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公十四年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(经)
翻译(一)
(经)
原文(二)
十有四年春①,卫杀其大夫孔达。
翻译(二)
十四年春,卫国杀死它的大夫孔达。
原文(三)
夏五月壬申,曹伯寿卒。
翻译(三)
夏五月壬申,曹文公寿去世。
原文(四)
晋侯伐郑②。
翻译(四)
晋景公攻打郑国。
原文(五)
秋九月,楚子围宋③。
翻译(五)
秋九月,楚庄王包围宋国。
原文(六)
葬曹文公。
翻译(六)
安葬曹文公。
原文(七)
冬,公孙归父会齐侯于穀④。
翻译(七)
冬,公孙归父在穀地会见齐顷公。
原文(八)
(传)
翻译(八)
(传)
原文(九)
十四年春,孔达缢而死。卫人以说于晋而免。遂告于诸侯曰:“寡君有不令之臣达①,构我敝邑于大国,既伏其罪矣,敢告。”卫人以为成劳②,复室其子③,使复其位。
翻译(九)
十四年春,孔达自缢而死。卫国#-666aa;以此向晋国交代而免于被讨伐。于是就通告诸侯说:“寡君有不肖臣子孔达,在敝邑与大国之间制造事端,现在已经伏罪了,谨此通告。”卫国#-666aa;因为孔达对卫国有#-666ii;劳,为他儿子娶妻,让他继承孔达的职务。
原文(十)
夏,晋侯伐郑,为邲故也。告于诸侯,蒐焉而还①。中行桓子之谋也②,曰:“示之以整③,使谋而来④。”郑人惧,使子张代子良于楚⑤。郑伯如楚⑥,谋晋故也。郑以子良为有礼,故召之。
翻译(十)
夏,晋景公攻打郑国,是为了邲地战役的缘故。晋国通告诸侯,举行阅兵后回国。这是荀林父的计谋,他说:“让他们看到我#-666kk;队伍齐整,使他们自觉考虑来顺从我们。”郑国#-666aa;害怕,派子张去楚国代替子良为#-666aa;质。郑襄公去楚国,是为了商量对付晋国。郑国因为子良有礼,所以召他回国。
原文(十一)
楚子使申舟聘于齐,曰:“无假道于宋①。”亦使公子冯聘于晋,不假道于郑。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②,曰:“郑昭宋聋③,晋使不害,我则必死。”王曰:“杀女,我伐之。”见犀而行④。及宋,宋人止之,华元曰:“过我而不假道,鄙我也⑤。鄙我,亡也。杀其使者必伐我,伐我亦亡也。亡一也。”乃杀之。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⑥,屦及于窒皇⑦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⑧。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
翻译(十一)
楚庄王派遣申舟去齐国聘问,对他说:“不要向宋国借路。”又派遣公子冯去晋国聘问,也不向郑国借路。申舟因为孟诸之役中得罪了宋国,说:“郑国#-666aa;明白懂事,宋国#-666aa;昏聩糊涂,去晋国的使者不会被伤害,我却一定会被杀死。”楚庄王说:“如果杀了你,我就出兵去攻打他。”申舟把自己的儿子申犀引见给楚庄王然后出行。到了宋国,宋国#-666aa;拦住他不让通过。华元说:“经过我国国境却不借路,是把我国当作他们的属县。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属县,就等于是亡国。杀死他的使者一定会来攻打我们,攻打我国的结果也是亡国。反正一样是亡国。”于是杀死了申舟。楚庄王听说了,拂袖而起,往外便走,侍从追着送鞋给他,到前庭才赶上;送剑的追到寝宫门外才送上;备车的追到蒲胥市上才让他坐上车。秋九月,楚庄王包围了宋国。
原文(十二)
冬,公孙归父会齐侯于穀。见晏桓子①,与之言鲁乐②。桓子告高宣子曰③:“子家其亡乎④,怀于鲁矣⑤。怀必贪,贪必谋人。谋人,人亦谋己。一国谋之,何以不亡?”
翻译(十二)
冬,公孙归父与齐顷公在穀地相会。见到晏桓子,对他谈起自己在鲁国的种种快乐。桓子告诉#guoxue666-com;宣子说:“公孙归父恐怕会逃离鲁国了,他怀恋鲁国对他的宠信。怀恋必然会贪婪,贪婪必然会谋害别#-666aa;。谋害别#-666aa;,别#-666aa;也会谋害他。一国的人一起对付他,他怎能不被迫逃走?”
原文(十三)
孟献子言于公曰①:“臣闻小国之免于大国也②,聘而献物,于是有庭实旅百③;朝而献功④,于是有容貌采章⑤,嘉淑而有加货⑥,谋其不免也。诛而荐贿⑦,则无及也。今楚在宋,公其图之。”公说。
翻译(十三)
孟献子对宣公说:“臣子听说小国能免于被大国怪罪,是去聘问而献上礼物,因此就有陈列在庭中的礼物上百件;去朝见而进献#-666ii;劳,因此就有光彩华丽的装饰品,美好而且还有常额外的礼品,这是为了谋求免除不能赦免的罪过。当大国责备你再献上财礼,就来不及了。如今楚王在宋国,君王应该计划一下。”宣公觉得他说的对。
原文 | 翻译 |
(经) | (经) |
十有四年春,卫杀其大夫孔达。 | 十四年春,卫国杀死它的大夫孔达。 |
夏五月壬申,曹伯寿卒。 | 夏五月壬申,曹文公寿去世。 |
晋侯伐郑。 | 晋景公攻打郑国。 |
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 | 秋九月,楚庄王包围宋国。 |
葬曹文公。 | 安葬曹文公。 |
冬,公孙归父会齐侯于穀。 | 冬,公孙归父在穀地会见齐顷公。 |
(传) | (传) |
十四年春,孔达缢而死。卫人以说于晋而免。遂告于诸侯曰:“寡君有不令之臣达,构我敝邑于大国,既伏其罪矣,敢告。”卫人以为成劳,复室其子,使复其位。 | 十四年春,孔达自缢而死。卫国#-666aa;以此向晋国交代而免于被讨伐。于是就通告诸侯说:“寡君有不肖臣子孔达,在敝邑与大国之间制造事端,现在已经伏罪了,谨此通告。”卫国#-666aa;因为孔达对卫国有#-666ii;劳,为他儿子娶妻,让他继承孔达的职务。 |
夏,晋侯伐郑,为邲故也。告于诸侯,蒐焉而还。中行桓子之谋也,曰:“示之以整,使谋而来。”郑人惧,使子张代子良于楚。郑伯如楚,谋晋故也。郑以子良为有礼,故召之。 | 夏,晋景公攻打郑国,是为了邲地战役的缘故。晋国通告诸侯,举行阅兵后回国。这是荀林父的计谋,他说:“让他们看到我#-666kk;队伍齐整,使他们自觉考虑来顺从我们。”郑国#-666aa;害怕,派子张去楚国代替子良为#-666aa;质。郑襄公去楚国,是为了商量对付晋国。郑国因为子良有礼,所以召他回国。 |
楚子使申舟聘于齐,曰:“无假道于宋。”亦使公子冯聘于晋,不假道于郑。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,曰:“郑昭宋聋,晋使不害,我则必死。”王曰:“杀女,我伐之。”见犀而行。及宋,宋人止之,华元曰:“过我而不假道,鄙我也。鄙我,亡也。杀其使者必伐我,伐我亦亡也。亡一也。”乃杀之。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窒皇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 | 楚庄王派遣申舟去齐国聘问,对他说:“不要向宋国借路。”又派遣公子冯去晋国聘问,也不向郑国借路。申舟因为孟诸之役中得罪了宋国,说:“郑国#-666aa;明白懂事,宋国#-666aa;昏聩糊涂,去晋国的使者不会被伤害,我却一定会被杀死。”楚庄王说:“如果杀了你,我就出兵去攻打他。”申舟把自己的儿子申犀引见给楚庄王然后出行。到了宋国,宋国#-666aa;拦住他不让通过。华元说:“经过我国国境却不借路,是把我国当作他们的属县。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属县,就等于是亡国。杀死他的使者一定会来攻打我们,攻打我国的结果也是亡国。反正一样是亡国。”于是杀死了申舟。楚庄王听说了,拂袖而起,往外便走,侍从追着送鞋给他,到前庭才赶上;送剑的追到寝宫门外才送上;备车的追到蒲胥市上才让他坐上车。秋九月,楚庄王包围了宋国。 |
冬,公孙归父会齐侯于穀。见晏桓子,与之言鲁乐。桓子告高宣子曰:“子家其亡乎,怀于鲁矣。怀必贪,贪必谋人。谋人,人亦谋己。一国谋之,何以不亡?” | 冬,公孙归父与齐顷公在穀地相会。见到晏桓子,对他谈起自己在鲁国的种种快乐。桓子告诉#guoxue666-com;宣子说:“公孙归父恐怕会逃离鲁国了,他怀恋鲁国对他的宠信。怀恋必然会贪婪,贪婪必然会谋害别#-666aa;。谋害别#-666aa;,别#-666aa;也会谋害他。一国的人一起对付他,他怎能不被迫逃走?” |
孟献子言于公曰:“臣闻小国之免于大国也,聘而献物,于是有庭实旅百;朝而献功,于是有容貌采章,嘉淑而有加货,谋其不免也。诛而荐贿,则无及也。今楚在宋,公其图之。”公说。 | 孟献子对宣公说:“臣子听说小国能免于被大国怪罪,是去聘问而献上礼物,因此就有陈列在庭中的礼物上百件;去朝见而进献#-666ii;劳,因此就有光彩华丽的装饰品,美好而且还有常额外的礼品,这是为了谋求免除不能赦免的罪过。当大国责备你再献上财礼,就来不及了。如今楚王在宋国,君王应该计划一下。”宣公觉得他说的对。 |
扩展阅读
【注释】
①十有四年:公元前595年。
②晋侯:晋景公。
③楚子:楚庄王。
④齐侯:齐顷公。穀:见庄公七年注。
【注释】
①不令:不善。
②成劳:旧勋。指助卫成公复国。
③室:以女妻之。
【注释】
①蒐:检阅车马。
②中行桓子:荀林父。
③整:队伍齐整,#-666kk;纪严明。
④使谋而来:让郑自己考虑来从晋。
⑤子张:穆公孙,即公孙黑肱。
⑥郑伯:郑襄公。
【注释】
①假道:借路。无假道,即不打招呼,径趋而过。
②孟诸之役:事见文公十年。时宋公导楚穆王在孟诸打猎,宋公违命,申舟鞭其仆。
③昭:眼明。此与下聋借指处事方法,言郑国解事,懂得权衡利害,宋国则否。
④犀:申舟之子。
⑤鄙我:以我为边鄙县邑。
⑥投袂:即奋袂,甩衣袖。
⑦窒皇:路寝前之庭。
⑧蒲胥:地名,为楚都之市。
【注释】
①晏桓子:名弱,齐大夫,晏婴之父。
②鲁乐:在鲁的快乐。
③#guoxue666-com;宣子:齐卿高固。
④子家:归父字。
⑤怀:留恋宠信。
【注释】
①孟献子:仲孙蔑。
②免:免罪。
③庭实旅百:指所献的礼物。见庄公十二年注。
④献#-666ii;:献治国征伐之#-666ii;。
⑤容貌采章:指充作装饰的玄纁玑组、羽毛齿革等物。
⑥嘉淑:美好。加货:常额外的礼物。
⑦荐: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