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庄子》 » 外篇 » 秋水 > 河伯曰:“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,可乎?”北海若曰“…+

河伯曰:“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,可乎?” 北海若曰“否。夫物,量无穷,时无止,分无常,终始无故。是故大知观于远近,故小而不寡,大而不多:知量无穷。证向今故,故遥而不闷,掇而不跂:知时无止。察乎盈虚,故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:知分之无常也。明乎坦涂,故生而不说,死而不祸:知终始之不可故也。计人之所知,不若其所不知;其生之时,不若未生之时;以其至小,求穷其至大之域,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。由此观之,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,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!”原文解释

河伯曰:“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,可乎?”北海若曰:“否。夫物,量我穷,时无止,#-666dd;无常,终始无故。是故大知观于远近,故小而不寡,大而不多,知量无穷。证曏

今故,故遥而不闷,掇而不跂,知时无止,察乎盈虚,故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:知#-666dd;之无常也。明乎坦塗

,故生而不说,死而不祸:知终始之不可故也。计#-666aa;之所知,不若其所不知;其生之时,不若未生之时;以其至小,穷其至大之域,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。由此观之,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?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!”

【注释】

故:通“固”。

证曏今故:曏(xiàng),明。今故,犹古今。

塗:通“途”。

【翻译】

河伯说:“既然这样,那么我以天地为大,以毫末为小,可以吗?”北海#-666nn;说:“不可以。物的数量是无穷尽的,时间是不会停止的,得失不是恒常不变的,终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。所以大智之#-666aa;能够观察远处和近处的一切事物,因而小的东西不觉得小,大的东西也不觉得大,这就是他深知物量是没有穷尽的;考察古今变化无穷的情形,所以对遥远的古事不感厌倦,对于伸手可触的未来也没有期待,这就是他通晓时间是没有止境的;看清事物盈满和空虚的相转化,所以得到了并不感到欣喜,失去了也不会悲伤,这是因为他知道得失是没有一定的;明白死生是#-666aa;生走过的一条坦途,所以对生不感到欣喜,对死也不看作灾祸,这就是他知道死生往复的道理。算起来,#-666aa;所知道的,不如他所不知道的多;拥有生命的时间,远不如他失去生命的时间长;以极其有限的智慧和极其短暂的生命去穷尽宇宙的知识,因此陷入迷惑而无所得。由此看来,又怎么知道毫末可以确定最小的限度?怎么知道天地足以穷尽最大的领域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