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公十年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(经)
翻译(一)
(经)
原文(二)
十年春①,王三月,及齐平。
翻译(二)
十年春,周历三月,与齐国讲和。
原文(三)
夏,公会齐侯于夹谷②。
翻译(三)
夏,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相会。
原文(四)
公至自夹谷。
翻译(四)
定公从夹谷回国。
原文(五)
晋赵鞅帅师围卫。
翻译(五)
晋赵鞅率领#-666kk;队包围卫国。
原文(六)
齐人来归郓、讙、龟阴田③。
翻译(六)
齐国#-666aa;来我国归还郓、、龟阴的土地。
原文(七)
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帅师围郈④。
翻译(七)
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率领#-666kk;队包围了郈邑。
原文(八)
秋,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帅师围郈。
翻译(八)
秋,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率领#-666kk;队包围了郈邑。
原文(九)
宋乐大心出奔曹。
翻译(九)
宋乐大心出逃到曹国。
原文(十)
宋公子地出奔陈⑤。
翻译(十)
宋公子地出逃到陈国。
原文(十一)
冬,齐侯、卫侯、郑游速会于安甫⑥。
翻译(十一)
冬,齐景公、卫灵公、郑游速在安甫相会。
原文(十二)
叔孙州仇如齐。
翻译(十二)
叔孙州仇去齐国。
原文(十三)
宋公之弟辰暨仲佗、石出奔陈⑦。
翻译(十三)
宋景公的弟弟辰与仲佗、石出逃到陈国。
原文(十四)
(传)
翻译(十四)
(传)
原文(十五)
十年春,及齐平。
翻译(十五)
十年春,与齐国讲和。
原文(十六)
夏,公会齐侯于祝其,实夹谷。孔丘相。犁弥言于齐侯曰:“孔丘知礼而无勇,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①,必得志焉。”齐侯从之。孔丘以公退,曰:“士兵之!两君合好,而裔夷之俘②,以兵乱之,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。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,俘不干盟③,兵不逼好,于神为不祥,于德为愆义,于人为失礼,君必不然。”齐侯闻之,遽辟之。
翻译(十六)
夏,定公与齐景公在祝其相会,止于夹谷。孔丘任相礼。犁弥对齐景公说:“孔丘懂得礼却缺乏勇,如果派莱#-666aa;拿着武器劫持鲁定公,一定可以压倒他们。”齐景公听从了。孔丘带着定公退出,说:“将士们拿起武器打他们!两国国君#-666ff;好,而边远夷#-666aa;俘虏拿着武器来扰乱,这不是齐国国君用来命令诸侯所采取的办法。边远地区不能图谋中原,夷#-666aa;不能扰乱华人,俘虏不能侵犯盟会,武器不能用来威逼友好,这样对于#-666nn;灵是不吉祥,对于道德是丧失义理,对于人是丢掉了礼,君王一定不会同意这样干。”齐景公听说后,赶忙撤走了夷人。
原文(十七)
将盟,齐人加于载书曰:“齐师出竟,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,有如此盟!”孔丘使兹无还揖对①,曰:“而不反我汶阳之田,吾以共命者,亦如之!”齐侯将享公,孔丘谓梁丘据曰:“齐、鲁之故②,吾子何不闻焉?事既成矣,而又享之,是勤执事也。且牺、象不出门③,嘉乐不野合④。飨而既具⑤,是弃礼也。若其不具,用秕稗也⑥。用秕稗,君辱,弃礼,名恶,子盍图之?夫享,所以昭德也。不昭,不如其已也⑦。”乃不果享。
翻译(十七)
将要盟誓,齐国#-666aa;在盟书上加上一句话说:“齐#-666kk;出境,而鲁国不派出三百辆兵车跟随我国,有盟誓为证!”孔丘让兹无还作揖回答说:“你们不归还我国汶阳的土地,让我国恭敬地#-666hh;从命令,也有盟誓为证!”齐景公打算设享礼招待定公,孔丘对梁丘据说:“齐、鲁过去的惯例,您为什么没听说呢?盟会已经结束,而又设享礼,这是给执事增加劳累。再说牺尊、象尊不出国门,钟磬不在野外#-666ff;奏。设享礼如果全部具备这些,是抛弃了礼法。如果不具备这些,就如同秕谷稗草草率轻微。过于草率,使君王蒙受耻辱,抛弃礼法,就得不到好名声,您何不考虑一下?享礼,是用来昭明德行的。不能昭明德行,还不如不要举行。”于是最终没有设享礼。
原文(十八)
齐人来归郓、讙、龟阳之田。
翻译(十八)
齐国#-666aa;来我国归还郓、讙、龟阳的土地。
原文(十九)
晋赵鞅围卫,报夷仪也。初,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①,城其西北而守之,宵熸②。及晋围卫,午以徒七十人门于卫西门,杀人于门中,曰:“请报寒氏之役。”涉佗曰:“夫子则勇矣,然我往,必不敢启门。”亦以徒七十人,旦门焉,步左右,皆至而立,如植。日中不启门,乃退。反役,晋人讨卫之叛故③,曰:“由涉佗、成何。”于是执涉佗以求成于卫。卫人不许,晋人遂杀涉佗。成何奔燕。君子曰:“此之谓弃礼,必不钧④。《诗》曰:‘人而无礼,胡不遄死⑤。’涉佗亦遄矣哉。”
翻译(十九)
晋赵鞅包围卫国,报复夷仪战役。起初,卫灵公在寒氏攻打邯郸午,攻破城的西北角后派兵戍守,城中#-666aa;夜间溃散。到晋国包围卫国,邯郸午带领手下七十个#-666aa;攻打卫西门,杀进门内,说:“就以此报答寒氏战役。”涉佗说:“你算得上勇敢了,不过我去的话,卫国#-666aa;一定不敢开门。”也带了七十名部下,早晨去攻打城门。在城门左右排列,全都站立,像树木般一动不动。到了中午卫国人还不开门出斗,这才退回。退兵后,晋国人追究卫国背叛的原因,认为是因涉佗、成何造成的,于是把涉佗抓起来,以此向卫国求和。卫国人不答应,晋国人就杀死了涉佗。成何逃往燕国。君子说:“这就叫做抛弃了礼,所以处理一定不公平。《诗》说:‘人如果没有礼,干吗不去早点死。’涉佗死得算很快了。”
原文(二十)
初,叔孙成子欲立武叔,公若藐固谏曰:“不可。”成子立之而卒。公南使贼射之①,不能杀。公南为马正,使公若为郈宰。武叔既定,使郈马正侯犯杀公若,弗能。其圉人曰②:“吾以剑过朝,公若必曰,谁之剑也?吾称子以告,必观之。吾伪固③,而授之末④,则可杀也。”使如之。公若曰:“尔欲吴王我乎⑤?”遂杀公若。
翻译(二十)
起初,叔孙成子打算立武叔为继承#-666aa;,公若藐坚持劝谏说:“不行。”成子立了武叔后去世。公南派奸#-666aa;用箭偷袭公若藐,没能杀死他。公南任马正,派公若藐任郈宰。武叔地位稳定后,派郈邑的马正侯犯杀公若藐,侯犯感到为难。他手下的圉#-666aa;说:“我带着剑过朝廷,公若藐一定会问是谁的剑,我告诉他是你的,他一定会赏玩。我假装不懂规矩,把剑尖一头递给他,就可以杀死他。”让圉人照办了。公若藐说:“你要把我当吴王吗?”于是就杀死了公若藐。
原文(二十一)
侯犯以郈叛。武叔、懿子围郈,弗克。秋,二子及齐师复围郈,弗克。叔孙谓郈工师驷赤曰:“郈非唯叔孙氏之忧,社稷之患也。将若之何?”对曰:“臣之业,在《扬水》卒章之四言矣。”①叔孙稽首。驷赤谓侯犯曰:“居齐、鲁之际,而无事②,必不可矣。子盍求事于齐以临民?不然,将叛。”侯犯从之。齐使至,驷赤与郈人为之宣言于郈中曰:“侯犯将以郈易于齐③,齐人将迁郈民。”众凶惧。驷赤谓侯犯曰:“众言异矣④,子不如易于齐。与其死也,犹是郈也。而得纾焉,何必此?齐人欲以此逼晋,必倍与子地。且盍多舍甲于子之门⑤,以备不虞?”侯犯曰:“诺。”乃多舍甲焉。
翻译(二十一)
侯犯占据郈邑背叛。武叔懿子包围郈邑,没能攻下。秋,武叔、公南与齐#-666kk;再次包围郈邑,没能攻下。叔孙对郈邑工师驷赤说:“郈邑不仅仅是叔孙氏所担心的,也是鲁国的祸患,你打算怎么办?”驷赤回答说:“我所要做的事,在《扬水》最后一章的四个字里。”叔孙向他行礼。驷赤对侯犯说:“处在齐国、鲁国之间,却不依靠一国,一定不能生存下去。您何不请求事奉齐国以统治#-666aa;民?不然的话,#-666aa;民将会反叛。”侯犯听从了他的话。齐国的使者到来,驷赤与郈邑#-666aa;乘机在郈邑中传言说:“侯犯打算把郈邑与齐国交换,齐国人准备迁走郈邑居民。”大众吵闹害怕。驷赤对侯犯说:“民众的意见与您不同了,您不如把郈邑与齐国交换。与其死,您这样做仍然等于得到郈邑,如果祸患因此能够舒缓,何必一定要待在这里?齐国人想得到这儿以逼迫晋国,一定会加倍给您土地。同时您何不多安置些衣甲在您门口,以预防意外?”侯犯说:“对。”于是在门口大量安置衣甲。
原文(二十二)
侯犯请易于齐,齐有司观郈,将至,驷赤使周走呼曰:“齐师至矣!”郈人大骇,介侯犯之门甲①,以围侯犯。驷赤将射之。侯犯止之,曰:“谋免我。”侯犯请行,许之。驷赤先如宿②,侯犯殿。每出一门,郈人闭之。及郭门,止之,曰:“子以叔孙氏之甲出,有司若诛之③,群臣惧死。”驷赤曰:“叔孙氏之甲有物④,吾未敢以出。”犯谓驷赤曰:“子止而与之数。”驷赤止而纳鲁人。侯犯奔齐,齐人乃致郈⑤。
翻译(二十二)
侯犯请求把郈邑与齐国交换,齐国有关官员前来郈邑巡视,快要到达,驷赤派#-666aa;四处奔走大叫:“齐#-666kk;到来了!”郈邑#-666aa;十#-666dd;惊怕,披上了侯犯放在门口的衣甲,包围侯犯家。驷赤假意要射他们,侯犯阻止他,说:“想个办法使我免于祸难。”侯犯请求出走,众#-666aa;同意了。驷赤先行前往宿地,侯犯殿后。每出一门,郈邑人就赶紧把门关上。到了城门口,人们拦住他,说:“您带着叔孙氏的甲出行,有关官员责怪下来,臣子们害怕因此被杀。”驷赤说:“叔孙氏的甲都有标志,我不敢带着出行。”侯犯对驷赤说:“您留下来和他们清点。”驷赤留下,而接纳了鲁国人进城。侯犯逃往齐国,齐国人于是送回了郈地的地图户籍。
原文(二十三)
宋公子地嬖蘧富猎,十一分其室,而以其五与之。公子地有白马四,公嬖向魋①,魋欲之,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。地怒,使其徒抶魋而夺之。魋惧,将走,公闭门而泣之,目尽肿。母弟辰曰:“子分室以与猎也,而独卑魋,亦有颇焉②。子为君礼③,不过出竟,君必止子。”公子地出奔陈,公弗止。辰为之请,弗听。辰曰:“是我迋吾兄也④。吾以国人出,君谁与处?”冬,母弟辰暨仲佗、石出奔陈。
翻译(二十三)
宋公子地宠爱蘧富猎,把家财#-666dd;成十一份,把五份给了蘧富猎。公子地有四匹白马,宋景公宠爱向魋,向魋看中了公子地的马,宋景公就把马拿过来,把马尾与鬣毛染成红色后给了向魋。公子地发怒,派他的手下打了向魋一顿而夺回了马。向魋害怕,打算出走,景公关上门对向魋哭泣,眼睛都哭肿了。景公的同母弟辰对公子地说:“你#-666dd;家财给蘧富猎,却惟#-666ll;看不起向魋,这样做也不公平。你应该依礼避让国君,最多不过出国,国君一定会挽留你。”公子地出逃往陈国,景公并不挽留。辰为他求情,景公不听。辰说:“这是我欺骗了哥哥啊。我带着国#-666aa;出走,看国君与谁处在一起?”冬,景公的同母弟辰与仲佗、石出逃到陈国。
原文(二十四)
武叔聘于齐。齐侯享之,曰:“子叔孙!若使郈在君之他竟,寡人何知焉?属与敝邑际①,故敢助君忧之。”对曰:“非寡君之望也。所以事君,封疆社稷是以②,敢以家隶勤君之执事③?夫不令之臣,天下之所恶也,君岂以为寡君赐?”
翻译(二十四)
武叔去齐国聘问。齐景公设享礼宴请他,说:“子叔孙!如果郈地在君王其他地区,寡#-666aa;怎么会关心它?这里正好与敝邑交界,所以大胆帮助君王#-666dd;忧。”武叔回答说:“这不是寡君所愿望的。我们所以事奉君王,是为了国土与社稷,岂敢以家臣的事劳动君王的执事?不好的臣子,是天下#-666aa;所#-666cc;同厌恶的,君王难道以此作为对寡君的恩赐?”
原文 | 翻译 |
(经) | (经) |
十年春,王三月,及齐平。 | 十年春,周历三月,与齐国讲和。 |
夏,公会齐侯于夹谷。 | 夏,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相会。 |
公至自夹谷。 | 定公从夹谷回国。 |
晋赵鞅帅师围卫。 | 晋赵鞅率领#-666kk;队包围卫国。 |
齐人来归郓、讙、龟阴田。 | 齐国#-666aa;来我国归还郓、、龟阴的土地。 |
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帅师围郈。 | 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率领#-666kk;队包围了郈邑。 |
秋,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帅师围郈。 | 秋,叔孙州仇、仲孙何忌率领#-666kk;队包围了郈邑。 |
宋乐大心出奔曹。 | 宋乐大心出逃到曹国。 |
宋公子地出奔陈。 | 宋公子地出逃到陈国。 |
冬,齐侯、卫侯、郑游速会于安甫。 | 冬,齐景公、卫灵公、郑游速在安甫相会。 |
叔孙州仇如齐。 | 叔孙州仇去齐国。 |
宋公之弟辰暨仲佗、石出奔陈。 | 宋景公的弟弟辰与仲佗、石出逃到陈国。 |
(传) | (传) |
十年春,及齐平。 | 十年春,与齐国讲和。 |
夏,公会齐侯于祝其,实夹谷。孔丘相。犁弥言于齐侯曰:“孔丘知礼而无勇,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,必得志焉。”齐侯从之。孔丘以公退,曰:“士兵之!两君合好,而裔夷之俘,以兵乱之,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。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,俘不干盟,兵不逼好,于神为不祥,于德为愆义,于人为失礼,君必不然。”齐侯闻之,遽辟之。 | 夏,定公与齐景公在祝其相会,止于夹谷。孔丘任相礼。犁弥对齐景公说:“孔丘懂得礼却缺乏勇,如果派莱#-666aa;拿着武器劫持鲁定公,一定可以压倒他们。”齐景公听从了。孔丘带着定公退出,说:“将士们拿起武器打他们!两国国君#-666ff;好,而边远夷#-666aa;俘虏拿着武器来扰乱,这不是齐国国君用来命令诸侯所采取的办法。边远地区不能图谋中原,夷#-666aa;不能扰乱华人,俘虏不能侵犯盟会,武器不能用来威逼友好,这样对于#-666nn;灵是不吉祥,对于道德是丧失义理,对于人是丢掉了礼,君王一定不会同意这样干。”齐景公听说后,赶忙撤走了夷人。 |
将盟,齐人加于载书曰:“齐师出竟,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,有如此盟!”孔丘使兹无还揖对,曰:“而不反我汶阳之田,吾以共命者,亦如之!”齐侯将享公,孔丘谓梁丘据曰:“齐、鲁之故,吾子何不闻焉?事既成矣,而又享之,是勤执事也。且牺、象不出门,嘉乐不野合。飨而既具,是弃礼也。若其不具,用秕稗也。用秕稗,君辱,弃礼,名恶,子盍图之?夫享,所以昭德也。不昭,不如其已也。”乃不果享。 | 将要盟誓,齐国#-666aa;在盟书上加上一句话说:“齐#-666kk;出境,而鲁国不派出三百辆兵车跟随我国,有盟誓为证!”孔丘让兹无还作揖回答说:“你们不归还我国汶阳的土地,让我国恭敬地#-666hh;从命令,也有盟誓为证!”齐景公打算设享礼招待定公,孔丘对梁丘据说:“齐、鲁过去的惯例,您为什么没听说呢?盟会已经结束,而又设享礼,这是给执事增加劳累。再说牺尊、象尊不出国门,钟磬不在野外#-666ff;奏。设享礼如果全部具备这些,是抛弃了礼法。如果不具备这些,就如同秕谷稗草草率轻微。过于草率,使君王蒙受耻辱,抛弃礼法,就得不到好名声,您何不考虑一下?享礼,是用来昭明德行的。不能昭明德行,还不如不要举行。”于是最终没有设享礼。 |
齐人来归郓、讙、龟阳之田。 | 齐国#-666aa;来我国归还郓、讙、龟阳的土地。 |
晋赵鞅围卫,报夷仪也。初,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,城其西北而守之,宵熸。及晋围卫,午以徒七十人门于卫西门,杀人于门中,曰:“请报寒氏之役。”涉佗曰:“夫子则勇矣,然我往,必不敢启门。”亦以徒七十人,旦门焉,步左右,皆至而立,如植。日中不启门,乃退。反役,晋人讨卫之叛故,曰:“由涉佗、成何。”于是执涉佗以求成于卫。卫人不许,晋人遂杀涉佗。成何奔燕。君子曰:“此之谓弃礼,必不钧。《诗》曰:‘人而无礼,胡不遄死。’涉佗亦遄矣哉。” | 晋赵鞅包围卫国,报复夷仪战役。起初,卫灵公在寒氏攻打邯郸午,攻破城的西北角后派兵戍守,城中#-666aa;夜间溃散。到晋国包围卫国,邯郸午带领手下七十个#-666aa;攻打卫西门,杀进门内,说:“就以此报答寒氏战役。”涉佗说:“你算得上勇敢了,不过我去的话,卫国#-666aa;一定不敢开门。”也带了七十名部下,早晨去攻打城门。在城门左右排列,全都站立,像树木般一动不动。到了中午卫国人还不开门出斗,这才退回。退兵后,晋国人追究卫国背叛的原因,认为是因涉佗、成何造成的,于是把涉佗抓起来,以此向卫国求和。卫国人不答应,晋国人就杀死了涉佗。成何逃往燕国。君子说:“这就叫做抛弃了礼,所以处理一定不公平。《诗》说:‘人如果没有礼,干吗不去早点死。’涉佗死得算很快了。” |
初,叔孙成子欲立武叔,公若藐固谏曰:“不可。”成子立之而卒。公南使贼射之,不能杀。公南为马正,使公若为郈宰。武叔既定,使郈马正侯犯杀公若,弗能。其圉人曰:“吾以剑过朝,公若必曰,谁之剑也?吾称子以告,必观之。吾伪固,而授之末,则可杀也。”使如之。公若曰:“尔欲吴王我乎?”遂杀公若。 | 起初,叔孙成子打算立武叔为继承#-666aa;,公若藐坚持劝谏说:“不行。”成子立了武叔后去世。公南派奸#-666aa;用箭偷袭公若藐,没能杀死他。公南任马正,派公若藐任郈宰。武叔地位稳定后,派郈邑的马正侯犯杀公若藐,侯犯感到为难。他手下的圉#-666aa;说:“我带着剑过朝廷,公若藐一定会问是谁的剑,我告诉他是你的,他一定会赏玩。我假装不懂规矩,把剑尖一头递给他,就可以杀死他。”让圉人照办了。公若藐说:“你要把我当吴王吗?”于是就杀死了公若藐。 |
侯犯以郈叛。武叔、懿子围郈,弗克。秋,二子及齐师复围郈,弗克。叔孙谓郈工师驷赤曰:“郈非唯叔孙氏之忧,社稷之患也。将若之何?”对曰:“臣之业,在《扬水》卒章之四言矣。”叔孙稽首。驷赤谓侯犯曰:“居齐、鲁之际,而无事,必不可矣。子盍求事于齐以临民?不然,将叛。”侯犯从之。齐使至,驷赤与郈人为之宣言于郈中曰:“侯犯将以郈易于齐,齐人将迁郈民。”众凶惧。驷赤谓侯犯曰:“众言异矣,子不如易于齐。与其死也,犹是郈也。而得纾焉,何必此?齐人欲以此逼晋,必倍与子地。且盍多舍甲于子之门,以备不虞?”侯犯曰:“诺。”乃多舍甲焉。 | 侯犯占据郈邑背叛。武叔懿子包围郈邑,没能攻下。秋,武叔、公南与齐#-666kk;再次包围郈邑,没能攻下。叔孙对郈邑工师驷赤说:“郈邑不仅仅是叔孙氏所担心的,也是鲁国的祸患,你打算怎么办?”驷赤回答说:“我所要做的事,在《扬水》最后一章的四个字里。”叔孙向他行礼。驷赤对侯犯说:“处在齐国、鲁国之间,却不依靠一国,一定不能生存下去。您何不请求事奉齐国以统治#-666aa;民?不然的话,#-666aa;民将会反叛。”侯犯听从了他的话。齐国的使者到来,驷赤与郈邑#-666aa;乘机在郈邑中传言说:“侯犯打算把郈邑与齐国交换,齐国人准备迁走郈邑居民。”大众吵闹害怕。驷赤对侯犯说:“民众的意见与您不同了,您不如把郈邑与齐国交换。与其死,您这样做仍然等于得到郈邑,如果祸患因此能够舒缓,何必一定要待在这里?齐国人想得到这儿以逼迫晋国,一定会加倍给您土地。同时您何不多安置些衣甲在您门口,以预防意外?”侯犯说:“对。”于是在门口大量安置衣甲。 |
侯犯请易于齐,齐有司观郈,将至,驷赤使周走呼曰:“齐师至矣!”郈人大骇,介侯犯之门甲,以围侯犯。驷赤将射之。侯犯止之,曰:“谋免我。”侯犯请行,许之。驷赤先如宿,侯犯殿。每出一门,郈人闭之。及郭门,止之,曰:“子以叔孙氏之甲出,有司若诛之,群臣惧死。”驷赤曰:“叔孙氏之甲有物,吾未敢以出。”犯谓驷赤曰:“子止而与之数。”驷赤止而纳鲁人。侯犯奔齐,齐人乃致郈。 | 侯犯请求把郈邑与齐国交换,齐国有关官员前来郈邑巡视,快要到达,驷赤派#-666aa;四处奔走大叫:“齐#-666kk;到来了!”郈邑#-666aa;十#-666dd;惊怕,披上了侯犯放在门口的衣甲,包围侯犯家。驷赤假意要射他们,侯犯阻止他,说:“想个办法使我免于祸难。”侯犯请求出走,众#-666aa;同意了。驷赤先行前往宿地,侯犯殿后。每出一门,郈邑人就赶紧把门关上。到了城门口,人们拦住他,说:“您带着叔孙氏的甲出行,有关官员责怪下来,臣子们害怕因此被杀。”驷赤说:“叔孙氏的甲都有标志,我不敢带着出行。”侯犯对驷赤说:“您留下来和他们清点。”驷赤留下,而接纳了鲁国人进城。侯犯逃往齐国,齐国人于是送回了郈地的地图户籍。 |
宋公子地嬖蘧富猎,十一分其室,而以其五与之。公子地有白马四,公嬖向魋,魋欲之,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。地怒,使其徒抶魋而夺之。魋惧,将走,公闭门而泣之,目尽肿。母弟辰曰:“子分室以与猎也,而独卑魋,亦有颇焉。子为君礼,不过出竟,君必止子。”公子地出奔陈,公弗止。辰为之请,弗听。辰曰:“是我迋吾兄也。吾以国人出,君谁与处?”冬,母弟辰暨仲佗、石出奔陈。 | 宋公子地宠爱蘧富猎,把家财#-666dd;成十一份,把五份给了蘧富猎。公子地有四匹白马,宋景公宠爱向魋,向魋看中了公子地的马,宋景公就把马拿过来,把马尾与鬣毛染成红色后给了向魋。公子地发怒,派他的手下打了向魋一顿而夺回了马。向魋害怕,打算出走,景公关上门对向魋哭泣,眼睛都哭肿了。景公的同母弟辰对公子地说:“你#-666dd;家财给蘧富猎,却惟#-666ll;看不起向魋,这样做也不公平。你应该依礼避让国君,最多不过出国,国君一定会挽留你。”公子地出逃往陈国,景公并不挽留。辰为他求情,景公不听。辰说:“这是我欺骗了哥哥啊。我带着国#-666aa;出走,看国君与谁处在一起?”冬,景公的同母弟辰与仲佗、石出逃到陈国。 |
武叔聘于齐。齐侯享之,曰:“子叔孙!若使郈在君之他竟,寡人何知焉?属与敝邑际,故敢助君忧之。”对曰:“非寡君之望也。所以事君,封疆社稷是以,敢以家隶勤君之执事?夫不令之臣,天下之所恶也,君岂以为寡君赐?” | 武叔去齐国聘问。齐景公设享礼宴请他,说:“子叔孙!如果郈地在君王其他地区,寡#-666aa;怎么会关心它?这里正好与敝邑交界,所以大胆帮助君王#-666dd;忧。”武叔回答说:“这不是寡君所愿望的。我们所以事奉君王,是为了国土与社稷,岂敢以家臣的事劳动君王的执事?不好的臣子,是天下#-666aa;所#-666cc;同厌恶的,君王难道以此作为对寡君的恩赐?” |
扩展阅读
【注释】
①十年:公元前500年。
②齐侯:齐景公。
夹谷:即今山东莱芜县夹谷峪。
③杜注:“三邑,皆汶阳田也。”
④郈:叔孙氏邑,在今山东东平县南。
⑤公子地:宋景公庶母弟。
⑥卫侯:卫灵公。安甫:不详。
⑦辰:宋景公同母弟。仲佗:仲畿子,宋卿。石:褚师段子,宋卿。
【注释】
①莱#-666aa;:齐国所灭的莱夷。夹谷为莱#-666aa;流落之地。
②裔夷:华夏以外地区的#-666aa;。裔指地,夷指人。
③干:犯。
【注释】
①兹无还:鲁大夫。
②故:故事,故典。
③牺、象:酒器,形如牛及象的尊。
④嘉乐:钟、磬。
⑤既:尽。
⑥用秕稗:言礼草率,犹如秕谷、稗草。
⑦已:止。
【注释】
①邯郸午:晋邯郸大夫。
寒氏:即五氏,见去年经注。
②熸(jiān):火灭,引申为溃败。
③讨:责问,追究。
④钧:等同。
⑤所引诗见《诗·鄘风·相鼠》。遄,快速。
【注释】
①公南:叔孙家臣,武叔之#-666bb;。
②圉#-666aa;:管马的仆#-666aa;。
③固:固陋,不懂道理。
④末:剑尖。
⑤吴王我:指像鱄设诸杀吴王僚一样对我。
【注释】
①扬水:即《扬之水》,《诗·唐风》篇名。卒章之四言,指“我闻有命”四字,所以叔孙表示感谢。
②无事:无所#-666hh;事。
③易:交换。
④异:与侯犯不同。
⑤舍:置。
【注释】
①介:披上。
②宿: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,离郈不远。
③诛:责罚。
④物:标志。
⑤致郈:送回邱邑的地图、户籍等。
【注释】
①向魋:司马桓魋。
②颇:偏颇失当。
③为君礼:依礼避君。
④迋:诳,欺骗。
【注释】
①际:交界。
②以:犹“为”。
③家隶:家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