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哀帝的解释

哀帝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设论-扬子云中的「哀帝时丁、傅、董贤用事,诸附离之者起家至二千石。时雄方草创《太玄》,有以自守,泊如也。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,雄解之,号曰《解嘲》。其辞曰:」篇,“哀帝”解释为西汉孝哀帝刘欣,前6年—前1年执政。丁:丁明。傅:傅晏。按,丁明、傅晏、董贤皆权倾一时,天下附之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夏月,元城王礼薨。月,癸卯,繁阳王穆薨。戊申,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,夫人吴氏曰高皇后。秋月,诏曰:“礼:王后无嗣,择建支子以继大宗。则当纂正统而奉公义,何得复顾私亲哉?汉宣继昭帝后,加悼考以皇号。哀帝以外藩援立,而董宏等称引亡秦,惑误时朝:既尊恭皇,立庙京都;又宠藩妾,使比长信;叙昭穆于前殿,并位于东宫;僭差无度,人神弗祐;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,用致丁、傅焚如之祸。自是之后,相踵行之。昔鲁文逆祀,罪由夏父;宋国非度,讥在华元。其令公卿有司:深以前世行事为戒;后嗣万有由诸侯入奉大统,则当明为人后之义;敢为佞邪导谀时君,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,谓考为‘皇’,称妣为‘后’:则股肱大臣,诛之无赦!其书之金策,藏之宗庙,著于令典。”冬月,改平望观曰听讼观。帝常言:“狱者,天下之性命也。”每断大狱,常幸观临听之。初,洛阳宗庙未成,神主在邺庙。月,庙始成。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、太皇帝、武帝、文帝神主于邺。月,己丑至,奉安神主于庙。癸卯,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,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。」篇,“哀帝”解释为即刘欣(前26—前 1)。西汉皇帝。前 7 至前 1 年在位。刘欣原本是汉成帝刘骜的侄儿。因为刘骜没有儿子,就封刘欣为太子做继承人。此前刘欣是定陶王,属于外藩。事详《汉书》卷十一《哀帝纪》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中的「董贤宠遇过盛」篇,“哀帝”解释为即汉哀帝刘欣(前26—前1),西汉皇帝,元帝之孙,定陶恭王刘康(成帝之弟)之子,母丁姬。幼时深受成帝宠爱,三岁继任为定陶王。因成帝无子嗣,绥和元年(前8)刘欣被立为皇太子,建平元年(前6)即帝位,前6年—前1年在位。《汉书·哀帝纪》曰:“年三岁嗣立为王。长好文辞法律。”即位后,屡诛臣下以防谋逆,严节法度以防淫奢,但却宠幸佞臣,骄纵外戚,最终无法挽回西汉日渐衰败的颓势。董贤(前23—前1):西汉佞臣,字圣卿,云阳(今陕西淳化西北)人。《汉书·佞幸传·董贤传》曰:“哀帝立,贤随太子官为郎。二岁余,贤传漏在殿下,为人美丽自喜,哀帝望见,悦其仪貌。”董贤始召宠幸,拜为黄门郎,二十二岁即官至大司马,封高安侯。其兄弟皆受宠信,得赏赐无数,筑第宅,造冢墓,奢靡无度,父子专擅朝政。哀帝死后,以治办丧事不力之名被王莽逼迫自杀,其庞大家族资产被抄没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哀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