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冰鉴》 » 卷六 声音鉴 > 声

声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声与音不同〔1〕。声主“张”〔2〕,寻发处见〔3〕;音主“敛”〔4〕,寻歇处见〔5〕。辨声之法,必辨喜怒哀乐〔6〕。喜如折竹,怒如阴雷起地,哀如击薄冰,乐如雪舞风前,大概以“轻清”为上〔7〕。声雄者〔8〕,如钟则贵,如锣则贱;声雌者〔9〕,如雉鸣则贵,如蛙鸣则贱。远听声雄,近听悠扬;起若乘风,止如拍琴〔10〕,上上。“大言不张唇〔11〕,细言不露齿”〔12〕,上也。出而不返,荒郊牛鸣〔13〕;急而不达,深夜鼠嚼〔14〕;或字句相联,喋喋利口〔15〕;或齿喉隔断,喈喈混谈〔16〕。市井之夫〔17〕,何足比较?

【注释】

〔1〕声与音不同:古#-666aa;认为,开口之初所发出的声音谓之“声”,口的动作停止之后,声音在空中留下一段袅袅余韵是“音”。在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意义上“声”与“音”是同一概念,本质相同。

〔2〕声主“张”:声来自发音器官的启动。张,开,启动。

〔3〕寻发处见: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。见,听见。

〔4〕音主“敛”:音来自发音器官的闭#-666ff;。敛,收,#-666ff;

〔5〕寻歇处见:可以在发音器官闭#-666ff;的时候听到它。歇,止。

〔6〕喜怒哀乐:欢喜、恼怒、悲哀、快乐,泛指#-666aa;的各种不同的感情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”

〔7〕轻清:轻柔清朗。

〔8〕声雄:声音刚健激越。

〔9〕声雌:声音柔和悠扬。

〔10〕拍琴:弹琴。

〔11〕大言不张唇:谨慎稳重、学养深厚的表现。

〔12〕细言不露齿:温文尔雅、精爽干练的表现。

〔13〕荒郊牛鸣:像荒郊野外的牛在鸣叫。

〔14〕深夜鼠嚼:像夜深#-666aa;静时候老鼠偷吃东西发出的声响。

〔15〕喋喋(dié)利口:说话多,没完没了又声急嘴快的样子。

〔16〕喈喈(jiē)混谈:吞吞吐吐、含混不清的样子。喈喈,本义为鸟鸣声,这里是嗫嚅的意思。

〔17〕市井之夫:粗鄙庸俗之人。

【翻译】

“声”和“音”看似密不可#-666dd;,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。声产生于发音器官启动时,可在发音器官启动时听到它;而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#-666ff;时,可在发音器官闭#-666ff;的时候感觉到它。辨识声相优劣#guoxue666-com;下的方法很多,但一定要着重根据#-666aa;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来仔细甄别。欣喜的

声音如同翠竹折断,清脆悦耳;愤怒的声音如同平地炸雷,豪壮激烈;悲哀的声音如同击破薄冰,破碎凄切;欢乐的声音如同风中飞雪,轻盈洒脱。这些声音的#-666cc;同特点是轻扬而清朗,属上佳之音。阳刚之声,如果刚健激越,像钟声一样洪亮沉雄就高贵,而像锣声一样轻薄浮泛就卑贱;阴柔之声,如果是温润柔和,像鸡鸣一样清越悠扬就高贵,而像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就卑贱。远远听去,刚健激越,充满阳刚之气,而近处听来却温润悠扬,充满柔婉之致;声起的时候如同乘风而起,悦耳动听,止的时候却如同琴师弹琴,雍容自如,这才是上乘的声相。“高谈阔论却不大张其口,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”,这也是上乘声相。发声后,或散漫虚浮,缺乏余韵,像荒郊野外的老牛哀鸣;或语速急切,断断续续,像夜深#-666aa;静时老鼠在偷吃东西;或嘴快气促,一句紧接一句,而又语无伦次,没完没了;或口齿不清,吞吞吐吐,含混模糊。这些说话声,都属于市井之#-666aa;的粗鄙庸俗的声相,又怎能跟以上那些声音相提并论呢?

【解读】

《灵山秘叶》中说过:“察其声气,而测其度;视其声华,而别其质;听其声势,而观其力;考其声情,而推其征。”“声气”相当于声学中的音量,通过“声气”的粗细,可以察看#-666aa;的气度;“声势”相当于声学中的“音长”,“声势”壮者,其力必大;“声华”相当于声学中的音质音色,“声华”质美者,性善品#guoxue666-com;;“声情”相当于带感情的声音,可以看出一个#-666aa;的心情状态。可见,#-666aa;的喜怒哀乐一定会在声音中表现出来,即使极力掩饰和控制,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。

发声的位置不同,效果也不同。气发于丹田,经#-666ee;部直冲声带,再经由喉、舌、齿、唇,发出的声音与仅用#-666ee;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在气度、节奏和感觉等方面都不相同。发于丹田的声音,沉雄响亮,是肾水充沛的表现,可知其人身体健壮,心强气盛。发于#-666ee;腔的声音,浑厚悦耳,甜润婉转,可知其人温和平易,容易交往。发于喉头、止于舌齿之间的声音,根基浅薄,虚弱衰颓,显得中气不足,也是身体虚弱、自信心不足的表现。

根据人的声音预测吉凶的相人之法,春秋时期已有相关记载。据《左传》“昭公二十八年”记载,晋国大夫叔向的儿子伯石刚生下来的时候,叔向之母去探视,走到堂屋,听见他的哭声立即转身返回,说“是豺狼之声也!狼子野心,非是,莫丧羊舌氏矣”。叔向之母预言这位刚生下来的孙子将使宗族遭到灭族之灾,因为其哭声如同豺狼。以其人#-666ll;有的声音特点预测吉凶,即相音色。楚国司马子良的儿子子越椒出生后,其兄子文说:“必杀之!是子也,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。弗杀,必灭若敖氏矣。谚曰:‘狼子野心。爷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”子良不同意。子文为此大为悲戚,临死,召集本族人,告诫他们如果子越椒执政“乃速行矣,无及于难”,并且流着泪说:“鬼犹求食,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。”子文预测侄子如果执政,必定带来族灭的大难,若敖氏宗族的祖先就成了无人祭祀的野鬼。这种可怕预言的依据,是子越椒的如同豺狼的哭声和熊虎一般的相貌。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