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本草纲目》 » 第八卷 草部 > 升麻

升麻

重要提示: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,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(治疗)。

升麻插图

【释名】

也称周麻。

【集解】

(别录说)升麻生益州山谷,二月、八月采根,晒干。(弘景说)旧出宁州者第一,形细而黑,极坚实。今唯出益州,好者细削,皮大味薄,不堪用。(颂说)今蜀汉、陕西、淮南州郡都升麻,以蜀川者为佳。春生苗,#guoxue666-com;三尺左右。叶似麻叶,并青色。四、五月着花,似粟穗,白色。六月以后结实,黑色。根如蒿根,紫黑色,多须。

根(气味)甘、苦,平、微寒,无毒。(元素说)温,辛微苦,气味俱薄,浮而升,为阳,为足阳明、太阴引经的药。得葱白、白芷,亦入手阳明、太阴。(杲说)引葱白,散手阳明风邪。引石膏,止阳明齿痛。#-666aa;参、黄芪,非此引,不能上行。(时珍说)升麻,同柴胡,引生发之气上行;同葛根,能发阳明之汗。

〖主治〗

解百毒,辟瘟疫瘴气邪气,蛊毒入口皆吐出,中恶腹痛,时气毒疠,头痛寒热,风肿诸毒,喉痛口疮。久#-666hh;不夭,轻身长年。安魂定魄,鬼附啼泣,游风肿毒。小儿惊痫,热壅不通,疗痈肿豌豆疮,水煎棉沾拭疮。治阳明头痛,补脾胃,去皮肤风邪,解肌肉间风热,疗肺痿咳唾脓血,能发浮汗。牙根浮烂恶臭,太阳鼻血,为疮家圣药。消斑疹,行淤血,治阳陷眩运,#-666ee;胁虚痛,久泄下痢,后重遗浊,带下崩中,血淋下血,阴痿足寒。

升麻插图

根(主治)解百毒,辟瘟疫瘴气邪气,蛊毒入口皆吐出,中恶腹痛,时气毒疠,头痛寒热,风肿诸毒,喉痛口疮。消斑疹,行淤血,治阳陷眩运,#-666ee;胁虚痛,久泄下痢,后重遗浊,带下崩中,血淋下血,阴痿足寒。

〖附方〗

1. 豌豆斑疮。状如豌豆,有白浆,由头面传及躯体,不急救有生命危险。用蜜煎升麻,随时取食。另以水煮升麻,棉花沾药汁洗疮。

2. 突发肿毒。用升麻磨醋,随时涂搽。

3. 喉痹作痛。用升麻片含咽,或以升麻半两煎水#-666hh;,引吐为效。

4. 胃热牙痛。用升麻煎汤,热漱并咽下。方中加生地黄亦可。

5. 口舌生疮。用升麻一两、黄连三#-666dd;#-666cc;研末。棉裹药末含咽。

6. 热痱瘙痒。用升麻煎汤#-666hh;并洗痱子。

7. 产后恶血不尽或经月半年。用升麻三两,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,#-666dd;两次服下。

8. 解莨菪毒。用升麻煮汁,多服。

下一篇:苦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