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庄子》 » 外篇 » 达生 > 子列子问关尹曰:“至人潜行不窒,蹈火不热,行乎万物…+

子列子问关尹曰:“至人潜行不窒,蹈火不热,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。请问何以至于此?” 关尹曰:“是纯气之守也,非知巧果敢之列。居,予语女。凡有貌象声色者,皆物也,物与物何以相远?夫奚足以至乎先?是色而已。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,夫得是而穷之者,物焉得而止焉!彼将处乎不淫之度,而藏乎无端之纪,游乎万物之所终始,一其性,养其气,合其德,以通乎物之所造。夫若是者,其天守全,其神无郤,物奚自入焉! “夫醉者之坠车,虽疾不死。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,其神全也,乘亦不知也,坠亦不知也,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,是故迕物而不慴。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,而况得全于天乎?圣人藏于天,故莫之能伤也。复仇者不折镆干,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,是以天下平均。故无攻战之乱,无杀戮之刑者,由此道也。 “不开人之天,而开天之天,开天者德生,开人者贼生。不厌其天,不忽于人,民几乎以其真!”原文解释

子列子〔1〕问关尹曰:“至#-666aa;潜行不窒〔2〕,蹈火不热,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〔3〕,请问何以至于此?”关尹曰:“是纯气之守〔4〕也,非知巧果敢之列。居〔5〕,予语汝。凡有貌象声色者,皆物也。物与物何以相远?夫奚〔6〕足以至乎先?是色而已!则物之造乎不形〔7〕而止乎无所化,夫得是〔8〕而穷之者,物焉得而止〔9〕焉!彼〔10〕将处乎不#-666gg;之度,而藏〔11〕乎无端之纪,游乎万物之所终始。壹〔12〕其性,养其气,#-666ff;其德,以通乎物之所造〔13〕。未若是者,其天守全〔14〕,其#-666nn;无郤,物奚自入〔15〕焉!夫醉者之坠车,虽疾〔16〕不死。骨节与#-666aa;同,而犯害〔17〕#-666aa;异,其#-666nn;〔18〕也。乘亦不知也,坠亦不知也,死生惊惧不入乎其#-666ee;中,是故逆物而不慑〔19〕。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,而况得全于天〔20〕乎!圣人藏于天〔21〕,故莫之能伤也!复仇者,不折〔22〕镆干;虽有忮心〔23〕者不怨飘瓦,是以天下平均〔24〕。故无攻战之乱、无杀戮之刑者,由此道也。不开人之天,而开天之天〔25〕。开天者德生〔26〕,开人者贼生〔27〕。不厌〔28〕其天,不忽于人,民几乎以其真〔29〕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子列子:即列子,名御寇。见《逍遥游》、《列御寇》诸篇,古人称谓老师时,在姓氏前加子,如子墨子、子华子之类,以表示恭敬。关尹:为春秋时函谷关令,以官职为姓,称关尹,又称关令尹。据《史记》载,老子西去至关,关令尹让其著书上下篇五千言。在本书《天下》篇,将关尹、老聃列为同一学派,对其思想理论有所评介,可参看。《#-666nn;仙传》亦有关尹一些记载,多属无稽之谈。

〔2〕潜行不窒:潜入水底行走而不窒塞。

〔3〕栗:恐惧。

〔4〕纯气之守:保守纯和之气,使心志专一。

〔5〕居:坐下。

〔6〕奚:何。至乎先:在他物之先、之上。凡有形象声色之物,都是同等的,谁有资格处先居上呢?

〔7〕不形:无形,指道。无所化:虚静无为之道体。万物都复归于它,终止于它。

〔8〕是:此,指万物生化之理,穷:穷尽,穷深研几之意。

〔9〕止:限定,留止。通达万物生化之理,就不会以具体事物为意,不会受其限定。

〔10〕彼:指得道之至人。不#-666gg;之度,无过无不及,恰到好处的界限。#-666gg;为过,超过之意。

〔11〕藏:冥#-666ff;,暗中相#-666ff;之意。无端之纪:指大道循环无穷而又推移日新之纲纪。纪,纪纲。

〔12〕壹:专一执守。养其气,涵养存养其精神。

〔13〕物之所造:物之创造者,指自然。因万物皆由天地自然所创生。

〔14〕天守全:持守自然之道完备无亏缺。

〔15〕物奚自人:世俗事物从何处能入侵于心。

〔16〕疾:快。言其快速从车上摔下来。

〔17〕犯害:受害、受伤。

〔18〕神全:精神凝聚完备、不#-666dd;散。

〔19〕逆(è):同“遌”,碰撞。慑(shè):惊惧。

〔20〕得全于天:与天守全意同,持守完备之自然之道。

〔21〕藏于天:持守自性与天道冥合。

〔22〕折:折断、损坏。镆干:干将、镆邪之简称。传说为楚国一对善于铸剑的夫妻,男名干将,女名镆邪。后来变为宝剑的代名。此句意思是说,仇人用宝剑伤我,我只找仇人报仇,不会罪及宝剑,要把它折断,因为剑是无意的。

〔23〕忮心:忌恨之心,飘瓦:被风吹落的瓦片。这句的意思是,即使忌恨报复心极重的人,被风吹落的瓦片砸伤,他也不会报怨瓦片,因为瓦片是无心的。

〔24〕平均:平等无争心。无心故不相怨而无争。

〔25〕开人之天:开启人之智慧,运用智巧去处理事务。开天之天:开启自性,不运用思虑智巧,循性而动,顺乎自然而无心。

〔26〕德生:循性而动,则能培养出好道德。

〔27〕贼生:运用智巧,则生贼害之心。

〔28〕厌:满足。不满足于对自性的修养,还要坚持不懈。不忽于人:不忽略人对天理之认识,忽,忽略、忽视。

〔29〕以其真:按本性行事。几,近。真,自性、本性。

【翻译】

列子问关尹说:“修养极#guoxue666-com;#-666aa;在水下潜行而不窒息,踩在火上也不觉得热,在万物之巅峰上行走也不恐惧。请问为什么能达到这样?”关尹说:“这是持守纯和之气的结果,不属于智巧果敢之列。坐下吧,我讲给你。凡是有形象声音色彩的,都是物,物与物何以差别甚远?都是物哪个又有资格先居上?这些都是形色之物而已。而物是由无形之道创生出来,又复归于虚静无为之道体。得此万物生化之理而又能穷尽之#-666aa;,世俗之物哪能限定他呀!他将处在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的限度,而又冥#-666ff;于循环无穷推陈出新之大道纲纪,逍遥于万物之终始。专一持守其自性,存养其精#-666nn;,使德性与天道相#-666ff;,以与创生万物之自然相通。如果能做到这样,他持守自然之道就完备无缺,其精#-666nn;没有空隙,外物又从何处入侵心灵呢!喝醉酒的#-666aa;从车上摔下来,即使摔得很快也不会死。他的骨节与别人相同而所受伤害与人不同,就因为他精#-666nn;凝聚而完备。他乘车时不知,坠车时也不知,死生惊惧这些念头没有进入他的心中,所以与物碰撞而不惊惧。他靠酒使精神凝聚完备还能做到这样,更何况得全于自然之道呢!圣人与天道冥#-666ff;,所以不能使他受到伤害。报仇的人,不去折断宝剑;即使忌恨心极重的人,也不怨恨风吹落砸了自己的瓦片,因此天下才平等无争心。所以没有相互攻战之动乱,没有杀戮之刑罚,都是由于这无为无心之道。不去开启人的智巧,而去开启人的自性。开启人的自性就能培养好的道德,开启人的智巧就会产生贼害之心。不满足于对自性的修养而持之以恒,也不忽略人对天理的认识,这样的人就近于按本性行事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