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左传》 » 成公 > 成公九年

成公九年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(经)

翻译(一)

(经)

原文(二)

九年春,王正月,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

翻译(二)

九年春,周历正月,杞桓公来我国迎接叔姬的尸体回国。

原文(三)

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、莒子、杞伯同盟于蒲

翻译(三)

成公会#-666ff;晋景公、齐顷公、宋#-666cc;公、卫定公、郑成公、曹宣公、莒渠丘公、杞桓公一起在蒲地结盟。

原文(四)

公至自会。

翻译(四)

成公从盟会回国。

原文(五)

二月,伯姬归于宋。

翻译(五)

二月,伯姬出嫁到宋国。

原文(六)

夏,季孙行父如宋致女

翻译(六)

夏,季孙行父去宋国慰问伯姬。

原文(七)

晋人来媵

翻译(七)

晋国#-666aa;送女来作陪嫁。

原文(八)

秋七月丙子,齐侯无野卒。

翻译(八)

秋七月丙子,齐顷公无野去世。

原文(九)

晋人执郑伯。

翻译(九)

晋国#-666aa;#-666mm;郑成公。

原文(十)

晋栾书帅师伐郑。

翻译(十)

晋栾书率领#-666kk;队攻打郑国。

原文(十一)

冬十有一月,葬齐顷公。

翻译(十一)

冬十一月,安葬齐顷公。

原文(十二)

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。庚申,莒溃。

翻译(十二)

楚公子婴齐率领#-666kk;队攻打莒国。庚申,莒国溃散。

原文(十三)

楚人入郓

翻译(十三)

楚国#-666aa;攻入郓地。

原文(十四)

秦人、白狄伐晋。

翻译(十四)

秦国#-666aa;、白狄攻打晋国。

原文(十五)

郑人围许。

翻译(十五)

郑国#-666aa;包围许国。

原文(十六)

城中城

翻译(十六)

修筑内城城墙。

原文(十七)

(传)

翻译(十七)

(传)

原文(十八)

九年春,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,请之也。杞叔姬卒,为杞故也。逆叔姬,为我也。

翻译(十八)

九年春,杞桓公来我国迎接叔姬的尸体,是应我国请求而来。杞叔姬去世,是因为遭杞休弃的缘故。杞桓公来迎接叔姬的尸体,是因为我国请求的缘故。

原文(十九)

为归汶阳之田故,诸侯贰于晋。晋人惧,会于蒲,以寻马陵之盟。季文子谓范文子曰:“德则不竞,寻盟何为?”范文子曰:“勤以抚之,宽以待之,坚彊以御之,明神以要之,柔服而伐贰,德之次也。”是行也,将始会吴,吴人不至。

翻译(十九)

由于把汶水以北田地归还齐国的缘故,诸侯对晋国生叛离之心。晋国#-666aa;害怕,在蒲地与诸侯相会,以重温在马陵的盟约。季文子对范文子说:“德行已经衰弱,重温盟约干什么?”范文子说:“殷勤地安抚诸侯,宽和地对待诸侯,坚强地驾御诸侯,通过对#-666nn;明发誓来制约诸侯,对顺#-666hh;者怀柔而对叛离者讨伐,这是次一等的德行。”这一次,准备开始与吴国会见,吴国#-666aa;没有来。

原文(二十)

二月,伯姬归于宋。

翻译(二十)

二月,伯姬出嫁到宋国。

原文(二十一)

楚人以重赂求郑,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

翻译(二十一)

楚国#-666aa;送重礼要求郑国归#-666hh;他们,郑成公与楚公子成在邓地相会。

原文(二十二)

夏,季文子如宋致女,复命,公享之。赋《韩奕》之五章,穆姜出于房,再拜,曰:“大夫勤辱,不忘先君以及嗣君,施及未亡人。先君犹有望也!敢拜大夫之重勤。”又赋《绿衣》之卒章而入

翻译(二十二)

夏,季文子去宋国慰问伯姬,回国复命,成公设享礼慰劳他。季文子赋《韩奕》的第五章,穆姜听见从房中出来,再次下拜,说:“大夫辛勤,不忘记先君以及嗣君,延及我这个未亡#-666aa;。先君也是如此期望你的!谨拜谢大夫加倍的辛勤。”又赋《绿衣》的最后一章后入内。

原文(二十三)

晋人来媵,礼也。

翻译(二十三)

晋国#-666aa;送女来作陪嫁,这是#-666ff;乎礼的。

原文(二十四)

秋,郑伯如晋。晋人讨其贰于楚也,执诸铜鞮

翻译(二十四)

秋,郑成公去晋国。晋国#-666aa;讨伐他叛晋顺#-666hh;楚国,在铜鞮拘捕了他。

原文(二十五)

栾书伐郑,郑人使伯蠲行成,晋人杀之,非礼也。兵交,使在其间可也。楚子重侵陈以救郑。

翻译(二十五)

栾书攻打郑国,郑国#-666aa;派伯蠲讲和,晋国#-666aa;把他杀了,这是不#-666ff;乎礼的。两国交兵,使者可以在其间往来。楚子重侵袭陈国以救援郑国。

原文(二十六)

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。问之曰:“南冠而絷者,谁也?”有司对曰:“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”使税之,召而吊之。再拜稽首。问其族,对曰:“泠人也。”公曰:“能乐乎?”对曰:“先人之职官也,敢有二事?”使与之琴,操南音。公曰:“君王何如?”对曰:“非小人之所得知也。”固问之,对曰:“其为大子也,师保奉之,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。不知其他。”

翻译(二十六)

晋景公视察#-666kk;府,见到钟仪。问看管的#-666aa;说:“戴着南方#-666aa;帽子而被囚#-666mm;#-666aa;是谁?”主管官吏回答说:“是郑国人所献的楚国俘虏。”景公让人把他放出来,召见他,并表示慰问。钟仪再拜叩头。景公问他世系职业,他回答说:“是乐官。”景公说:“能够奏乐吗?”钟仪回答说:“这是我先人所掌管的职务,我怎敢从事别的事业?”让人给他琴,他弹奏南方的乐调。景公说:“你们的君王怎么样?”钟仪回答说:“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。”景公坚持问他,他回答说:“他做太子时,师保事奉他,每天早晨向婴齐请教,晚上向侧请教。我不知道别的。”

原文(二十七)

公语范文子,文子曰:“楚囚,君子也。言称先职,不背本也。乐操土风,不忘旧也。称大子,抑无私也。名其二卿,尊君也。不背本,仁也。不忘旧,信也。无私,忠也。尊君,敏也。仁以接事,信以守之,忠以成之,敏以行之。事虽大,必济。君盍归之,使合晋、楚之成。”公从之,重为之礼,使归求成。

翻译(二十七)

景公把这件事告诉范文子,文子说:“楚囚是个君子。言辞中举出先#-666aa;的职官,这是不忘本。音乐弹奏本土乐调,这是不忘故旧。列举国君做太子时事,表现出他没有私心。对二卿直呼其名,这是尊重国君。不忘本,是仁。不忘旧,是信。没有私心,是忠。尊重国君,是敏。用仁来处理事情,以信来保持它,以忠来完成它,以敏来推行它,哪怕再大的事情也能办成#-666ii;。君王何不放他回去,让他结成晋、楚之间的和好。”景公听从了文子的话,对钟仪重加礼遇,让他回去求和。

原文(二十八)

冬十一月,楚子重自陈伐莒,围渠丘。渠丘城恶,众溃,奔莒。戊申,楚入渠丘。莒人囚楚公子平,楚人曰:“勿杀!吾归而俘。”莒人杀之。楚师围莒。莒城亦恶,庚申,莒溃。楚遂入郓,莒无备故也。

翻译(二十八)

冬十一月,楚子重从陈国出发攻打莒国,包围了渠丘。渠丘城墙破败,大众溃散,逃亡到莒城。戊申,楚#-666kk;攻入渠丘。莒国#-666aa;俘虏了楚公子平,楚国#-666aa;说:“不要杀死他!我放回你们的俘虏。”莒国#-666aa;把公子平杀了。楚#-666kk;包围莒城。莒城的城墙也破败,庚申,莒国溃散。楚#-666kk;就进入郓城,这是因为莒国没有设防的缘故。

原文(二十九)

君子曰:“恃陋而不备,罪之大者也。备豫不虞,善之大者也。莒恃其陋,而不修城郭,浃辰之间,而楚克其三都,无备也夫!《诗》曰:‘虽有丝麻,无弃菅蒯。虽有姬、姜,无弃蕉萃。凡百君子,莫不代匮。’言备之不可以已也。”

翻译(二十九)

君子说:“凭仗地处偏僻而不加防备,这是罪中的大罪。防备意外,这是善中的大善。莒国凭仗地处偏僻,因而不修治城郭,十二天之间,楚国攻下了它的三个城市,这是由于没有防备的缘故啊!《诗》说:‘虽然有了丝和麻,不要丢弃菅与蒯。虽然有了美女,不要丢弃憔悴#-666aa;。凡是君子,没有不碰上缺这缺那的时候。’是说防备不可以停止。”

原文(三十)

秦人、白狄伐晋,诸侯贰故也。

翻译(三十)

秦国#-666aa;、白狄攻打晋国,是由于诸侯对晋国生叛离之心的缘故。

原文(三十一)

郑人围许,示晋不急君也。是则公孙申谋之,曰:“我出师以围许,为将改立君者,而纾晋使,晋必归君。”

翻译(三十一)

郑国#-666aa;包围许国,这是向晋国表示他们并不急于让国君回国。这是公孙申出的主意,他说:“我们出兵包围许国,做出准备改立国君的样子,拖延派遣使者去晋国,晋国一定会把国君送回来。”

原文(三十二)

城中城,书,时也。

翻译(三十二)

修筑内城城墙,《春秋》记载,是因为#-666ff;乎时令。

原文(三十三)

十二月,楚子使公子辰如晋,报钟仪之使,请修好结成。

翻译(三十三)

十二月,楚#-666cc;王派公子辰到晋国,回报钟仪的使命,请求恢复友好关系,签订和约。

原文翻译

(经)

(经)

九年春,王正月,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。

九年春,周历正月,杞桓公来我国迎接叔姬的尸体回国。

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、莒子、杞伯同盟于蒲。

成公会#-666ff;晋景公、齐顷公、宋#-666cc;公、卫定公、郑成公、曹宣公、莒渠丘公、杞桓公一起在蒲地结盟。

公至自会。

成公从盟会回国。

二月,伯姬归于宋。

二月,伯姬出嫁到宋国。

夏,季孙行父如宋致女。

夏,季孙行父去宋国慰问伯姬。

晋人来媵。

晋国#-666aa;送女来作陪嫁。

秋七月丙子,齐侯无野卒。

秋七月丙子,齐顷公无野去世。

晋人执郑伯。

晋国#-666aa;#-666mm;郑成公。

晋栾书帅师伐郑。

晋栾书率领#-666kk;队攻打郑国。

冬十有一月,葬齐顷公。

冬十一月,安葬齐顷公。

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。庚申,莒溃。

楚公子婴齐率领#-666kk;队攻打莒国。庚申,莒国溃散。

楚人入郓。

楚国#-666aa;攻入郓地。

秦人、白狄伐晋。

秦国#-666aa;、白狄攻打晋国。

郑人围许。

郑国#-666aa;包围许国。

城中城。

修筑内城城墙。

(传)

(传)

九年春,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,请之也。杞叔姬卒,为杞故也。逆叔姬,为我也。

九年春,杞桓公来我国迎接叔姬的尸体,是应我国请求而来。杞叔姬去世,是因为遭杞休弃的缘故。杞桓公来迎接叔姬的尸体,是因为我国请求的缘故。

为归汶阳之田故,诸侯贰于晋。晋人惧,会于蒲,以寻马陵之盟。季文子谓范文子曰:“德则不竞,寻盟何为?”范文子曰:“勤以抚之,宽以待之,坚彊以御之,明神以要之,柔服而伐贰,德之次也。”是行也,将始会吴,吴人不至。

由于把汶水以北田地归还齐国的缘故,诸侯对晋国生叛离之心。晋国#-666aa;害怕,在蒲地与诸侯相会,以重温在马陵的盟约。季文子对范文子说:“德行已经衰弱,重温盟约干什么?”范文子说:“殷勤地安抚诸侯,宽和地对待诸侯,坚强地驾御诸侯,通过对#-666nn;明发誓来制约诸侯,对顺#-666hh;者怀柔而对叛离者讨伐,这是次一等的德行。”这一次,准备开始与吴国会见,吴国#-666aa;没有来。

二月,伯姬归于宋。

二月,伯姬出嫁到宋国。

楚人以重赂求郑,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。

楚国#-666aa;送重礼要求郑国归#-666hh;他们,郑成公与楚公子成在邓地相会。

夏,季文子如宋致女,复命,公享之。赋《韩奕》之五章,穆姜出于房,再拜,曰:“大夫勤辱,不忘先君以及嗣君,施及未亡人。先君犹有望也!敢拜大夫之重勤。”又赋《绿衣》之卒章而入。

夏,季文子去宋国慰问伯姬,回国复命,成公设享礼慰劳他。季文子赋《韩奕》的第五章,穆姜听见从房中出来,再次下拜,说:“大夫辛勤,不忘记先君以及嗣君,延及我这个未亡#-666aa;。先君也是如此期望你的!谨拜谢大夫加倍的辛勤。”又赋《绿衣》的最后一章后入内。

晋人来媵,礼也。

晋国#-666aa;送女来作陪嫁,这是#-666ff;乎礼的。

秋,郑伯如晋。晋人讨其贰于楚也,执诸铜鞮。

秋,郑成公去晋国。晋国#-666aa;讨伐他叛晋顺#-666hh;楚国,在铜鞮拘捕了他。

栾书伐郑,郑人使伯蠲行成,晋人杀之,非礼也。兵交,使在其间可也。楚子重侵陈以救郑。

栾书攻打郑国,郑国#-666aa;派伯蠲讲和,晋国#-666aa;把他杀了,这是不#-666ff;乎礼的。两国交兵,使者可以在其间往来。楚子重侵袭陈国以救援郑国。

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。问之曰:“南冠而絷者,谁也?”有司对曰:“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”使税之,召而吊之。再拜稽首。问其族,对曰:“泠人也。”公曰:“能乐乎?”对曰:“先人之职官也,敢有二事?”使与之琴,操南音。公曰:“君王何如?”对曰:“非小人之所得知也。”固问之,对曰:“其为大子也,师保奉之,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。不知其他。”

晋景公视察#-666kk;府,见到钟仪。问看管的#-666aa;说:“戴着南方#-666aa;帽子而被囚#-666mm;#-666aa;是谁?”主管官吏回答说:“是郑国人所献的楚国俘虏。”景公让人把他放出来,召见他,并表示慰问。钟仪再拜叩头。景公问他世系职业,他回答说:“是乐官。”景公说:“能够奏乐吗?”钟仪回答说:“这是我先人所掌管的职务,我怎敢从事别的事业?”让人给他琴,他弹奏南方的乐调。景公说:“你们的君王怎么样?”钟仪回答说:“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。”景公坚持问他,他回答说:“他做太子时,师保事奉他,每天早晨向婴齐请教,晚上向侧请教。我不知道别的。”

公语范文子,文子曰:“楚囚,君子也。言称先职,不背本也。乐操土风,不忘旧也。称大子,抑无私也。名其二卿,尊君也。不背本,仁也。不忘旧,信也。无私,忠也。尊君,敏也。仁以接事,信以守之,忠以成之,敏以行之。事虽大,必济。君盍归之,使合晋、楚之成。”公从之,重为之礼,使归求成。

景公把这件事告诉范文子,文子说:“楚囚是个君子。言辞中举出先#-666aa;的职官,这是不忘本。音乐弹奏本土乐调,这是不忘故旧。列举国君做太子时事,表现出他没有私心。对二卿直呼其名,这是尊重国君。不忘本,是仁。不忘旧,是信。没有私心,是忠。尊重国君,是敏。用仁来处理事情,以信来保持它,以忠来完成它,以敏来推行它,哪怕再大的事情也能办成#-666ii;。君王何不放他回去,让他结成晋、楚之间的和好。”景公听从了文子的话,对钟仪重加礼遇,让他回去求和。

冬十一月,楚子重自陈伐莒,围渠丘。渠丘城恶,众溃,奔莒。戊申,楚入渠丘。莒人囚楚公子平,楚人曰:“勿杀!吾归而俘。”莒人杀之。楚师围莒。莒城亦恶,庚申,莒溃。楚遂入郓,莒无备故也。

冬十一月,楚子重从陈国出发攻打莒国,包围了渠丘。渠丘城墙破败,大众溃散,逃亡到莒城。戊申,楚#-666kk;攻入渠丘。莒国#-666aa;俘虏了楚公子平,楚国#-666aa;说:“不要杀死他!我放回你们的俘虏。”莒国#-666aa;把公子平杀了。楚#-666kk;包围莒城。莒城的城墙也破败,庚申,莒国溃散。楚#-666kk;就进入郓城,这是因为莒国没有设防的缘故。

君子曰:“恃陋而不备,罪之大者也。备豫不虞,善之大者也。莒恃其陋,而不修城郭,浃辰之间,而楚克其三都,无备也夫!《诗》曰:‘虽有丝麻,无弃菅蒯。虽有姬、姜,无弃蕉萃。凡百君子,莫不代匮。’言备之不可以已也。”

君子说:“凭仗地处偏僻而不加防备,这是罪中的大罪。防备意外,这是善中的大善。莒国凭仗地处偏僻,因而不修治城郭,十二天之间,楚国攻下了它的三个城市,这是由于没有防备的缘故啊!《诗》说:‘虽然有了丝和麻,不要丢弃菅与蒯。虽然有了美女,不要丢弃憔悴#-666aa;。凡是君子,没有不碰上缺这缺那的时候。’是说防备不可以停止。”

秦人、白狄伐晋,诸侯贰故也。

秦国#-666aa;、白狄攻打晋国,是由于诸侯对晋国生叛离之心的缘故。

郑人围许,示晋不急君也。是则公孙申谋之,曰:“我出师以围许,为将改立君者,而纾晋使,晋必归君。”

郑国#-666aa;包围许国,这是向晋国表示他们并不急于让国君回国。这是公孙申出的主意,他说:“我们出兵包围许国,做出准备改立国君的样子,拖延派遣使者去晋国,晋国一定会把国君送回来。”

城中城,书,时也。

修筑内城城墙,《春秋》记载,是因为#-666ff;乎时令。

十二月,楚子使公子辰如晋,报钟仪之使,请修好结成。

十二月,楚#-666cc;王派公子辰到晋国,回报钟仪的使命,请求恢复友好关系,签订和约。

扩展阅读

【注释】

九年:公元前582年。

杞伯:杞桓公。

晋侯:晋景公。齐侯:齐顷公。宋公:宋#-666cc;公。卫侯:卫定公。郑伯:郑成公。曹伯:曹宣公。莒子:莒渠丘公。蒲:卫地,在今河南长垣县。

致女:女嫁三月,遣大夫聘问,称致女。

媵:媵伯姬。

郓:见文公十二年注。

中城:据《穀梁传》即曲阜内城。杜注谓在厚丘,即今江苏沭阳,则非鲁境。

【注释】

为杞故:因为遭杞桓公休弃的缘故。

竞:强。

要:约束。

【注释】

邓:一在蔡。一在楚,即楚所灭之邓国,见桓公七年注。此当为后者。

【注释】

韩奕:《诗·大雅》篇名。第五章述韩姞嫁蹶父,生活安乐,且有美誉。

穆姜:伯姬之母。房:路寝之北,中间为室,东西两旁为房。

先君:宣公,伯姬之父。

绿衣:《诗·邶风》篇名。卒章有“我思古#-666aa;,实获我心”句。

【注释】

铜鞮:在今山西沁县南。

【注释】

税:同“脱”,释放出来。

吊:慰问。

#-666aa;:乐官。泠通“伶”。

师保:二者都是教育辅导太子的官。

婴齐:公子婴齐,即令尹子重。侧:公子侧,即司马子反。

【注释】

土风:本土乐曲,指楚乐。

称:列举。

抑:语助。

【注释】

渠丘:莒邑,在今山东莒县北。

【注释】

恃陋:凭仗地处偏僻,即上年莒子所说“辟陋在夷,其孰以我为虞”。

不虞:意外。

浃辰:十二天。

所引诗不见今《诗》,杜注云“逸诗”。菅蒯,皆多年生草本植物,古#-666aa;用以编席、鞋等。姬、姜,黄帝与炎帝的姓,也是周时大姓,古常代指美女。蕉萃,即憔悴。匮,缺少。

【注释】

纾:迟缓,拖延。

楚子:楚#-666cc;王。公子辰:字子商,官大宰。

下一篇:成公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