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《春秋》 > 隐公三年

隐公三年原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春王二月,己巳,日有食之。三月庚戌,天王崩note-name:崩1崩:指帝王死亡。。夏四月辛卯,君氏note-name:君氏2君氏:在这里是指隐公的生母。卒。秋,武氏子note-name:武氏子3武氏子:即武氏之子。武氏,周王室大夫。来求赙note-name:赙4赙:指拿财物帮助#-666aa;办丧事。。八月庚辰,宋公note-name:宋公5宋公:即宋穆公,宋国国君,名和,继其兄为国君。和卒。冬十有二月,齐侯,郑伯盟于石门note-name:石门6石门:齐国地名,在今山东境内。。癸未,葬宋穆公。

【译读】

隐公三年春天二月,己巳,有日食出现。三月二十四日,周平王逝世。讣告上写的是庚戌日,所以《春秋》也记载死日为庚戌,即十二日。

四月,隐公的生母也君氏去世了。因为她去世时没有向诸侯发讣告,安葬之后既没有返回祖庙哭祭,也没有把#-666nn;位安放在婆婆的#-666nn;位旁边,所以《春秋》称“卒”不称“薨”。又因为不称她为“夫#-666aa;”,所以没有记载安葬的情况,也没有记载她的姓。但因为她是隐公的生母,所以称之为“君氏”。

秋天,武氏的儿子来鲁国求取办丧事的财物,这是由于周平王还没有举行葬礼。八月,宋穆公去世。在他病重时,曾召见大司马孔父,把殇公托付给他,并说:“先君舍弃儿子与夷立我为君,此恩此德我不敢忘。如果我能托大夫的洪福,得以善终,先君假如问起与夷,我怎么回答他呢?请您一定要侍奉与夷主持国政。这样,我也就死而无憾了。”

孔父回答说:“群臣都愿意侍奉国君的儿子冯啊。”

穆公说:“不能这么做。先君认为我贤能,才让我主持国政。如果我背离先君之德而不让位,就废弃了先君的贤德之举,怎么说是贤能呢?发扬先君的美德,能不尽力而为吗?希望您不要废弃先君的#-666ii;业!”

于是,穆公让公子冯前往郑国居住。八月庚辰这一天,宋穆公去世。殇公即位。君子对此评论说:宋宣公可以说是知#-666aa;善任了。立了兄弟穆公为君,但他的儿子最终仍旧取得君位。大概因为他的遗命符#-666ff;道义吧。

冬季十二月,齐国和郑国在石门会盟,这是为了重温在庐地结盟的友好关系。癸未,宋穆公去世。

【原文注释】

〔1〕:指帝王死亡。

〔2〕君氏:在这里是指隐公的生母。

〔3〕武氏子:即武氏之子。武氏,周王室大夫。

〔4〕:指拿财物帮助#-666aa;办丧事。

〔5〕宋公:即宋穆公,宋国国君,名和,继其兄为国君。

〔6〕石门:齐国地名,在今山东境内。

下一篇:隐公四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