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左传》 » 宣公 > 宣公十六年

宣公十六年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(经)

翻译(一)

(经)

原文(二)

十有六年春,王正月,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

翻译(二)

十六年春,周历正月,晋国#-666aa;灭亡赤狄甲氏及留吁。

原文(三)

夏,成周宣榭火

翻译(三)

夏,周东都宣榭着火。

原文(四)

秋,郯伯姬来归。

翻译(四)

秋,郯伯姬回到国内。

原文(五)

冬,大有年。

翻译(五)

冬,大丰收。

原文(六)

(传)

翻译(六)

(传)

原文(七)

十六年春,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、铎辰。三月,献狄俘。晋侯请于王,戊申,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,且为大傅。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。羊舌职曰:“吾闻之,禹称善人,不善人远,此之谓也夫。《诗》曰:‘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’善人在上也。善人在上,则国无幸民。谚曰:‘民之多幸,国之不幸也。’是无善人之谓也。”

翻译(七)

十六年春,晋士会率领#-666kk;队灭亡了赤狄甲氏及留吁、铎辰。三月,向周朝献上俘虏的狄#-666aa;。晋景公请示了周天子,戊申,把黻冕赐给士会命他率领中#-666kk;,并担任太傅。这时候,晋国的盗贼都逃奔到秦国去。羊舌职说:“我听说,禹荐举善#-666aa;,不善的#-666aa;都避到远方去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!《诗》说:‘战战兢兢过日子,如同面对深渊,又像脚踩薄冰。’这是因为善人在上执政。善人在上执政,国中就没有心存侥幸的刁民。谚语说:‘人民多存侥幸,就是国家的不幸。’这是说的没有善人的情况。”

原文(八)

夏,成周宣榭火,人火之也。凡火,人火曰火,天火曰灾。

翻译(八)

夏,周东都宣榭着火,是#-666aa;为使它着火的。凡着火,#-666aa;为的称做火,天降的称作灾。

原文(九)

秋,郯伯姬来归,出也。

翻译(九)

秋,郯伯姬回到国内,这是被休弃。

原文(十)

为毛、召之难故,王室复乱。王孙苏奔晋,晋人复之。

翻译(十)

为了毛氏、召氏祸乱的缘故,周王室再次发生动乱。王孙苏逃到晋国,晋国#-666aa;让他回朝复位。

原文(十一)

冬,晋侯使士会平王室,定王享之,原襄公相礼,殽烝。武子私问其故。王闻之,召武子曰:“季氏,而弗闻乎?王享有体荐,宴有折俎。公当享,卿当宴,王室之礼也。”武子归而讲求典礼,以修晋国之法。

翻译(十一)

冬,晋景公派遣士会去调和王室间的争斗。周定王设享礼招待他,原襄公任相礼,上殽烝。士会悄悄问这是什么缘故。周定王听见了,召唤士会到跟前说:“季氏,你没有听说吗?天子设享礼有体荐,设宴会有折俎。诸侯当设享礼招待,卿该设宴会招待,这是王室的礼仪。”士会回国后就讲求典章礼仪,以修明晋国的法度。

原文翻译

(经)

(经)

十有六年春,王正月,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。

十六年春,周历正月,晋国#-666aa;灭亡赤狄甲氏及留吁。

夏,成周宣榭火。

夏,周东都宣榭着火。

秋,郯伯姬来归。

秋,郯伯姬回到国内。

冬,大有年。

冬,大丰收。

(传)

(传)

十六年春,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、铎辰。三月,献狄俘。晋侯请于王,戊申,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,且为大傅。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。羊舌职曰:“吾闻之,禹称善人,不善人远,此之谓也夫。《诗》曰:‘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’善人在上也。善人在上,则国无幸民。谚曰:‘民之多幸,国之不幸也。’是无善人之谓也。”

十六年春,晋士会率领#-666kk;队灭亡了赤狄甲氏及留吁、铎辰。三月,向周朝献上俘虏的狄#-666aa;。晋景公请示了周天子,戊申,把黻冕赐给士会命他率领中#-666kk;,并担任太傅。这时候,晋国的盗贼都逃奔到秦国去。羊舌职说:“我听说,禹荐举善#-666aa;,不善的#-666aa;都避到远方去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!《诗》说:‘战战兢兢过日子,如同面对深渊,又像脚踩薄冰。’这是因为善人在上执政。善人在上执政,国中就没有心存侥幸的刁民。谚语说:‘人民多存侥幸,就是国家的不幸。’这是说的没有善人的情况。”

夏,成周宣榭火,人火之也。凡火,人火曰火,天火曰灾。

夏,周东都宣榭着火,是#-666aa;为使它着火的。凡着火,#-666aa;为的称做火,天降的称作灾。

秋,郯伯姬来归,出也。

秋,郯伯姬回到国内,这是被休弃。

为毛、召之难故,王室复乱。王孙苏奔晋,晋人复之。

为了毛氏、召氏祸乱的缘故,周王室再次发生动乱。王孙苏逃到晋国,晋国#-666aa;让他回朝复位。

冬,晋侯使士会平王室,定王享之,原襄公相礼,殽烝。武子私问其故。王闻之,召武子曰:“季氏,而弗闻乎?王享有体荐,宴有折俎。公当享,卿当宴,王室之礼也。”武子归而讲求典礼,以修晋国之法。

冬,晋景公派遣士会去调和王室间的争斗。周定王设享礼招待他,原襄公任相礼,上殽烝。士会悄悄问这是什么缘故。周定王听见了,召唤士会到跟前说:“季氏,你没有听说吗?天子设享礼有体荐,设宴会有折俎。诸侯当设享礼招待,卿该设宴会招待,这是王室的礼仪。”士会回国后就讲求典章礼仪,以修明晋国的法度。

扩展阅读

【注释】

十有六年:公元前593年。

甲氏、留吁:赤狄别种。

宣榭:周台榭名。

【注释】

铎辰:留吁之属。居今山西潞城县、屯留县一带。

黻冕:黻为有青黑花纹绣的衣#-666hh;,冕为礼帽。二者为卿大夫礼#-666hh;

大傅:太傅,主刑礼之官。

所引诗见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。战战兢兢,恐惧戒慎貌。

幸民:希图侥幸躲避刑法之#-666aa;

【注释】

毛、召之难:见去年传。

王孙苏奔晋:杜注云“毛、召之#-666bb;欲讨苏氏,放出奔”。

【注释】

原襄公:周大夫。相礼:襄助礼仪。古行朝聘、盟会、享䜩、祭祀等礼仪,必有#-666aa;为相。

殽烝:祭祀、宴会杀牲以置于俎曰烝。全只牲畜而不煮熟,称全烝,祭天用之。半只称房蒸。节解牲体连肉带骨而置于俎称殽烝,殽烝煮熟可食用。

武子:即士会,谥武,字季。

体荐:即房烝。

折俎:即殽烝。

下一篇:宣公十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