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庄子》 » 外篇 » 达生 >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+十日而问:“鸡已乎?”曰:“未也…+

纪渻子为王养斗鸡。十日而问:“鸡已乎?”曰:“未也,方虚憍而恃气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应向景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,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 孔子观于吕梁,县水三十仞,流沫四十里,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。见一丈夫游之,以为有苦而欲死也,使弟子并流而拯之。数百步而出,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。孔子从而问焉,曰:“吾以子为鬼,察子则人也。请问,‘蹈水有道乎’”曰:“亡,吾无道。吾始乎故,长乎性,成乎命。与齐俱入,与汩偕出,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。此吾所以蹈之也。”孔子曰:“何谓始乎故,长乎性,成乎命?”曰:“吾生于陵而安于陵,故也;长于水而安于水,性也;不知吾所以然而然,命也。” 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神。鲁侯见而问焉,曰:“子何术以为焉?”对曰:“臣工人,何术之有?虽然,有一焉。臣将为鐻,未尝敢以耗气也,必齐以静心。齐三曰,而不敢怀庆赏爵禄;齐五日,不敢怀非誉巧拙;齐七日,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。当是时也,无公朝,其巧专而外骨消。然后入山林,观天性,形躯至矣,然后成见鐻,然后加手焉;不然则已,则以天合天,器之所以疑神者,其是与!”原文解释

纪渻子〔1〕为王养斗鸡,十日而问:“鸡已乎〔2〕?”曰:“未也,方虚憍〔3〕而恃气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应向景〔4〕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几矣,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〔5〕矣,望之似木鸡矣!其德全〔6〕矣!异鸡〔7〕无敢应,者反走矣。”

孔子观于吕梁〔8〕,县水〔9〕三十仞,流沫〔10〕四十里,鼋〔11〕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。见一丈夫游之,以为有苦而欲死也。使弟子并〔12〕流而拯之,数百步而出,被发〔13〕行歌而游于塘下。孔子从而问焉,曰:“吾以子为鬼〔14〕,察子则#-666aa;也。请问蹈水〔15〕有道乎?”曰:“亡,吾无道。吾始乎故〔16〕,长乎性,成乎命,与齐俱入〔17〕,与汨〔18〕偕出,从水之道而不为私〔19〕焉,此吾所以蹈之也。”孔子曰:“何谓始乎故、长乎性、成乎命?”曰:“吾生于陵而安于陵〔20〕,故也;长于水而安于水,性也〔21〕;不知吾所以然而然〔22〕,命也。”

梓庆〔23〕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#-666nn;〔24〕。鲁侯见而问焉,曰:“子何术〔25〕以为焉?”对曰:“臣工#-666aa;,何木之有?虽然,有一焉:臣将为鐻,未尝敢以耗气〔26〕也,必齐〔27〕以静心。齐三日,而不敢怀〔28〕庆赏爵禄;齐五日,不敢怀非誉〔29〕巧拙;齐七日,辄然〔30〕忘吾有四枝形体也。当是时也,无公朝〔31〕,其巧专而外骨消〔32〕。然后入山林,观天性〔33〕,形躯至矣,然后成见鐻,然后加手焉,不然则已。则以天#-666ff;〔34〕,器之所以疑#-666nn;〔35〕,其是与!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纪渻子:纪姓,渻子名。王:指齐王。纪渻子当为纪国后代,纪为齐所灭,纪渻子即在齐国供职。而斗鸡之戏也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最为盛行。据此,文中“王”,当为齐王,而不是周宣王。

〔2〕已乎:练成了吗。问其是否已将斗鸡练成。

〔3〕虚:内心空虚而#-666nn;#guoxue666-com;傲,色厉内荏的样子。憍,同骄。恃气:昂头鼓翅挟气以威吓对方。

〔4〕向景:向同“响”,景同“影”。发觉鸡的声音影子就有所反映。

〔5〕无变:没有反映。

〔6〕德全:精神安定专一,不动不惊。

〔7〕异鸡:其他的鸡。应:应战,对敌。

〔8〕吕梁:究指何处,说法不一。钟泰《庄子发微》:“吕梁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,所谓吕梁洪者,是也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云:‘泗水过吕县南,水上有石梁,谓之吕梁’。”其地当时属宋国,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远。孔子曾游历宋,过吕梁指此较可信。他说不足取。

〔9〕县水:瀑布。县。同“悬”。仞:古代长度单位,周制八尺为仞,汉制七尺为仞。

〔10〕流沫:瀑布泻下溅起的水沫。

〔11〕鼋:鳖中之大者为鼋。鼍(tuò),鳄鱼类,俗称猪婆龙,有说即扬子鳄。

〔12〕并:傍。拯:援救。

〔13〕被发:披散着头发。行歌,边走边哼着歌谣,显出潇洒悠闲的样子。塘下:岸边。

〔14〕以子为鬼,孔子以为那个#-666aa;一定淹死了,故而把他当成鬼。

〔15〕蹈水:踩水、游水。

〔16〕故:习惯。

〔17〕与齐俱入:与漩涡中心一起入水。齐,同“脐”。石磨中央上下扇连接之处称脐,水流旋转如磨,旋涡中央即是脐。

〔18〕汨:涌出之旋涡。

〔19〕不为私:顺水之性,不按己之私意妄动。

〔20〕陵:高地。

〔21〕这句的意思是:在水边长大,安于水上生活,久习而成性。

〔22〕这句的意思是:自然而然就那样作了,不知为什么要那样,其中还有什么道理。

〔23〕梓庆:人名。梓。梓匠,指木工,此人以职为姓,称梓庆。鐻(ju):悬挂钟鼓之木架,形似虎、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。

〔24〕惊为鬼神:制作雕饰极尽精妙,不类人工所为,见者惊叹不已,以为鬼斧神工。

〔25〕术:技艺、方法。

〔26〕耗气:气指精神心神,耗气就是精神#-666dd;散,心神不能凝注专一。

〔27〕齐:同“斋”,斋戒。静心:使心志安静专一。

〔28〕怀:思。庆赏:奖赏。

〔29〕非誉:非为非难指责,誉为赞誉。巧拙:精巧与笨拙。

〔30〕辄然:不动的样子。枝:同“肢”。

〔31〕无公朝:心中不存朝见君主之念。

〔32〕外骨消:外界之扰乱完全排除。骨,同“滑”,乱之意。

〔33〕观天性:观察木料之自然性能。形躯至矣:木料之自然形态完全符#-666ff;标准。

〔34〕以天#-666ff;天:以己之自然天性与木之自然天性相合。

〔35〕疑神:比如鬼神所造。疑,同“拟”。

【翻译】

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。十天后齐王派#-666aa;来问:“驯练成了吗?”回答说:“还没有,现正表现为内心空虚而#-666nn;#guoxue666-com;傲,盛气陵#-666aa;的样子。”十天后又来问,回答说:“还没有,听到鸡的声音,看到鸡的影子就有反应。”十天后又问,回答说:“还没有,现在还视物敏锐而充满怒气。”十天后再来问,回答说:“差不多了,鸡虽有鸣叫挑战者,也没有什么反映,看上去像个木鸡了,它已精#-666nn;安定专一,不动不惊了。其他的鸡没有敢与应战者,都退走了。”

孔子在吕梁观光,见到瀑布从二十多丈高处泻下,水沫流至四十里外,鱼鳖鼋鼍也无法游过。看见一个男#-666aa;在那里游水,以为是有困苦想投水而死的人,于是命令弟子们傍水流而下去援救他。数百步以外那个人从水中浮出上岸,披散着头发,边走路边哼着歌在岸边闲游。孔子跟过去问道:“我以为你是鬼,仔细观察你才知是人呐。请问,游水有什么技巧吗?”回答说:“没有,我没有什么技巧。我开始于习惯,长大了变成习性,成年后就顺其自然。我与旋涡中心一同入水,又随涌出的旋涡浮出,顺从水之性而不按己私意妄动。这就是我游水之方法。”孔子说:“什么叫做开始于习惯,长大了成为习性,成年后顺其自然?”回答说:“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,这就叫开始于习惯;在水边长大,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,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: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,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,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。”

梓庆刻削木料做成鐻,鐻做成后,见到的人都惊叹为鬼斧#-666nn;工。鲁侯见了之后对梓庆说:“你用什么技艺方法做出来的呀?”回答说:“臣是一名工匠,哪有什么技艺!即使如此,有一点可以讲一讲。臣将要作鐻时,不敢有一点#-666dd;散精神,一定要斋戒使心志安静专一。斋戒三日,不敢有思得奖赏官爵俸禄的念头;斋戒五日,不敢想及别人是非难作品笨拙或是赞誉作品精巧;斋戒七日,则木然不动忘记我有四肢和形体的存在。在这个时候,心中不存在朝见君主的想法,专心致志于制作技巧而外界的扰乱全部排除。然后进入山林中,观察木料的自然性能,选取那些自然形态完全#-666ff;乎标准的,然后一个现成的鐻如同就在眼前了,然后才动手去做,没有这些条件就不去做。这是以已之天性与木之天性相#-666ff;,器物之所以如同鬼神所造,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