僖公十四年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(经)
翻译(一)
(经)
原文(二)
十有四年春①,诸侯城缘陵②。
翻译(二)
十四年春,诸侯修筑缘陵城墙。
原文(三)
夏六月,季姬及鄫子遇于防③,使鄫子来朝。
翻译(三)
夏六月,季姬与鄫子在防地会面,让鄫子来我国朝见。
原文(四)
秋八月辛卯,沙鹿崩④。
翻译(四)
秋八月辛卯,沙鹿山崩塌。
原文(五)
狄侵郑。
翻译(五)
狄#-666aa;侵袭郑国。
原文(六)
冬,蔡侯肸卒⑤。
翻译(六)
冬,蔡穆侯肸去世。
原文(七)
(传)
翻译(七)
(传)
原文(八)
十四年春,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。不书其人,有阙也①。
翻译(八)
十四年春,诸侯修筑缘陵的城墙,把杞国迁到那里。《春秋》没有记载筑城的#-666aa;,是记录文字有阙。
原文(九)
鄫季姬来宁,公怒,止之,以鄫子之不朝也。夏,遇于防,而使来朝。
翻译(九)
鄫季姬回国探亲,僖公发怒,不放她回去,因为鄫子不来朝见的缘故。夏,季姬与鄫子在防地会面,让鄫子来朝见。
原文(十)
秋八月辛卯,沙鹿崩。晋卜偃曰:“期年将有大咎,几亡国。”
翻译(十)
秋八月辛卯,沙鹿山崩塌。晋国卜偃说:“一年内将有大灾难,几乎要亡国。”
原文(十一)
冬,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。庆郑曰①:“背施无亲②,幸灾不仁,贪爱不祥,怒邻不义。四德皆失,何以守国?”虢射曰③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④?”庆郑曰:“弃信背邻,患孰恤之?无信患作,失援必毙,是则然矣。”虢射曰:“无损于怨而厚于寇⑤,不如勿与。”庆郑曰:“背施幸灾,民所弃也。近犹仇之,况怨敌乎?”弗听。退曰:“君其悔是哉!”
翻译(十一)
冬,秦国发生饥荒,派#-666aa;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,晋国#-666aa;不给。庆郑说:“背弃秦国的恩施是不讲亲近之情,庆幸#-666aa;家的灾害是不仁,贪图爱惜自己的东西是不祥,激怒邻国是不义。这四种道德都丢失了,用什么来保卫国家?”虢射说:“皮已经不存在了,毛能附在哪里?”庆郑说:“丢弃信用,背弃邻国,有了患难谁来周济!没有信用就会发生患难,失去救援就必定会灭亡,这是通常的道理。”虢射说:“给了粮食也不能减少秦对我们的怨恨,反使敌人增强实力,不如不给。”庆郑说:“背弃恩施,庆幸灾害,是人民所抛弃的。亲近的人尚且会因此而结仇,何况是有深怨的敌人呢?”晋惠公不听。庆郑退下来说:“国君将会为此而后悔的!”
原文 | 翻译 |
(经) | (经) |
十有四年春,诸侯城缘陵。 | 十四年春,诸侯修筑缘陵城墙。 |
夏六月,季姬及鄫子遇于防,使鄫子来朝。 | 夏六月,季姬与鄫子在防地会面,让鄫子来我国朝见。 |
秋八月辛卯,沙鹿崩。 | 秋八月辛卯,沙鹿山崩塌。 |
狄侵郑。 | 狄#-666aa;侵袭郑国。 |
冬,蔡侯肸卒。 | 冬,蔡穆侯肸去世。 |
(传) | (传) |
十四年春,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。不书其人,有阙也。 | 十四年春,诸侯修筑缘陵的城墙,把杞国迁到那里。《春秋》没有记载筑城的#-666aa;,是记录文字有阙。 |
鄫季姬来宁,公怒,止之,以鄫子之不朝也。夏,遇于防,而使来朝。 | 鄫季姬回国探亲,僖公发怒,不放她回去,因为鄫子不来朝见的缘故。夏,季姬与鄫子在防地会面,让鄫子来朝见。 |
秋八月辛卯,沙鹿崩。晋卜偃曰:“期年将有大咎,几亡国。” | 秋八月辛卯,沙鹿山崩塌。晋国卜偃说:“一年内将有大灾难,几乎要亡国。” |
冬,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。庆郑曰:“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,贪爱不祥,怒邻不义。四德皆失,何以守国?”虢射曰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庆郑曰:“弃信背邻,患孰恤之?无信患作,失援必毙,是则然矣。”虢射曰:“无损于怨而厚于寇,不如勿与。”庆郑曰:“背施幸灾,民所弃也。近犹仇之,况怨敌乎?”弗听。退曰:“君其悔是哉!” | 冬,秦国发生饥荒,派#-666aa;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,晋国#-666aa;不给。庆郑说:“背弃秦国的恩施是不讲亲近之情,庆幸#-666aa;家的灾害是不仁,贪图爱惜自己的东西是不祥,激怒邻国是不义。这四种道德都丢失了,用什么来保卫国家?”虢射说:“皮已经不存在了,毛能附在哪里?”庆郑说:“丢弃信用,背弃邻国,有了患难谁来周济!没有信用就会发生患难,失去救援就必定会灭亡,这是通常的道理。”虢射说:“给了粮食也不能减少秦对我们的怨恨,反使敌人增强实力,不如不给。”庆郑说:“背弃恩施,庆幸灾害,是人民所抛弃的。亲近的人尚且会因此而结仇,何况是有深怨的敌人呢?”晋惠公不听。庆郑退下来说:“国君将会为此而后悔的!” |
扩展阅读
【注释】
①十有四年:公元前646年。
②缘陵:杞邑,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。诸侯为杞筑城防淮夷。
③季姬:僖公女。鄫:国名,姒姓,地在今山东枣庄市东。
④沙鹿:山名,在今河北大名县东。
⑤蔡侯:蔡穆侯。
【注释】
①阙:杜注谓“器用不足,城池未固而去,为惠不终也”。毛奇龄谓阙指阙文。
【注释】
①庆郑:晋大夫。
②背施:背弃恩施。
③虢射:晋大夫。
④傅:同“附”。此处以皮喻答应割给秦的土地,以毛喻不给秦粮食。意为前者结怨已深,虽与粮已无济于事。
⑤无损于怨:言给粮不能减少秦对晋的怨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