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胆
重要提示: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,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(治疗)。
【释名】
又称胆矾、黑石、毕石、君石、铜勒、立制石(时珍说)胆以色味命名,俗因其似矾,呼为胆矾
【集解】
(时珍说)石胆出蒲州山穴中,鸭嘴色者为上,俗呼胆矾;出羌里者,色稍黑次之;信州又次之。此物乃生于石,其经煎炼者,即多伪也。但以火烧之成汁者,必伪也。涂于铁及铜上烧之红者,真也。又以铜器盛水,投少许入中,不青碧,数日不异者,真也,玉洞要诀云:石胆,阳石也。出嵩岳及蒲州中条山。禀灵石异气,形如瑟瑟,其性流通,精感入石,能化五金,变化无穷。沈括笔谈载:铅山有苦泉,流为涧,挹水熬之,则成胆矾。所熬之釜,久亦化为铜也。此乃煎熬作伪,非真石胆也,不可入药。
〖气味〗
味酸、辛,性寒,有毒。
〖主治〗
主目痛,金疮,诸痫痉。女子阴蚀痛,石淋寒热,崩中下血,诸邪毒气。令#-666aa;有子。炼饵#-666hh;,增寿。散积,咳逆上气,及鼠瘘恶疮。治虫牙,鼻内鬼肉。带下赤白,面黄,女子脏急。
〖附方〗
1. 老小风痰。胆矾末一钱,小儿一字,温醋汤调下,立吐出涎,便醒。
2. 女#-666aa;头运天地转动,名说心眩,非血风也。胆子矾一两,细研,用胡饼剂子一个,按平一指厚,以篦子勒成骰子,大块勿界断,于瓦上焙干。每#-666hh;一骰子,为末,灯心竹茹汤调下。
3. 口舌生疮。用石胆半两,放在锅内煅红,露一夜,研细。每次取少许搽疮上,吐出酸涎水。如此数次,病愈。
4. 走马牙疳。用红枣一个,去核,填入石胆,包在纸内,煅红。等全冷后,研细敷牙,使涎外出。
5. 赤白癜风。用石胆、牡蛎各半两,#-666cc;研为末,调醋涂。
6. 甲疽肿痛(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,常溃烂流脓)。用石胆一两烧至烟尽,研末敷患处。几次即愈。
7. 痔疮热肿。用石胆煅后研细,蜜水调匀搽疮上。
8. 凤眼赤烂。用胆矾三钱,烧过,研细,泡热水中每天洗眼。
9. 腋下狐臭。胆矾半生半熟,入腻粉少许,为末。每用半钱,以自然姜汁调涂,十#-666dd;热痛乃止。数日一用,以愈为度。
10. 赤白瘫风。胆矾、牡蛎粉各半两,生研,醋调,摩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