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庄子》 » 外篇 » 知北游 >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“所谓道,恶乎在?”庄子曰:“无…+

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“所谓道,恶乎在?”庄子曰:“无所不在。”东郭子曰:“期而后可。”庄子曰:“在蝼蚁。”曰:“何其下邪?”曰:“在稊稗。”曰:“何其愈下邪?”曰:“在瓦甓。”曰:“何其愈甚邪?”曰:“在屎溺。”东郭子不应。庄子曰:“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。正、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,‘每下愈况’。汝唯莫必,无乎逃物。至道若是,大言亦然。周遍咸三者,异名同实,其指一也。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,同合而论,无所终穷乎!尝相与无为乎!澹澹而静乎!漠而清乎!调而闲乎!寥已吾志,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,去而来不知其所止。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,彷徨乎冯闳,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。物物者与物无际,而物有际者,所谓物际者也。不际之际,际之不际者也。谓盈虚衰杀,彼为盈虚非盈虚,彼为衰杀非衰杀,彼为本末非本末,彼为积散非积散也。”原文解释

东郭子〔1〕问于庄子曰:“所谓道,恶乎在?”

庄子曰:“无所不在。”

东郭子曰:“期而后可〔2〕。”

庄子曰:“在蝼蚁。”

曰:“何其下邪?”

曰:“在稊稗〔3〕。”

曰:“何其愈下邪?”

曰:“在瓦甓〔4〕。”

曰:“何其愈甚邪?”

曰:“在屎溺。”

东郭子不应。

庄子曰:“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〔5〕。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〔6〕,每下愈况〔7〕。汝唯莫必〔8〕无乎逃物〔9〕,至道若是,大言亦然〔10〕。周、遍、咸〔11〕三者,异名同实,其指一也。

“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,同#-666ff;而论,无所终穷乎。尝相与无为乎!澹〔12〕而静乎!漠而清乎!调而间乎!寥已吾志〔13〕,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〔14〕。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。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,彷徨乎冯闳〔15〕,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。物物者与物无际,而物有际者,所谓物际者也。不际之际,际之不际者也。谓盈虚衰杀〔16〕,彼为盈虚非盈虚,彼为衰杀非衰杀,彼为本末非本末,彼为积散非积散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东郭子:住在东郭的某先生。〔2〕期而后可:期,必。必指出具体所方可。〔3〕稊稗(tí pí):稗指稗草,稊与稗相似,有籽而无实。〔4〕甓(pì):砖头。〔5〕固不及质:固,本来。不及质,未触及到的实质。〔6〕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:正,管理市场的官。监市:监管市场的#-666aa;。履,踩。豨,大猪。名叫获的市场官正问他管理市场的助手,如何通过踩猪腿的方法来检验猪的肥瘦。〔7〕每下愈况:愈是往猪腿下面踩,愈能比况出猪的肥瘦。猪腿下部难以长膘,如果下腿都很肥,猪的其他部位就更肥了。用以比喻在最卑下处也有道的存在,可见道是无所不在的。〔8〕汝唯莫必:你不必要我来证实道在哪个物上。〔9〕无乎逃物:所有的物都无法逃离在道外。〔10〕至道若是,大言亦然:大道是这样的,抽象得#guoxue666-com;的概念也是这样的。即不能拿出来给#-666aa;看。〔11〕咸:咸,都。〔12〕澹:淡漠。〔13〕廖已吾志:有志于空虚寂寥的道境。〔14〕不知其所至:无心而动,听其自然。〔15〕彷徨乎冯闳:彷徨,逍遥自在。冯闳,广阔空虚。〔16〕衰杀:衰当是“隆”之讹。

【翻译】

东郭子问这庄子说:“所谓‘道’,在哪里呢?”

庄子说:“无所不在。”

东郭子说:“一定要指出具体的地方才行。”

庄子说:“在蝼蛄蚂蚁之中。”

问说:“为什么在这么卑下的地方呀?”

回答说:“在稊稗里面。”

问说:“怎么更卑下了呢?”

回答说:“在砖头瓦片中。”

问说:“怎么越说越不着边际了?”

回答说:“在屎尿中。”

东郭子再也不出声了。

庄子说:“先生提问题的方法,本来就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。就好像叫获的市场官正问他的助手,如何通过踩猪腿来检验猪的肥瘦一样,我只能告诉你,越往下踩越看得清楚。你不能要求我来证实‘道’在哪个事物上,因为所有的物都在道中,都逃不出去。最#guoxue666-com;的道是这样,所有抽象的概念都是这样的。就好像周、遍、咸这三个词不可一样,名不同而实相同,它们所指称的事实都是一样的。

“我们可以想象着一起去游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,道是综#-666ff;起来讲的,所以它不会穷尽!再想象着我们一起顺应自然而什么也不做,你的感觉是淡漠而宁静,寂寞而清虚!道可以调和你的心情而使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闲适,我的心就常常处于虚无寂寥之中,本来就没有要去的目的地,所以就总是在无意中心动,顺应自然,到了哪里算哪里。我们来来往往地忙着,并不知道哪里是止境,我们往而又来却并不能知道#-666aa;生的归宿。我逍遥自在地生活在广漠空虚的道境中,即使是有大智慧的#-666aa;来到这里也弄不明白它的边际。道作为创生万物者,它和物之间是没有界限的,而物与物之间是有#-666dd;界的,这就是物与物之间的界限。我用没有#-666dd;界的道来对待有#-666dd;界的物,就像你用对于有形之物的认识来要求我回答一个没有边界的道一样。#-666aa;们平常所说的盈虚衰杀之类,都是对于有形之物而言的,这种盈虚并不是道的盈虚,这种衰杀也不是道的衰杀,人们所说的本末也不是道的本末,人们所说的积散也并不是道的积散。”

下一篇:妸荷甘与神农学于老龙吉。神农隐几,阖户昼瞑。婀荷甘日中奓户而入,曰:“老龙死矣!”神农隐几拥杖而起,嚗然放杖而笑,曰:“天知予僻陋谩诞,故弃予而死。已矣,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!”弇堈吊闻之,曰:“夫体道者,天下之君子所系焉。今于道,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,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,又况夫体道者乎!视之无形,听之无声,于人之论者,谓之冥冥,所以论道而非道也。”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,曰:“子知道乎?”无穷曰:“吾不知。”又问乎无为,无为曰:“吾知道。”曰:“子之知道,亦有数乎?”曰:“有。”曰:“其数若何?”无为曰:“吾知道之可以贵、可以贱、可以约、可以散,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。”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,曰:“若是,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,孰是而孰非乎?”无始曰:“不知深矣,知之浅矣;弗知内矣,知之外矣。”于是泰清仰而叹曰:“弗知乃知乎,知乃不知乎!孰知不知之知?”无始曰:“道不可闻,闻而非也;道不可见,见而非也;道不可言,言而非也!知形形之不形乎!道不当名。”无始曰:“有问道而应之者,不知道也;虽问道者,亦未闻道。道无问,问无应。无问问之,是问穷也;无应应之,是无内也。以无内待问穷,若是者,外不观乎宇宙,内不知乎大初。是以不过乎昆仑,不游乎太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