嗷嗷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情-宋玉中的「仰视山颠,肃何千千,炫耀虹霓,俯视崝嵘。窐寥窈冥,不见其底,虚闻松声。倾岸洋洋,立而熊经。久而不去,足尽汗出,悠悠忽忽,怊怅自失,使人心动,无故自恐。贲育之断,不能为勇。卒愕异物,不知所出。 莘莘,若生于鬼,若出于神。状似走兽,或象飞禽,谲诡奇伟,不可究陈。上至观侧,地盖厎平,箕踵漫衍,芳草罗生。秋兰茝蕙,江离载菁,青荃射干,揭车苞并。薄草靡靡,联延夭夭。越香掩掩,众雀嗷嗷,雌雄相失,哀鸣相号。王 鹂黄,正冥楚鸠,姊归思妇,垂鸡高巢,其鸣喈喈。当年遨游,更唱迭和,赴曲随流。有方之士,羡门高谿,上成郁林,公乐聚谷。进纯牺,祷琁室,醮诸神,礼太一。传祝已具,言辞已毕,王乃乘玉舆,驷仓螭,垂旒旌,旆合谐。 大弦而雅声流,冽风过而增悲哀。于是调讴,令人惏悷惨凄,胁息增欷。」篇,“嗷嗷”解释为:象声词,鸟禽哀鸣声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上-谢灵运中的「汝颍之士,流离世故,颇有飘薄之叹。」篇,“嗷嗷”解释为:鸟哀鸣声。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一-王子渊中的「“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?违三王,背五帝,灭《诗》《书》,坏礼义。信任群小,憎恶仁智,诈伪者进达,佞谄者容入。宰相刻峭,大理峻法。处位而任政者,皆短于仁义,长于酷虐,狼挚虎攫,怀残秉贼。其所临莅,莫不肌栗慑伏,吹毛求疵,并施螫毒。百姓征彸,无所措其手足,嗷嗷愁怨,遂亡秦族。是以养鸡者不畜狸,牧兽者不育豺,树木者忧其蠹,保民者除其贼。故大汉之为政也,崇简易,尚宽柔,进淳仁,举贤才,上下无怨,民用和睦。今海内乐业,朝廷淑清,天符既章,人瑞又明。品物咸亨,山川降灵,神光耀晖,洪洞朗天。凤皇来仪,翼翼邕邕,群鸟并从,舞德垂容。神雀仍集,麒麟自至,甘露滋液,嘉禾栉比。大化隆洽,男女条畅,家给年丰,咸则三壤,岂不盛哉!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,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,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,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。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。今南郡获白虎,亦偃武兴文之应也。获之者张武,武张而猛服也,是以北狄宾洽,边不恤寇,甲士寝而旌旗仆也。”」篇,“嗷嗷”解释为:嗷嗷(áo),哀号声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二袁刘传中的「河内太守王匡,遣泰山兵屯河阳津,将以图卓。卓遣疑兵,若将于平阴渡者;潜遣锐众从小平北渡,绕击其后。大破之津北,死者略尽。卓以山东豪杰并起,恐惧不宁。初平元年月,乃徙天子都长安。焚烧洛阳宫室,悉发掘陵墓,取宝物。卓至西京,为太师,号曰“尚父”;乘青盖金华(车爪)爪车,画两,时人号曰“竿摩车”。卓弟曼为左将军,封鄠侯;兄子璜为侍中、中军校尉,典兵;宗族内外,并列朝廷。公卿见卓,谒拜车下,卓不为礼;召呼台尚书以下,自诣卓府启事。筑郿坞,高与长安城埒,积谷为年储。云:“事成,雄据天下;不成,守此足以毕老。”尝至郿行坞,公卿以下,祖道于横门外。卓预施帐幔饮,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:于坐中先断其舌,或斩手足,或凿眼,或镬煮之;未死,偃转杯案间。会者皆战栗,亡失匕箸,而卓饮食自若。太史望气,言当有大臣戮死者。故太尉张温时为卫尉,素不善卓。卓心怨之,因天有变,欲以塞咎。使人言温与袁术交关,遂笞杀之。法令苛酷,爱憎淫刑;更相被诬,冤死者千数。百姓嗷嗷,道路以目。悉椎破铜人、钟虡。及坏铢钱,更铸为小钱;大分,无文章,肉好无轮廓,不磨鑢。于是货轻而物贵,谷斛至数万。自是后钱货不行。」篇,“嗷嗷”解释为:悲叹声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楚辞》九叹中的「惜贤」篇,“嗷嗷”解释为:呼叫声。寂寥:形容寂静而空旷无人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