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辑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胡昭,始避地冀州,亦辞袁绍之命,遁还乡里。太祖为司空、丞相,频加礼辟,昭往应命;既至,自陈介野生,无军国之用,归诚求去。太祖曰:“人各有志,出处异趣;勉卒雅尚,义不相屈。”昭乃转居陆浑山中。躬耕乐道,以经籍自娱。闾里敬而爱之。建安年,陆浑长张固,被书调丁夫,当给汉中。百姓恶惮远役,并怀扰扰。民孙狼等,因兴兵杀县主簿,作为叛乱,县邑残破。固率将余吏卒,依昭住止;招集遗民,安复社稷。狼等遂南附关羽,羽授印给兵,还为寇贼;到陆浑南长乐亭,自相约誓,言:“胡居士,贤者也。不得犯其部落!”川赖昭,咸无怵惕。天下安辑,徙宅宜阳。正始中,骠骑将军赵俨,尚书黄休、郭彝,散骑常侍荀顗、钟毓,太仆庾嶷,弘农太守何桢等,递荐昭曰:“天真高洁,老而弥笃;玄虚静素,有夷、皓之节。宜蒙征命,以励风俗。”至嘉平年,公车特征;会卒,年。拜子纂郎中。初,昭善史书,与钟繇、邯郸淳、卫觊、韦诞并有名;尺牍之迹,动见模楷焉。」篇,“安辑”解释为:安定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「入为司空掾属、主簿。时于禁屯颍阴,乐进屯阳翟,张辽屯长社;诸将任气,多共不协。使俨并参军,每事训喻,遂相亲睦。太祖征荆州,以俨领章陵太守。徙都督护军,护于禁、张辽、张郃、朱灵、李典、路招、冯楷军。复为丞相主簿。迁扶风太守。太祖徙出故韩遂、马超等兵千余人,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;以俨为关中护军,尽统诸军。羌虏数来寇害,俨率署等追到新平,大破之。屯田客吕并自称“将军”,聚党据陈仓,俨复率署等攻之,贼即破灭。时被书差千百兵往助汉中守,署督送之。行者猝与室家别,皆有忧色。署发后日,俨虑其有变,乃自追至斜谷口,人人慰劳;又深戒署。还宿雍州刺史张既舍,署军复前里;兵果叛乱,未知署吉凶。而俨自随步骑百人,皆与叛者同部曲,或婚姻;得此问,各惊,被甲持兵,不复自安。俨欲还,既等以为:“今本营党已扰乱,身赴之无益,可须定问。”俨曰:“虽疑本营与叛者同谋,要当闻行者变,乃发之。又有欲善不能自定,宜及犹豫,促抚宁之。且为之元帅,既不能安辑,身受祸难,命也。”遂去。行里止,放马息;尽呼所从人,喻以成败,慰励恳切。皆慷慨曰:“死生当随护军,不敢有!”前到诸营,各召料简。诸奸结叛者百余人,散在原野;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,余不问。郡县所收送,皆放遣,乃即相率还降。俨密白:“宜遣将诣大营,请旧兵镇守关中。”太祖遣将军刘柱将千人往,当须到乃发遣;而事露,诸营大骇,不可安喻。俨谓诸将曰:“旧兵既少,东兵未到,是以诸营图为邪谋。若或成变,为难不测。因其狐疑,当令早决。”遂宣言当差留新兵之温厚者千人镇守关中,其余悉遣东。便见主者,纳诸营兵名籍,案累重,立差别之。留者意定,与俨同心。其当去者亦不敢动,俨日尽遣上道;因使所留千人,分布罗落之。东兵寻至,乃复胁喻,并徙千人,令相及共东:凡所全致万余口。」篇,“安辑”解释为:安抚(部下)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长生殿》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「第三十五章 收京」篇,“安辑”解释为:犹安抚,使之安定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