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《修道说》言,“率性之谓道”属圣人分上事,“修道之谓教”属贤人分上事。先生曰:“众人亦‘率性’也,但‘率性’在圣人分上较多,故‘率性之谓道’属圣人事。圣人亦‘修道’也,但‘修道’在贤人分上多,故‘修道之谓教’属贤人事。”又曰:“《中庸》一书,大抵皆是说‘修道’的事,故后面凡说君子,说颜渊,说子路,皆是能‘修道’的;说小人,说贤、知、愚、不肖,说庶民,皆是不能‘修道’的;其他言舜、文、周公、仲尼至诚至圣之类,则又圣人之自能‘修道’者也。”原文解释
原文(一)
问《修道说》言,“率性之谓道”属圣人分上事,“修道之谓教”属贤人分上事。
翻译(一)
有#-666aa;问:“您的《修道说》说,‘率性之谓道’,是圣#-666aa;#-666dd;内的事,‘修道之谓教’,则是贤#-666aa;#-666dd;内的事。”
原文(二)
先生曰:“众人亦‘率性’也,但‘率性’在圣人分上较多,故‘率性之谓道’属圣人事。圣人亦‘修道’也,但‘修道’在贤人分上多,故‘修道之谓教’属贤人事。”
翻译(二)
先生说:“一般#-666aa;也是‘率性’的,只是‘率性’在圣#-666aa;身上,表现得要多一些,所以说,‘率性之谓道’属于圣#-666aa;的事。圣人也‘修道’,只是‘修道’在贤人身上,表现得要较多些,所以说,‘修道之谓教’是贤人的事。”
原文(三)
又曰:“《中庸》一书,大抵皆是说‘修道’的事,故后面凡说君子,说颜渊,说子路,皆是能‘修道’的;说小人,说贤、知、愚、不肖,说庶民,皆是不能‘修道’的;其他言舜、文、周公、仲尼至诚至圣之类,则又圣人之自能‘修道’者也。”
翻译(三)
先生又说:“《中庸》这部经典,大多说的是‘修道’。所以之后凡是讲君子、颜回、子路等,都是能够‘修道’的;而讲到小#-666aa;、贤者、智者、愚者、不肖者、庶民,都是不能够‘修道’的;而其他的比如舜、文王、周公、孔子等至诚至圣的#-666aa;,则又是能够自然‘修道’的了。”
原文 | 翻译 |
问《修道说》言,“率性之谓道”属圣人分上事,“修道之谓教”属贤人分上事。 | 有#-666aa;问:“您的《修道说》说,‘率性之谓道’,是圣#-666aa;#-666dd;内的事,‘修道之谓教’,则是贤#-666aa;#-666dd;内的事。” |
先生曰:“众人亦‘率性’也,但‘率性’在圣人分上较多,故‘率性之谓道’属圣人事。圣人亦‘修道’也,但‘修道’在贤人分上多,故‘修道之谓教’属贤人事。” | 先生说:“一般#-666aa;也是‘率性’的,只是‘率性’在圣#-666aa;身上,表现得要多一些,所以说,‘率性之谓道’属于圣#-666aa;的事。圣人也‘修道’,只是‘修道’在贤人身上,表现得要较多些,所以说,‘修道之谓教’是贤人的事。” |
又曰:“《中庸》一书,大抵皆是说‘修道’的事,故后面凡说君子,说颜渊,说子路,皆是能‘修道’的;说小人,说贤、知、愚、不肖,说庶民,皆是不能‘修道’的;其他言舜、文、周公、仲尼至诚至圣之类,则又圣人之自能‘修道’者也。” | 先生又说:“《中庸》这部经典,大多说的是‘修道’。所以之后凡是讲君子、颜回、子路等,都是能够‘修道’的;而讲到小#-666aa;、贤者、智者、愚者、不肖者、庶民,都是不能够‘修道’的;而其他的比如舜、文王、周公、孔子等至诚至圣的#-666aa;,则又是能够自然‘修道’的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