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异荈》:“剡县陈务妻,少与二子寡居,好饮茶茗。以宅中有古冢,每饮,辄先祀之。儿子患之,曰:‘古冢何知?徒以劳意!’欲掘去之,母苦禁而止。其夜梦一人云:‘吾止此冢三百余年,卿二子恒欲见毁,赖相保护,又享吾佳茗,虽泉壤朽骨,岂忘翳桑之报!’及晓,于庭中获钱十万,似久埋者,但贯新耳。母告二子惭之,从是祷馈愈甚。”原文解释
【原文】
《异荈》1《异荈》:东晋末刘敬叔所撰。今存十卷。:“剡县陈务妻,少与二子寡居,好饮茶茗。以宅中有古冢,每饮,辄先祀之。儿子患之,曰:‘古冢何知?徒以劳意!’欲掘去之,母苦禁而止。其夜梦一人云:‘吾止此冢三百余年,卿二子恒欲见毁,赖相保护,又享吾佳茗,虽泉壤朽骨,岂忘翳桑之报
2翳桑之报:翳桑,古地名。春秋 时晋#-666aa;赵盾曾在翳桑救了将要饿死的灵辄,后来晋灵公欲杀赵盾,灵辄扑杀恶犬,救出赵盾。后世称此事为“翳桑之报”。!’及晓,于庭中获钱十万,似久埋者,但贯新耳。母告二子惭之,从是祷馈
3馈:经常,常常。愈甚。”

【翻译】
《异荈》中说:“剡县陈务的妻子,青年时带着两个儿子守寡,喜爱喝茶。由于住处有一古墓,因此每每饮茶总先奉祭一碗。两个儿子不喜欢她的这个做法,说:‘一个古墓,它明白什么?白浪费力气!’想把它挖掉。母亲苦苦相劝,坚决不允许。那天夜晚,她梦见一#-666aa;说:‘我住在这墓里三百来年了,你的两个儿子总要铲了它,幸好得到你保护,又用好茶祭拜我,我虽然是地下枯骨,但怎么能不报答恩情呢?’天亮后,陈妻在院子里看到十万串钱,像是埋了很长时间的,仅仅穿钱的绳子是新的。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儿子们,两个儿子都很羞愧。自此祭祷更加经常和用心。”
原文 | 翻译 |
《异荈》:“剡县陈务妻,少与二子寡居,好饮茶茗。以宅中有古冢,每饮,辄先祀之。儿子患之,曰:‘古冢何知?徒以劳意!’欲掘去之,母苦禁而止。其夜梦一人云:‘吾止此冢三百余年,卿二子恒欲见毁,赖相保护,又享吾佳茗,虽泉壤朽骨,岂忘翳桑之报!’及晓,于庭中获钱十万,似久埋者,但贯新耳。母告二子惭之,从是祷馈愈甚。” | 《异荈》中说:“剡县陈务的妻子,青年时带着两个儿子守寡,喜爱喝茶。由于住处有一古墓,因此每每饮茶总先奉祭一碗。两个儿子不喜欢她的这个做法,说:‘一个古墓,它明白什么?白浪费力气!’想把它挖掉。母亲苦苦相劝,坚决不允许。那天夜晚,她梦见一#-666aa;说:‘我住在这墓里三百来年了,你的两个儿子总要铲了它,幸好得到你保护,又用好茶祭拜我,我虽然是地下枯骨,但怎么能不报答恩情呢?’天亮后,陈妻在院子里看到十万串钱,像是埋了很长时间的,仅仅穿钱的绳子是新的。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儿子们,两个儿子都很羞愧。自此祭祷更加经常和用心。” |
【原文注释】
〔1〕《异荈》:东晋末刘敬叔所撰。今存十卷。
〔2〕翳桑之报:翳桑,古地名。春秋 时晋#-666aa;赵盾曾在翳桑救了将要饿死的灵辄,后来晋灵公欲杀赵盾,灵辄扑杀恶犬,救出赵盾。后世称此事为“翳桑之报”。
〔3〕馈:经常,常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