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茶经》 » 目录 » 四之器 > 瓢,一曰牺杓,剖瓠为之,或刊木为之+晋舍人杜育《荈…+

瓢,一曰牺杓,剖瓠为之,或刊木为之。晋舍人杜育《荈赋》云:“酌之以瓠。”瓠,瓢也,口阔,胫薄,柄短。永嘉中,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,遇一道士云:“吾丹丘子,祈子他日瓯牺之余,乞相遗也。”牺,木杓也,今常用以梨木为之。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瓢,一曰牺杓note-name:牺杓1牺杓:瓢。牺:酒樽。杓:勺子。,剖note-name:瓠2瓠:又称扁蒲、葫芦,一年生草木植物,茎蔓生,夏天开白花,果实长圆形,嫩时可食。为之,或刊木为之。晋舍人杜育note-name:杜育3杜育:生于公元265年,卒于公元316年,字方叔,西晋#-666aa;,官至中书舍人。《荈赋》note-name:《荈赋》4《荈赋》:西晋杜育的赋作。云:“酌之以瓠。”瓠,瓢也,口阔,胫薄,柄短。永嘉note-name:永嘉5永嘉:晋怀帝的年号。中,余姚note-name:余姚6余姚:唐代州名,治所在今浙江余姚。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,遇一道士云:“吾丹丘子note-name:丹丘子7丹丘子:从丹丘来的#-666nn;仙。丹丘:神话传说中神仙的府邸。屈原《远游》中说“仍羽#-666aa;于丹丘兮,留不死之故乡”。,祈子他日瓯牺note-name:瓯牺8瓯牺:这里指用来喝茶的杯、勺。瓯:类似杯碗的饮具。之余,乞相note-name:遗9遗:赠送、给予。也。”牺,木杓也,今常用以梨木为之。

阅读辅助提示: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,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。

【翻译】

瓢,又称杯勺。有的将葫芦剖开制成,有的则用树木挖成。晋朝杜育在《荈赋》里说:“用瓠舀取”。瓠,就是用葫芦制成的瓢。口阔、身薄、柄短。晋代永嘉年间,余姚#-666aa;虞洪到瀑布山采茶,遇见一道士对他说:“我是丹丘子,希望你改天把瓯、牺中多出的茶送给我喝。”牺,就是木勺。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。(在陆羽的描述中,瓢属于煮饮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,而后面又有专门供饮茶用的茶碗,所以严格来讲,瓢应该是煮茶时舀水的工具,但若用来饮茶,也是可以的。到了宋代,依然有茶瓢这种工具。《大观茶论》中记载,#-666aa;们雅称瓢为“胡员外”,可见其应是用葫芦制成。但这时候的瓢,不是作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,而是茶煮好后,#-666dd;茶用的器具。它把大碗中点好的茶,#-666dd;在小的茶盏之中。因此,茶瓢的大小最好和小茶盏相同,这样一瓢就可以装满一盏。)

原文翻译

瓢,一曰牺杓,剖瓠为之,或刊木为之。晋舍人杜育《荈赋》云:“酌之以瓠。”瓠,瓢也,口阔,胫薄,柄短。永嘉中,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,遇一道士云:“吾丹丘子,祈子他日瓯牺之余,乞相遗也。”牺,木杓也,今常用以梨木为之。

瓢,又称杯勺。有的将葫芦剖开制成,有的则用树木挖成。晋朝杜育在《荈赋》里说:“用瓠舀取”。瓠,就是用葫芦制成的瓢。口阔、身薄、柄短。晋代永嘉年间,余姚#-666aa;虞洪到瀑布山采茶,遇见一道士对他说:“我是丹丘子,希望你改天把瓯、牺中多出的茶送给我喝。”牺,就是木勺。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。(在陆羽的描述中,瓢属于煮饮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,而后面又有专门供饮茶用的茶碗,所以严格来讲,瓢应该是煮茶时舀水的工具,但若用来饮茶,也是可以的。到了宋代,依然有茶瓢这种工具。《大观茶论》中记载,#-666aa;们雅称瓢为“胡员外”,可见其应是用葫芦制成。但这时候的瓢,不是作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,而是茶煮好后,#-666dd;茶用的器具。它把大碗中点好的茶,#-666dd;在小的茶盏之中。因此,茶瓢的大小最好和小茶盏相同,这样一瓢就可以装满一盏。)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牺杓:瓢。牺:酒樽。杓:勺子。

〔2〕:又称扁蒲、葫芦,一年生草木植物,茎蔓生,夏天开白花,果实长圆形,嫩时可食。

〔3〕杜育:生于公元265年,卒于公元316年,字方叔,西晋#-666aa;,官至中书舍人。

〔4〕《荈赋》:西晋杜育的赋作。

〔5〕永嘉:晋怀帝的年号。

〔6〕余姚:唐代州名,治所在今浙江余姚。

〔7〕丹丘子:从丹丘来的#-666nn;仙。丹丘:神话传说中神仙的府邸。屈原《远游》中说“仍羽#-666aa;于丹丘兮,留不死之故乡”。

〔8〕瓯牺:这里指用来喝茶的杯、勺。瓯:类似杯碗的饮具。

〔9〕:赠送、给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