”孙诒让曰:“盖自畿外九州牧伯、五等诸侯及附庸之君与公卿大夫食三等采地,凡世守其国邑者,通谓之牧。”。二曰长,以贵得民note-name:“二曰长”二句3“二曰长”二句:长,官长,即公卿大夫士凡有爵位而无国邑者之通称。民,部下或者下属。孙诒让曰:“所谓民者,盖兼含不命之士及府、史、胥、徒、工、贾、隶役等,凡执事于百官府者而言。”又曰:“长犹言官长,即公卿大夫士凡有爵位而无国邑者之通称……此皆以贵领贱,故曰长以贵得民。”。三曰note-name:师4师:指有德行材艺而能训导教育别#-666aa;者。,以贤得民。四曰note-name:儒5儒:指通晓儒家经典而能训导教育别#-666aa;者。,以道得民。五曰宗,以族得民note-name:“五曰宗”二句6“五曰宗”二句:宗,谓大宗,即族长。《丧#-666hh;传》云:“大宗,收族者也。”按,族长有团结敦睦族#-666aa;的责任。据郑《注》,宗谓大宗,“收族者”。收族即亲睦、统率宗族。。六曰主,以利得民note-name:“六曰主”二句7“六曰主”二句:主,主#-666aa;。指异乡客居时所住处的主人和无固定职业者做工所在之家的主人。叶时《礼经会元·系民》曰:“主谓卿大夫食采邑者,有利可依,故以利得民也。”。七曰note-name:吏8吏:谓负有治理百姓责任的乡、遂、公邑等官吏。,以治得民。八曰友,以任得民note-name:“八曰友”二句9“八曰友”二句:叶时《系民》曰:“友谓与国#-666aa;交,相保任者,故以任得民。”保任,谓托付信任。。九曰薮,以富得民note-name:“九曰薮”二句10“九曰薮”二句:“九曰薮(sǒu)”二句,薮,本指泽而无水之地,此指管理山林川泽的虞衡之宫,故惠士奇《礼说·天官上》曰:“川衡、林衡、山虞、泽虞,皆国之薮,民#-666cc;之而吏掌之。”富,财富货物。郑《注》曰:“谓薮中财物。”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用九种协调两方关系的办法加强天下各国民众的互相联系。第一是有地的诸侯国君,以土地取得民众的拥护。第二是长官,以尊贵的爵位取得民众的敬重。第三是传道的教师,以贤德取得民众的爱戴。第四是授业的儒士,以道艺取得民众的热爱。第五是族长,以团结敦睦族#-666aa;取得民众的敬爱。第六是主#-666aa;,以能为客#-666aa;提供便利有利可依取得民众的感激。第七是各级官吏,以擅长治理取得民众的爱戴。第八是朋友,以可托付信任取得民众的信任。第九是掌管山林川泽的官吏,以能让百姓利用山林川泽的资源取得民众的赞许。

原文翻译

10.以九两系邦国之民。一曰牧,以地得民。二曰长,以贵得民。三曰师,以贤得民。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五曰宗,以族得民。六曰主,以利得民。七曰吏,以治得民。八曰友,以任得民。九曰薮,以富得民。

用九种协调两方关系的办法加强天下各国民众的互相联系。第一是有地的诸侯国君,以土地取得民众的拥护。第二是长官,以尊贵的爵位取得民众的敬重。第三是传道的教师,以贤德取得民众的爱戴。第四是授业的儒士,以道艺取得民众的热爱。第五是族长,以团结敦睦族#-666aa;取得民众的敬爱。第六是主#-666aa;,以能为客#-666aa;提供便利有利可依取得民众的感激。第七是各级官吏,以擅长治理取得民众的爱戴。第八是朋友,以可托付信任取得民众的信任。第九是掌管山林川泽的官吏,以能让百姓利用山林川泽的资源取得民众的赞许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以九两系邦国之民:两,谓协调两方关系的方法。郑《注》曰:“两犹耦也,所以协耦万民。系,联缀也。”贾《疏》曰:“谓王者于邦国之中立法,使诸侯与民相#-666ff;耦而联缀,不使离散,有九事。”邦国,此指天下。

〔2〕“一曰牧”二句:牧,谓牧养下民的有地诸侯。刘敞曰:“牧者,司牧也,谓邦国之君也。诸侯世(袭),故曰以地得民。”孙诒让曰:“盖自畿外九州牧伯、五等诸侯及附庸之君与公卿大夫食三等采地,凡世守其国邑者,通谓之牧。”

〔3〕“二曰长”二句:长,官长,即公卿大夫士凡有爵位而无国邑者之通称。民,部下或者下属。孙诒让曰:“所谓民者,盖兼含不命之士及府、史、胥、徒、工、贾、隶役等,凡执事于百官府者而言。”又曰:“长犹言官长,即公卿大夫士凡有爵位而无国邑者之通称……此皆以贵领贱,故曰长以贵得民。”

〔4〕:指有德行材艺而能训导教育别#-666aa;者。

〔5〕:指通晓儒家经典而能训导教育别#-666aa;者。

〔6〕“五曰宗”二句:宗,谓大宗,即族长。《丧#-666hh;传》云:“大宗,收族者也。”按,族长有团结敦睦族#-666aa;的责任。据郑《注》,宗谓大宗,“收族者”。收族即亲睦、统率宗族。

〔7〕“六曰主”二句:主,主#-666aa;。指异乡客居时所住处的主人和无固定职业者做工所在之家的主人。叶时《礼经会元·系民》曰:“主谓卿大夫食采邑者,有利可依,故以利得民也。”

〔8〕:谓负有治理百姓责任的乡、遂、公邑等官吏。

〔9〕“八曰友”二句:叶时《系民》曰:“友谓与国#-666aa;交,相保任者,故以任得民。”保任,谓托付信任。

〔10〕“九曰薮”二句:“九曰薮(sǒu)”二句,薮,本指泽而无水之地,此指管理山林川泽的虞衡之宫,故惠士奇《礼说·天官上》曰:“川衡、林衡、山虞、泽虞,皆国之薮,民#-666cc;之而吏掌之。”富,财富货物。郑《注》曰:“谓薮中财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