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耳
重要提示: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,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(治疗)。
【释名】
又叫木菌、树鸡、木蛾。
【集解】
(时珍说)各种树木都能生木耳,它的良毒也由木性而决定,不能不知道。然而现在市上的木耳,也多用杂木而生,只不过大都说是桑、柳、楮、榆等生的木耳罢了。
〖气味〗
甘,平,小毒。
〖主治〗
益气不饥,轻身强志,还能断谷疗痔。
〖发明〗
(时珍说)按《生生编》中记载,柳蛾补胃,木耳衰精。是说老柳树上的蛾,吃了能补胃理气,而木耳由朽木所生,得一阴之气,故有衰精冷肾之害。
〖附方〗
1. 眼流冷泪。木耳一两烧存性、木贼一两,#-666cc;研末。每#-666hh;二钱,以清淘米水煎#-666hh;。
2. 崩中漏下。木耳半斤,炒见烟,研末。每#-666hh;二钱一#-666dd;,加头发灰三#-666dd;,好酒调服。
3. 新久泻痢。用干木耳一两炒、鹿角胶二钱半炒,研末。每服三钱,温酒调下。日服二次。
4. 一切牙痛。用木耳、荆芥等#-666dd;,煎汤频漱。
桑耳(气味)甘,平,有毒。
〖主治〗
黑色的,主女子漏下赤白,血病腹内结块、肿痛,阴痛,阴阳寒热,不孕。疗月经不调。止久泄,益气不饥。金色的,可治饮食失节引起的两胁之间的结块,腹痛金疮。治女#-666aa;崩中带下,月闭血凝,产后血凝,男子#-666ee;腹结块。还可止鼻出血,肠风泻血,妇#-666aa;心腹痛。利五脏,宣肠胃气,排毒气,压丹石热发,可和葱、豉作羹食。
〖附方〗
1. 脱肛泻血。用桑黄一两、熟附子一两,研末,加炼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米汤送下。
2. 月经不断,血竭暂止,数日复发,稍有劳累,病情加剧。用桑黄焙干、研细,每服二钱,饭前服,热酒送下。日服二次。
3. 赤白带下。用桑耳切碎,酒煎服。
4. 瘰疬溃烂。用桑耳五钱、水红豆一两、百草霜三钱、青薹二钱片脑一分,#-666cc;研末,以鸡蛋调匀敷涂。敷前,以车前、艾叶、桑皮煎汤洗患处。
槐耳(气味)苦、辛,平,无毒。
〖主治〗
治五痔脱肛,下血心痛,妇#-666aa;阴中疮痛。治风破血,益力。
〖附方〗
蛔虫心痛。用槐木耳烧存性,研末,水服枣样大一块。若不止痛,饮热水一升,蛔虫即可打下。
榆耳(主治)令人不饥。柳耳(主治)补胃理气。治反胃吐痰,取柳树上的蕈耳五七个,煎汤服即愈。
柘(zhè)耳(主治)治肺部痈疡、咳唾脓血,且脓血腥臭。不论脓血形成与否,用一两柘耳研末,同百齿霜二钱,糊成梧子大小的丸,和米饮下三十丸,效果迅速。
〖附方〗
肺痈咳血。用柘耳一两,研末,同百齿霜二钱,加糊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米汤送下。
杨栌(lú)耳(气味)平,无毒。
〖主治〗
瘀血结块,可破血止血。煮来服用。皂荚蕈
【集解】
(时珍说)皂荚蕈是生长在皂荚树上的木耳。不可食。采得焙干备用。
〖气味〗
辛,有毒。
〖主治〗
积垢作痛,泡汤饮之。微泄效。未已再#-666hh;。又治肿毒初起,磨醋涂之。效果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