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酌,置诸碗,令沫饽均。(《字书》并《本草》:饽,茗沫也。蒲笏反。)沫饽,汤之华也。华之薄者曰沫,厚者曰饽,细轻者曰花。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,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,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。其沫者,若绿钱浮于水湄,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。饽者,以滓煮之,及沸,则重华累沫,皤皤然若积雪耳,《荈赋》所谓:“焕如积雪,烨若春蔜”有之。原文解释
【原文】
凡酌,置诸碗,令沫饽1饽:茶水煮沸时产生的浮沫。均。(《字书》
2《字书》: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,兼及音义的书。并《本草》:饽,茗沫也。蒲笏反。)沫饽,汤之华也。华之薄者曰沫,厚者曰饽,细轻者曰花。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,又如回潭
3回潭:曲折迂回的池塘。曲渚
4渚:水中小块陆地。青萍之始生,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。其沫者,若绿钱
5绿钱:青苔。浮于水湄,又如菊英
6菊英:菊花。堕于樽
7樽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俎
8俎:砧板,这里指各种餐具。之中。饽者,以滓煮之,及沸,则重华累沫,皤皤
9皤皤:这里形容白色水沫。然若积雪耳,《荈赋》所谓:“焕如积雪,烨
10烨:光辉明亮。若春蔜
11蔜:花。《集韵》:“ 蔜,花之通名。””有之。

【翻译】
喝茶的时候,将茶汤舀入碗里,应让“沫饽”均匀。(《字书》和《本草》说:饽是茶汤的沫。饽,蒲笏反。)“沫饽”是茶汤的精华。薄的叫“沫”,厚的叫“饽”,细轻的叫“花”。“花”的形状,像圆形池塘上浮动的枣花,又像回环曲折的潭水、绿洲间新生的浮萍,还像晴朗天空中的鳞状浮云。那“沫”,好似青苔浮在水边,又如菊花落入杯中。那“饽”,煮茶的渣滓在水沸腾时,浮于表面的一层厚厚的白色泡沫,像积雪一样白洁。《荈赋》中说“明亮似积雪,光彩如春花”,真是这样。
原文 | 翻译 |
凡酌,置诸碗,令沫饽均。(《字书》并《本草》:饽,茗沫也。蒲笏反。)沫饽,汤之华也。华之薄者曰沫,厚者曰饽,细轻者曰花。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,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,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。其沫者,若绿钱浮于水湄,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。饽者,以滓煮之,及沸,则重华累沫,皤皤然若积雪耳,《荈赋》所谓:“焕如积雪,烨若春蔜”有之。 | 喝茶的时候,将茶汤舀入碗里,应让“沫饽”均匀。(《字书》和《本草》说:饽是茶汤的沫。饽,蒲笏反。)“沫饽”是茶汤的精华。薄的叫“沫”,厚的叫“饽”,细轻的叫“花”。“花”的形状,像圆形池塘上浮动的枣花,又像回环曲折的潭水、绿洲间新生的浮萍,还像晴朗天空中的鳞状浮云。那“沫”,好似青苔浮在水边,又如菊花落入杯中。那“饽”,煮茶的渣滓在水沸腾时,浮于表面的一层厚厚的白色泡沫,像积雪一样白洁。《荈赋》中说“明亮似积雪,光彩如春花”,真是这样。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饽:茶水煮沸时产生的浮沫。
〔2〕《字书》: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,兼及音义的书。
〔3〕回潭:曲折迂回的池塘。
〔4〕渚:水中小块陆地。
〔5〕绿钱:青苔。
〔6〕菊英:菊花。
〔7〕樽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〔8〕俎:砧板,这里指各种餐具。
〔9〕皤皤:这里形容白色水沫。»
〔10〕烨:光辉明亮。
〔11〕蔜:花。《集韵》:“ 蔜,花之通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