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左传》 » 庄公 > 庄公十四年

庄公十四年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(经)

翻译(一)

(经)

原文(二)

十有四年春,齐人、陈人、曹人伐宋。

翻译(二)

十四年春,齐国、陈国、曹国的#-666kk;队进攻宋国。

原文(三)

夏,单伯会伐宋

翻译(三)

夏,单伯领兵与诸侯会#-666ff;进攻宋国。

原文(四)

秋七月,荆入蔡

翻译(四)

秋七月,楚兵攻入蔡国。

原文(五)

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

翻译(五)

冬,单伯与齐桓公、宋桓公、卫惠公、郑厉公在鄄地相会。

原文(六)

(传)

翻译(六)

(传)

原文(七)

十四年春,诸侯伐宋,齐请师于周。夏,单伯会之,取成于宋而还。

翻译(七)

十四年春,诸侯进攻宋国,齐国请求周朝出兵。夏,单伯领兵与诸侯会#-666ff;,与宋国讲和后回国。

原文(八)

郑厉公自栎侵郑,及大陵,获傅瑕。傅瑕曰:“苟舍我,吾请纳君。”与之盟而赦之。六月甲子,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

翻译(八)

郑厉公从栎邑进攻郑都城,到达大陵时,擒获了傅瑕。傅瑕说:“如果放了我,我设法使你归国为君。”郑厉公与他设立盟誓后赦免了他。六月甲子,傅瑕杀死郑子仪及他的两个儿子,接纳厉公回国。

原文(九)

初,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,内蛇死。六年而厉公入。公闻之,问于申繻曰:“犹有妖乎?”对曰:“人之所忌,其气焰以取之,妖由人兴也。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。人弃常则妖兴,故有妖。”

翻译(九)

起初,郑国南门中有一条从城里出来的蛇与一条从城外来的蛇相斗,城里的蛇被咬死。过了六年,郑厉公回国。鲁庄公听说这件事,问申繻说:“这事与妖孽有关吗?”申繻回答说:“一个#-666aa;所顾忌的事,是由他自己的气焰所决定,妖孽由于#-666aa;而兴起。#-666aa;如没有缺陷,妖孽不会自己发生。人不遵守常道,妖孽就会兴起,所以会有妖孽。”

原文(十)

厉公入,遂杀傅瑕。使谓原繁曰:“傅瑕贰,周有常刑,既伏其罪矣。纳我而无二心者,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,吾愿与伯父图之。且寡人出,伯父无里言,入,又不念寡人,寡人憾焉。”对曰:“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。社稷有主而外其心,其何贰如之?苟主社稷,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?臣无二心,天之制也。子仪在位十四年矣,而谋召君者,庸非贰乎?庄公之子犹有八人,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,君其若之何?臣闻命矣。”乃缢而死。

翻译(十)

郑厉公回国,就杀了傅瑕。他派#-666aa;对原繁说:“傅瑕怀有异心,对此周朝有规定的刑法,如今他已经得到惩处了。帮助我回国而没有三心二意的#-666aa;,我都答应他们任命为上大夫的职务,我愿意与伯父一起商量一下。再说寡#-666aa;离开国都在外时,伯父没有向寡人通报朝内的情况;回国以后,又不亲附寡人,寡人为此感到遗憾。”原繁回答说:“先君桓公命令我的先人掌管宗庙的石室。国家有主而自己的心却向着外边,还有比这更大的叛逆吗?如果主持国家,国内的百姓谁不是他的臣下?做臣下的不可以有叛逆之心,这是上天的规定。子仪居于君位已经十四年了,那策谋请君王回国的人,难道不是叛逆吗?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人在世,如果都通过以封官爵为贿赂来劝说别人反叛而又能取得成#-666ii;,君王又怎么办呢?我听到君王的命令了。”于是上吊而死。

原文(十一)

蔡哀侯为莘故,绳息妫以语楚子。楚子如息,以食入享,遂灭息,以息妫归,生堵敖及成王焉。未言,楚子问之,对曰:“吾一妇人而事二夫,纵弗能死,其又奚言?”楚子以蔡侯灭息,遂伐蔡。秋七月,楚入蔡。

翻译(十一)

蔡哀侯因为在莘地战败被俘的缘故,在楚文王面前称赞息妫的美貌。楚文王到息国,假装设享礼招待息侯,乘机攻打息国,灭亡了息国,把息妫带回国,生了堵敖及成王。息妫从不主动开口,楚文王询问原因,息妫回答说:“我一个妇#-666aa;却嫁了两个丈夫,既然不能以死守志,又能说什么?”楚文王由于蔡哀侯的挑拨而灭息,为取悦息妫,于是攻打蔡国。秋七月,楚#-666kk;攻入蔡国。

原文(十二)

君子曰:“《商书》所谓‘恶之易也,如火之燎于原,不可乡迩,其犹可扑灭’者,其如蔡哀侯乎!”

翻译(十二)

君子说:“《商书》所说‘恶蔓延时,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,不能面对接近它,怎么能够扑灭,’恐怕就是指像蔡哀侯这样的#-666aa;吧!”

原文(十三)

冬,会于鄄,宋服故也。

翻译(十三)

冬,相会于鄄地,是由于宋国顺#-666hh;的缘故。

原文翻译

(经)

(经)

十有四年春,齐人、陈人、曹人伐宋。

十四年春,齐国、陈国、曹国的#-666kk;队进攻宋国。

夏,单伯会伐宋。

夏,单伯领兵与诸侯会#-666ff;进攻宋国。

秋七月,荆入蔡。

秋七月,楚兵攻入蔡国。

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。

冬,单伯与齐桓公、宋桓公、卫惠公、郑厉公在鄄地相会。

(传)

(传)

十四年春,诸侯伐宋,齐请师于周。夏,单伯会之,取成于宋而还。

十四年春,诸侯进攻宋国,齐国请求周朝出兵。夏,单伯领兵与诸侯会#-666ff;,与宋国讲和后回国。

郑厉公自栎侵郑,及大陵,获傅瑕。傅瑕曰:“苟舍我,吾请纳君。”与之盟而赦之。六月甲子,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。

郑厉公从栎邑进攻郑都城,到达大陵时,擒获了傅瑕。傅瑕说:“如果放了我,我设法使你归国为君。”郑厉公与他设立盟誓后赦免了他。六月甲子,傅瑕杀死郑子仪及他的两个儿子,接纳厉公回国。

初,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,内蛇死。六年而厉公入。公闻之,问于申繻曰:“犹有妖乎?”对曰:“人之所忌,其气焰以取之,妖由人兴也。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。人弃常则妖兴,故有妖。”

起初,郑国南门中有一条从城里出来的蛇与一条从城外来的蛇相斗,城里的蛇被咬死。过了六年,郑厉公回国。鲁庄公听说这件事,问申繻说:“这事与妖孽有关吗?”申繻回答说:“一个#-666aa;所顾忌的事,是由他自己的气焰所决定,妖孽由于#-666aa;而兴起。#-666aa;如没有缺陷,妖孽不会自己发生。人不遵守常道,妖孽就会兴起,所以会有妖孽。”

厉公入,遂杀傅瑕。使谓原繁曰:“傅瑕贰,周有常刑,既伏其罪矣。纳我而无二心者,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,吾愿与伯父图之。且寡人出,伯父无里言,入,又不念寡人,寡人憾焉。”对曰:“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。社稷有主而外其心,其何贰如之?苟主社稷,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?臣无二心,天之制也。子仪在位十四年矣,而谋召君者,庸非贰乎?庄公之子犹有八人,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,君其若之何?臣闻命矣。”乃缢而死。

郑厉公回国,就杀了傅瑕。他派#-666aa;对原繁说:“傅瑕怀有异心,对此周朝有规定的刑法,如今他已经得到惩处了。帮助我回国而没有三心二意的#-666aa;,我都答应他们任命为上大夫的职务,我愿意与伯父一起商量一下。再说寡#-666aa;离开国都在外时,伯父没有向寡人通报朝内的情况;回国以后,又不亲附寡人,寡人为此感到遗憾。”原繁回答说:“先君桓公命令我的先人掌管宗庙的石室。国家有主而自己的心却向着外边,还有比这更大的叛逆吗?如果主持国家,国内的百姓谁不是他的臣下?做臣下的不可以有叛逆之心,这是上天的规定。子仪居于君位已经十四年了,那策谋请君王回国的人,难道不是叛逆吗?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人在世,如果都通过以封官爵为贿赂来劝说别人反叛而又能取得成#-666ii;,君王又怎么办呢?我听到君王的命令了。”于是上吊而死。

蔡哀侯为莘故,绳息妫以语楚子。楚子如息,以食入享,遂灭息,以息妫归,生堵敖及成王焉。未言,楚子问之,对曰:“吾一妇人而事二夫,纵弗能死,其又奚言?”楚子以蔡侯灭息,遂伐蔡。秋七月,楚入蔡。

蔡哀侯因为在莘地战败被俘的缘故,在楚文王面前称赞息妫的美貌。楚文王到息国,假装设享礼招待息侯,乘机攻打息国,灭亡了息国,把息妫带回国,生了堵敖及成王。息妫从不主动开口,楚文王询问原因,息妫回答说:“我一个妇#-666aa;却嫁了两个丈夫,既然不能以死守志,又能说什么?”楚文王由于蔡哀侯的挑拨而灭息,为取悦息妫,于是攻打蔡国。秋七月,楚#-666kk;攻入蔡国。

君子曰:“《商书》所谓‘恶之易也,如火之燎于原,不可乡迩,其犹可扑灭’者,其如蔡哀侯乎!”

君子说:“《商书》所说‘恶蔓延时,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,不能面对接近它,怎么能够扑灭,’恐怕就是指像蔡哀侯这样的#-666aa;吧!”

冬,会于鄄,宋服故也。

冬,相会于鄄地,是由于宋国顺#-666hh;的缘故。

扩展阅读

【注释】

十有四年:公元前680年。

单伯:周大夫。

入:有二义,一指攻获大城,一指攻下城而不占有它。

齐侯:齐桓公。宋公:宋桓公。卫侯:卫惠公。郑伯:郑厉公。鄄(juān):卫地,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。

【注释】

大陵:在今河南临颍县北。

傅瑕:郑臣。

郑子:即子仪。

【注释】

这句话的意思是:郑厉公的归国为君,难道是由于妖孽吗?

所忌:指忌遇妖。

衅:空隙,裂痕。此指#-666aa;的缺陷。

【注释】

原繁:郑大夫,郑厉公的伯父。

贰:贰心,不忠心。

上大夫:即卿。

里言:谓不将国内情况向厉公通报。

宗祏(shí):宗庙中藏主的石室。此即指守宗庙。

【注释】

为莘故:指庄公十年战于莘,蔡哀侯被俘事。

绳:誉,夸奖。

以食入享:设享礼招待息侯。

君子曰:此段语已见引于隐公六年。

下一篇:庄公十五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