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左传》 » 襄公 > 襄公十一年

襄公十一年原文解释

原文(一)

(经)

翻译(一)

(经)

原文(二)

十有一年春,王正月,作三军

翻译(二)

十一年春,周历三月,建立三#-666kk;

原文(三)

夏四月,四卜郊不从,乃不郊。

翻译(三)

夏四月,四次为郊祭占卜都不吉利,于是不举行郊祭。

原文(四)

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。

翻译(四)

郑公孙舍之率领#-666kk;队侵袭宋国。

原文(五)

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齐世子光、莒子、邾子、滕子、薛伯、杞伯、小邾子伐郑

翻译(五)

襄公会同晋悼公、宋平公、卫献公、曹成公、齐太子光、莒犂比公、邾宣公、滕成公、薛伯、杞孝公、小邾穆公攻打郑国。

原文(六)

秋七月己未,同盟于亳城北

翻译(六)

秋七月己未,一起在亳城北面结盟。

原文(七)

公至自伐郑。

翻译(七)

襄公从攻打郑国战役回国。

原文(八)

楚子、郑伯伐宋

翻译(八)

#-666cc;王、郑简公攻打宋国。

原文(九)

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齐世子光、莒子、邾子、滕子、薛伯、杞伯、小邾子伐郑。

翻译(九)

襄公会同晋悼公、宋平公、卫献公、曹成公、齐太子光、莒犂比公、邾宣公、滕成公、薛伯、杞孝公、小邾穆公攻打郑国。

原文(十)

会于萧鱼

翻译(十)

在萧鱼相会。

原文(十一)

公至自会。

翻译(十一)

襄公从会见地回国。

原文(十二)

楚人执郑行人良霄

翻译(十二)

楚国#-666aa;#-666mm;郑行#-666aa;良霄。

原文(十三)

(传)

翻译(十三)

(传)

原文(十四)

十一年春,季武子将作三军,告叔孙穆子曰:“请为三军,各征其军。”穆子曰:“政将及子,子必不能。”武子固请之,穆子曰:“然则盟诸?”乃盟诸僖闳,诅诸五父之衢。正月,作三军,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。三子各毁其乘。季氏使其乘之人,以其役邑入者,无征;不入者,倍征。孟氏使半为臣,若子若弟。叔孙氏使尽为臣,不然,不舍

翻译(十四)

十一年春,季武子打算组建三#-666kk;,告诉叔孙穆子说:“请组编为三个#-666kk;,各家负责征发组建自己的#-666kk;队。”穆子说:“国政将要轮到你执掌,你一定难以管好。”季武子坚决请求,穆子说:“那么为此设盟誓如何?”于是在僖公庙门口盟誓,在五父之衢诅咒。正月,组建三军,把原由公室指挥的军队一#-666dd;为三,三家各领一军。三家各把自己私族军队解散并入。季氏让他私族军队中留下来的#-666aa;,凡是原由提供兵役的乡邑征发的#-666aa;员免除征税,不留下来的,加倍征税。孟氏让他私族军队中那些少壮的#-666aa;半数编入军队,仍为奴隶兵。叔孙氏把他私族军队中的人全部作为奴隶兵,不愿意的,就不编入军队。

原文(十五)

郑人患晋、楚之故,诸大夫曰:“不从晋,国几亡。楚弱于晋,晋不吾疾也。晋疾,楚将辟之。何为而使晋师致死于我,楚弗敢敌,而后可固与也。”子展曰:“与宋为恶,诸侯必至,吾从之盟。楚师至,吾又从之,则晋怒甚矣。晋能骤来,楚将不能,吾乃固与晋。”大夫说之,使疆埸之司恶于宋。宋向戌侵郑,大获。子展曰:“师而伐宋可矣。若我伐宋,诸侯之伐我必疾,吾乃听命焉,且告于楚。楚师至,吾又与之盟,而重赂晋师,乃免矣。”夏,郑子展侵宋。

翻译(十五)

郑国#-666aa;对晋、楚不断来攻感到忧患,大夫们说:“不顺从晋国,国家几乎灭亡。楚国比晋国实力弱小,但晋国又不急于要我国顺#-666hh;。如果晋国态度积极,楚国便会避让他们。想个什么办法使晋国致死力攻打我国,楚国就不敢抵敌,然后与晋国的关系就可以巩固了。”子展说:“向宋国骚扰,诸侯的#-666kk;队一定会来攻打我们,我们就和诸侯结盟。楚#-666kk;来攻打我们,我们又顺#-666hh;楚国,那么晋国一定会十#-666dd;愤怒。晋国能够不断前来,楚国却办不到,我们与晋国的关系就能巩固了。”大夫们觉得这策略不错,便让边境负责官员骚扰宋国。宋向戌侵袭郑国,俘获丰厚。子展说:“可以出兵攻打宋国了。如果我们出兵攻打宋国,诸侯必定死命攻打我们,我们就听从他们的命令,同时报告楚国。楚国#-666kk;队来到,我们又与楚国结盟,而加倍贿赂晋军,就可以免于祸患了。”夏,郑子展侵袭宋国。

原文(十六)

四月,诸侯伐郑。己亥,齐大子光、宋向戌先至于郑,门于东门。其莫,晋荀罃至于西郊,东侵旧许。卫孙林父侵其北鄙。六月,诸侯会于北林,师于向,右还,次于琐,围郑。观兵于南门,西济于济隧。郑人惧,乃行成。

翻译(十六)

四月,诸侯攻打郑国。己亥,齐太子光、宋向戌先到达郑国,攻打郑东门。这天晚上,晋荀罃到达西郊,向东侵袭原许国土地。卫孙林父侵袭郑北部边境。六月,诸侯在北林相会,#-666kk;队驻扎在向地,又向右绕转,驻扎在琐地,包围郑都。在南门外炫耀武力,往西渡过济隧。郑国#-666aa;害怕,于是要求讲和。

原文(十七)

秋七月,同盟于亳。范宣子曰:“不慎〔1〕,必失诸侯。诸侯道敝而无成〔2〕,能无贰乎?”乃盟,载书曰:“凡我同盟,毋蕴年〔3〕,毋壅利〔4〕,毋保奸〔5〕,毋留慝〔6〕,救灾患,恤祸乱,同好恶,奖王室〔7〕。或间兹命〔8〕,司慎司盟〔9〕,名山名川,群神群祀,先王先公〔10〕,七姓十二国之祖〔11〕,明神殛之,俾失其民,队命亡氏〔12〕,踣其国家〔13〕。”

翻译(十七)

秋七月,一起在亳地结盟。范宣子说:“如果不慎重,必定会丧失诸侯的拥护。诸侯疲于道路而没能得到成#-666ii;,能不背叛吗?”于是就盟誓。盟书说:“凡是我们同盟国家,不要囤积粮食不相互支援,不要垄断利益不让#-666aa;#-666dd;享,不要庇护奸#-666aa;,不要收留邪恶的#-666aa;,互相间救济灾荒,平定祸乱,统一好恶,辅助王室。有人违反这些命令,司慎、司盟,名山、名川,群#-666nn;、群祀,先王、先公,七姓十二国的祖宗,明察的#-666nn;灵诛杀他,让他失去他的人民,死君灭族,亡国亡家。”

原文(十八)

楚子囊乞旅于秦,秦右大夫詹帅师从楚子,将以伐郑。郑伯逆之。丙子,伐宋。

翻译(十八)

楚子囊请求秦国出兵。秦右大夫詹率领#-666kk;队跟从楚#-666cc;王,由楚#-666cc;王率领攻打郑国。郑简公前往迎接楚#-666cc;王,丙子,一起攻打宋国。

原文(十九)

九月,诸侯悉师以复伐郑。郑人使良霄、大宰石?如楚〔4〕,告将服于晋,曰:“孤以社稷之故,不能怀君。君若能以玉帛绥晋〔5〕,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〔6〕,孤之愿也。”楚人执之,书曰“行人”,言使人也。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,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。甲戌,晋赵武入盟郑伯。冬十月丁亥,郑子展出盟晋侯。十二月戊寅,会于萧鱼。庚辰,赦郑囚,皆礼而归之。纳斥候〔7〕,禁侵掠。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〔8〕。公使臧孙纥对曰:“凡我同盟,小国有罪,大国致讨,苟有以藉手〔9〕,鲜不赦宥,寡君闻命矣。”郑人赂晋侯以师悝、师触、师蠲〔10〕,广车、軘车淳十五乘〔11〕,甲兵备。凡兵车百乘,歌钟二肆〔12〕,及其镈磬,女乐二八〔13〕

翻译(十九)

九月,诸侯全都出兵再次攻打郑国。郑国#-666aa;派遣良霄、太宰石?去楚国,报告郑国准备顺#-666hh;晋国,说:“孤因为国家的缘故,不能对君王忠心。君王如果能够用玉帛与晋国和好,那最好,不能的话,就用武力对他们进行威慑,这都是孤的愿望。”楚国#-666aa;#-666mm;了他们。《春秋》记载说他们是行#-666aa;,是说作为使者不应被拘#-666mm;。诸侯的#-666kk;队在郑国东门外炫耀武力,郑国人派王子伯骈前往求和。甲戌,晋赵武入郑都与郑简公订立盟约。冬十月丁亥,郑子展出城与晋悼公订立盟约。十二月戊寅,在萧鱼相会。庚辰,赦免郑国的俘虏,均给以礼遇放他们回国。收回斥候,#-666mm;止抢劫掠夺。晋悼公派叔肸把这命令通告诸侯。襄公派臧孙纥回答说:“凡是我们同盟的国家,小国有了罪过,大国出兵讨伐,只要稍有所得,很少不赦免宽大的,寡君听到命令了。”郑国人献给晋悼公师悝、师触、师蠲,成对的广车、軘车各十五辆,配备上衣甲、兵器。#-666cc;计送兵车一百辆,歌钟两架配上相应的镈和磬,女乐二行十六人。

原文(二十)

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,曰:“子教寡人和诸戎狄,以正诸华。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如乐之和,无所不谐。请与子乐之。”辞曰:“夫和戎狄,国之福也。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诸侯无慝,君之灵也,二三子之劳也,臣何力之有焉?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!《诗》曰:‘乐只君子,殿天子之邦。乐只君子,福禄攸同,便蕃左右,亦是帅从。’夫乐以安德,义以处之,礼以行之,信以守之,仁以厉之,而后可以殿邦国,同福禄,来远人,所谓乐也。《书》曰:‘居安思危。’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敢以此规。”公曰:“子之教,敢不承命。抑微子,寡人无以待戎,不能济河。夫赏,国之典也,藏在盟府,不可废也,子其受之!”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,礼也。

翻译(二十)

晋悼公把乐器与乐队的一半赐给魏绛,说:“你教寡#-666aa;与各部戎狄和好以整顿中原诸国,八年中九次会#-666ff;诸侯,犹如音乐一般和谐,没有一处不协调的。请让我与你#-666cc;同享用它们。”魏绛辞谢说:“与戎狄和好,是国家的福#-666dd;。八年之中九次会#-666ff;诸侯,诸侯没有不顺#-666hh;的,这是君王的威灵所致,也是因为各位大夫的辛劳,臣出过什么力呢?然而臣希望君王安享这快乐而能想到它的终结。《诗》说:‘快乐吧君子,镇抚天子的家邦。快乐吧君子,福禄和#-666aa;#-666cc;享。治理好邻近的小国,顺从君命国安康。’音乐是用来巩固德行的,用道义来对待它,用礼仪来推行它,用信用来保守它,用仁爱来勉励它,然后才能做到镇抚邦国,福禄同享,招来远方的#-666aa;,这就是所谓的快乐。《书》说:‘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危险。’想到了就有所防备,有了防备就不会发生祸患。谨以此向君王规劝。”晋悼公说:“您的教诲,我岂敢不遵照执行?但是要没您,寡人不能正确对待戎人,不能渡过黄河去领袖中原。赏赐,是国家的典章,藏在盟府中,是不能够废除的。您还是接受吧!”魏绛从这时开始有了金石的音乐,这是#-666ff;乎礼的。

原文(二十一)

秦庶长鲍、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。鲍先入晋地,士鲂御之,少秦师而弗设备。壬午,武济自辅氏,与鲍交伐晋师。己丑,秦、晋战于栎,晋师败绩,易秦故也

翻译(二十一)

秦庶长鲍、庶长武率领#-666kk;队攻打晋国以救援郑国。鲍先进入晋国领地,士鲂抵御他,见秦#-666kk;#-666aa;少而不设防备。壬午,武从辅氏渡过黄河,与鲍夹攻晋#-666kk;。己丑,秦、晋在栎地交战,晋军大败,是由于轻视秦军的缘故。

原文翻译

(经)

(经)

十有一年春,王正月,作三军。

十一年春,周历三月,建立三#-666kk;

夏四月,四卜郊不从,乃不郊。

夏四月,四次为郊祭占卜都不吉利,于是不举行郊祭。

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。

郑公孙舍之率领#-666kk;队侵袭宋国。

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齐世子光、莒子、邾子、滕子、薛伯、杞伯、小邾子伐郑。

襄公会同晋悼公、宋平公、卫献公、曹成公、齐太子光、莒犂比公、邾宣公、滕成公、薛伯、杞孝公、小邾穆公攻打郑国。

秋七月己未,同盟于亳城北。

秋七月己未,一起在亳城北面结盟。

公至自伐郑。

襄公从攻打郑国战役回国。

楚子、郑伯伐宋。

#-666cc;王、郑简公攻打宋国。

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齐世子光、莒子、邾子、滕子、薛伯、杞伯、小邾子伐郑。

襄公会同晋悼公、宋平公、卫献公、曹成公、齐太子光、莒犂比公、邾宣公、滕成公、薛伯、杞孝公、小邾穆公攻打郑国。

会于萧鱼。

在萧鱼相会。

公至自会。

襄公从会见地回国。

楚人执郑行人良霄。

楚国#-666aa;#-666mm;郑行#-666aa;良霄。

(传)

(传)

十一年春,季武子将作三军,告叔孙穆子曰:“请为三军,各征其军。”穆子曰:“政将及子,子必不能。”武子固请之,穆子曰:“然则盟诸?”乃盟诸僖闳,诅诸五父之衢。正月,作三军,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。三子各毁其乘。季氏使其乘之人,以其役邑入者,无征;不入者,倍征。孟氏使半为臣,若子若弟。叔孙氏使尽为臣,不然,不舍。

十一年春,季武子打算组建三#-666kk;,告诉叔孙穆子说:“请组编为三个#-666kk;,各家负责征发组建自己的#-666kk;队。”穆子说:“国政将要轮到你执掌,你一定难以管好。”季武子坚决请求,穆子说:“那么为此设盟誓如何?”于是在僖公庙门口盟誓,在五父之衢诅咒。正月,组建三军,把原由公室指挥的军队一#-666dd;为三,三家各领一军。三家各把自己私族军队解散并入。季氏让他私族军队中留下来的#-666aa;,凡是原由提供兵役的乡邑征发的#-666aa;员免除征税,不留下来的,加倍征税。孟氏让他私族军队中那些少壮的#-666aa;半数编入军队,仍为奴隶兵。叔孙氏把他私族军队中的人全部作为奴隶兵,不愿意的,就不编入军队。

郑人患晋、楚之故,诸大夫曰:“不从晋,国几亡。楚弱于晋,晋不吾疾也。晋疾,楚将辟之。何为而使晋师致死于我,楚弗敢敌,而后可固与也。”子展曰:“与宋为恶,诸侯必至,吾从之盟。楚师至,吾又从之,则晋怒甚矣。晋能骤来,楚将不能,吾乃固与晋。”大夫说之,使疆埸之司恶于宋。宋向戌侵郑,大获。子展曰:“师而伐宋可矣。若我伐宋,诸侯之伐我必疾,吾乃听命焉,且告于楚。楚师至,吾又与之盟,而重赂晋师,乃免矣。”夏,郑子展侵宋。

郑国#-666aa;对晋、楚不断来攻感到忧患,大夫们说:“不顺从晋国,国家几乎灭亡。楚国比晋国实力弱小,但晋国又不急于要我国顺#-666hh;。如果晋国态度积极,楚国便会避让他们。想个什么办法使晋国致死力攻打我国,楚国就不敢抵敌,然后与晋国的关系就可以巩固了。”子展说:“向宋国骚扰,诸侯的#-666kk;队一定会来攻打我们,我们就和诸侯结盟。楚#-666kk;来攻打我们,我们又顺#-666hh;楚国,那么晋国一定会十#-666dd;愤怒。晋国能够不断前来,楚国却办不到,我们与晋国的关系就能巩固了。”大夫们觉得这策略不错,便让边境负责官员骚扰宋国。宋向戌侵袭郑国,俘获丰厚。子展说:“可以出兵攻打宋国了。如果我们出兵攻打宋国,诸侯必定死命攻打我们,我们就听从他们的命令,同时报告楚国。楚国#-666kk;队来到,我们又与楚国结盟,而加倍贿赂晋军,就可以免于祸患了。”夏,郑子展侵袭宋国。

四月,诸侯伐郑。己亥,齐大子光、宋向戌先至于郑,门于东门。其莫,晋荀罃至于西郊,东侵旧许。卫孙林父侵其北鄙。六月,诸侯会于北林,师于向,右还,次于琐,围郑。观兵于南门,西济于济隧。郑人惧,乃行成。

四月,诸侯攻打郑国。己亥,齐太子光、宋向戌先到达郑国,攻打郑东门。这天晚上,晋荀罃到达西郊,向东侵袭原许国土地。卫孙林父侵袭郑北部边境。六月,诸侯在北林相会,#-666kk;队驻扎在向地,又向右绕转,驻扎在琐地,包围郑都。在南门外炫耀武力,往西渡过济隧。郑国#-666aa;害怕,于是要求讲和。

秋七月,同盟于亳。范宣子曰:“不慎,必失诸侯。诸侯道敝而无成,能无贰乎?”乃盟,载书曰:“凡我同盟,毋蕴年,毋壅利,毋保奸,毋留慝,救灾患,恤祸乱,同好恶,奖王室。或间兹命,司慎司盟,名山名川,群神群祀,先王先公,七姓十二国之祖,明神殛之,俾失其民,队命亡氏,踣其国家。”

秋七月,一起在亳地结盟。范宣子说:“如果不慎重,必定会丧失诸侯的拥护。诸侯疲于道路而没能得到成#-666ii;,能不背叛吗?”于是就盟誓。盟书说:“凡是我们同盟国家,不要囤积粮食不相互支援,不要垄断利益不让#-666aa;#-666dd;享,不要庇护奸#-666aa;,不要收留邪恶的#-666aa;,互相间救济灾荒,平定祸乱,统一好恶,辅助王室。有人违反这些命令,司慎、司盟,名山、名川,群#-666nn;、群祀,先王、先公,七姓十二国的祖宗,明察的#-666nn;灵诛杀他,让他失去他的人民,死君灭族,亡国亡家。”

楚子囊乞旅于秦,秦右大夫詹帅师从楚子,将以伐郑。郑伯逆之。丙子,伐宋。

楚子囊请求秦国出兵。秦右大夫詹率领#-666kk;队跟从楚#-666cc;王,由楚#-666cc;王率领攻打郑国。郑简公前往迎接楚#-666cc;王,丙子,一起攻打宋国。

九月,诸侯悉师以复伐郑。郑人使良霄、大宰石?如楚,告将服于晋,曰:“孤以社稷之故,不能怀君。君若能以玉帛绥晋,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,孤之愿也。”楚人执之,书曰“行人”,言使人也。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,郑人使王子伯骈行成。甲戌,晋赵武入盟郑伯。冬十月丁亥,郑子展出盟晋侯。十二月戊寅,会于萧鱼。庚辰,赦郑囚,皆礼而归之。纳斥候,禁侵掠。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。公使臧孙纥对曰:“凡我同盟,小国有罪,大国致讨,苟有以藉手,鲜不赦宥,寡君闻命矣。”郑人赂晋侯以师悝、师触、师蠲,广车、軘车淳十五乘,甲兵备。凡兵车百乘,歌钟二肆,及其镈磬,女乐二八。

九月,诸侯全都出兵再次攻打郑国。郑国#-666aa;派遣良霄、太宰石?去楚国,报告郑国准备顺#-666hh;晋国,说:“孤因为国家的缘故,不能对君王忠心。君王如果能够用玉帛与晋国和好,那最好,不能的话,就用武力对他们进行威慑,这都是孤的愿望。”楚国#-666aa;#-666mm;了他们。《春秋》记载说他们是行#-666aa;,是说作为使者不应被拘#-666mm;。诸侯的#-666kk;队在郑国东门外炫耀武力,郑国人派王子伯骈前往求和。甲戌,晋赵武入郑都与郑简公订立盟约。冬十月丁亥,郑子展出城与晋悼公订立盟约。十二月戊寅,在萧鱼相会。庚辰,赦免郑国的俘虏,均给以礼遇放他们回国。收回斥候,#-666mm;止抢劫掠夺。晋悼公派叔肸把这命令通告诸侯。襄公派臧孙纥回答说:“凡是我们同盟的国家,小国有了罪过,大国出兵讨伐,只要稍有所得,很少不赦免宽大的,寡君听到命令了。”郑国人献给晋悼公师悝、师触、师蠲,成对的广车、軘车各十五辆,配备上衣甲、兵器。#-666cc;计送兵车一百辆,歌钟两架配上相应的镈和磬,女乐二行十六人。

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,曰:“子教寡人和诸戎狄,以正诸华。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如乐之和,无所不谐。请与子乐之。”辞曰:“夫和戎狄,国之福也。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诸侯无慝,君之灵也,二三子之劳也,臣何力之有焉?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!《诗》曰:‘乐只君子,殿天子之邦。乐只君子,福禄攸同,便蕃左右,亦是帅从。’夫乐以安德,义以处之,礼以行之,信以守之,仁以厉之,而后可以殿邦国,同福禄,来远人,所谓乐也。《书》曰:‘居安思危。’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敢以此规。”公曰:“子之教,敢不承命。抑微子,寡人无以待戎,不能济河。夫赏,国之典也,藏在盟府,不可废也,子其受之!”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,礼也。

晋悼公把乐器与乐队的一半赐给魏绛,说:“你教寡#-666aa;与各部戎狄和好以整顿中原诸国,八年中九次会#-666ff;诸侯,犹如音乐一般和谐,没有一处不协调的。请让我与你#-666cc;同享用它们。”魏绛辞谢说:“与戎狄和好,是国家的福#-666dd;。八年之中九次会#-666ff;诸侯,诸侯没有不顺#-666hh;的,这是君王的威灵所致,也是因为各位大夫的辛劳,臣出过什么力呢?然而臣希望君王安享这快乐而能想到它的终结。《诗》说:‘快乐吧君子,镇抚天子的家邦。快乐吧君子,福禄和#-666aa;#-666cc;享。治理好邻近的小国,顺从君命国安康。’音乐是用来巩固德行的,用道义来对待它,用礼仪来推行它,用信用来保守它,用仁爱来勉励它,然后才能做到镇抚邦国,福禄同享,招来远方的#-666aa;,这就是所谓的快乐。《书》说:‘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危险。’想到了就有所防备,有了防备就不会发生祸患。谨以此向君王规劝。”晋悼公说:“您的教诲,我岂敢不遵照执行?但是要没您,寡人不能正确对待戎人,不能渡过黄河去领袖中原。赏赐,是国家的典章,藏在盟府中,是不能够废除的。您还是接受吧!”魏绛从这时开始有了金石的音乐,这是#-666ff;乎礼的。

秦庶长鲍、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。鲍先入晋地,士鲂御之,少秦师而弗设备。壬午,武济自辅氏,与鲍交伐晋师。己丑,秦、晋战于栎,晋师败绩,易秦故也。

秦庶长鲍、庶长武率领#-666kk;队攻打晋国以救援郑国。鲍先进入晋国领地,士鲂抵御他,见秦#-666kk;#-666aa;少而不设防备。壬午,武从辅氏渡过黄河,与鲍夹攻晋#-666kk;。己丑,秦、晋在栎地交战,晋军大败,是由于轻视秦军的缘故。

扩展阅读

【注释】

十有一年:公元前562年。

作三#-666kk;:杜注:“增立中#-666kk;,万二千五百#-666aa;#-666kk;。”

晋侯:晋悼公。宋公:宋平公。卫侯:卫献公。曹伯:曹成公。莒子:莒犂比公。邾子:邾宣公。滕子:滕成公。杞柏:杞孝公。小邾子:小邾穆公。

亳城:郑地,在今河南荥阳。

楚子:楚#-666cc;王。郑伯:郑简公。

萧鱼:郑地,在今河南原武县东。

良霄:公孙辄子,字伯有。

【注释】

各征其#-666kk;:在此是各组其#-666kk;的意思。

不能:无法使三家团结。因季武子年少,恐其欲一#-666aa;专权,难以胜任。

僖闳:僖公庙的正门。

五父之衢:在曲阜东南。

公室:指原有#-666kk;队。鲁军原归公室指挥。

乘:此指私#-666aa;军队。

役邑:提供兵役的乡邑。

若:或。

不舍:不编入。

【注释】

疾:同“急”。

致死:致死力。

疆埸之司:边境负责官员。

师:指出兵。

【注释】

莫:同“暮”。

旧许:原许国之地,许南迁后为郑所得。

北林:在今河南新郑县北。

向: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。

琐:在今新郑县北。

济隧:水名,今已堙,或谓原在今原阳县西。但原阳与郑都甚远,且在新郑之北,与“西济”不#-666ff;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不慎:指盟书不慎重。

〔2〕道敝:疲于道路。

〔3〕年:谷熟。蕴年,谓积粮不救#-666aa;之灾。

〔4〕壅利:专山川之利。

〔5〕保奸:藏奸#-666aa;

〔6〕留慝:收留邪恶的#-666aa;

〔7〕奖:助。

〔8〕间:犯。

〔9〕司慎司盟:二天#-666nn;,一察不敬者,一监盟。

〔10〕先王:诸侯之太祖。先公:诸侯始封者。

〔11〕七姓十二国:指姬姓的晋、鲁、卫、曹、滕,曹姓的邾、小邾,子姓的宋,姜姓的齐,己姓的莒,姒姓的杞,任姓的薛。

〔12〕队命:同坠命,死去。

〔13〕踣:毙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乞旅:即乞师。

〔2〕将:率领。

〔3〕逆:迎接。表示对楚顺#-666hh;

〔4〕石?(chuò):时官太宰,为卿之一,但为散卿,故位良霄后。

〔5〕绥:安,和好。

〔6〕摄:同“慑”。

〔7〕纳:收回。斥候:侦察兵与巡逻兵。

〔8〕叔肸(xī):即羊舌肸,字叔向。

〔9〕藉手:少有所得。

〔10〕师悝(kuī)、师触、师蠲:三#-666aa;皆郑乐师。

〔11〕广车:横陈之车,攻敌用。軘车:屯守之车。淳:以广车、軘车搭配为一淳。

〔12〕歌钟:编钟。二肆:两架。

〔13〕女乐:能够歌舞的美女。二八:两行,每行八#-666aa;。古乐舞以八#-666aa;为一行,称佾,二八即二佾。

【注释】

灵:威灵。

所引诗见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,文字略有不同。乐只(zhǐ),快乐。殿,镇抚。便蕃,得到治理。

厉:同“励”,勉励。

所引文不见今《尚书》。《逸周书》有之,作“于安思危”。

规:规劝。

盟府:掌管#-666ii;勋赏赐的官府。

【注释】

庶长:爵名。

辅氏:在今陕西大荔县东。

栎:其地不详。

易:轻视。

下一篇:襄公十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