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狄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孟子》尽心章句-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中的「孟子曰:“有人曰:‘我善为陈,我善为战。’大罪也。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焉。南面而征,北狄怨;东面而征,西夷怨,曰:‘奚为后我?’武王之伐殷也,革车三百两,虎贲三千人。王曰:‘无畏!宁尔也,非敌百姓也。’若崩厥角稽首。‘征’之为言‘正’也,各欲正己也,焉用战?”」篇,“北狄”解释为:有的本子作“北夷”,应以“北狄”为是。a.如作“北夷”,除本章存疑外,先秦文献中未之一见;而作“北狄”,除见于《孟子》其他两处外,又见于《左传》《管子》。b.《孟子》书中其他两处(《梁惠王下》《滕文公下》)均为“东面而征,西夷怨;南面而征,北狄怨”。详见杨逢彬《孟子新注新译》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下-丘希范中的「当今皇帝盛明,天下安乐。白环西献,楛矢东来。夜郎、滇池,解辫请职;朝鲜、昌海,蹶角受化。唯北狄野心,掘强沙塞之间,欲延岁月之命耳。中军临川殿下,明德茂亲,总兹戎重,吊民洛汭,伐罪秦中。若遂不改,方思仆言。聊布往怀,君其详之。丘迟顿首。」篇,“北狄”解释为: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。这里指北魏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一-王子渊中的「“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?违三王,背五帝,灭《诗》《书》,坏礼义。信任群小,憎恶仁智,诈伪者进达,佞谄者容入。宰相刻峭,大理峻法。处位而任政者,皆短于仁义,长于酷虐,狼挚虎攫,怀残秉贼。其所临莅,莫不肌栗慑伏,吹毛求疵,并施螫毒。百姓征彸,无所措其手足,嗷嗷愁怨,遂亡秦族。是以养鸡者不畜狸,牧兽者不育豺,树木者忧其蠹,保民者除其贼。故大汉之为政也,崇简易,尚宽柔,进淳仁,举贤才,上下无怨,民用和睦。今海内乐业,朝廷淑清,天符既章,人瑞又明。品物咸亨,山川降灵,神光耀晖,洪洞朗天。凤皇来仪,翼翼邕邕,群鸟并从,舞德垂容。神雀仍集,麒麟自至,甘露滋液,嘉禾栉比。大化隆洽,男女条畅,家给年丰,咸则三壤,岂不盛哉!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,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,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,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。夫名自正而事自定也。今南郡获白虎,亦偃武兴文之应也。获之者张武,武张而猛服也,是以北狄宾洽,边不恤寇,甲士寝而旌旗仆也。”」篇,“北狄”解释为:此谓匈奴。宾洽:归顺和协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下-沈休文中的「永明八载,疆埸大骇,天子乃心北眷,听朝不怡。扬旆汉南,非公莫可,于是驱马原隰,卷甲遄征。威令首涂,仁风载路,轨躅清晏,车徒不扰。牛酒日至,壶浆塞陌。失义犬羊,其来久矣,征赋严切,唯利是求,首鼠疆界,灾蠹弥广。公扇以廉风,孚以诚德,尽任棠置水之情,弘郭伋待期之信,金如粟而弗睹,马如羊而靡入,雏雉必怀,豚鱼不爽。由是倾巢举落,望德如归。椎髻髽首,日拜门阙,卉服满涂,夷歌成韵。礼义既敷,威刑具举,强民犷俗,反志迁情。风尘不起,囹圄寂寞,富商野次,宿秉停菑。蝝蝗弗起,豺虎远迹,北狄惧威,关塞谧静。侦谍不敢东窥,驼马不敢南牧。」篇,“北狄”解释为:指北魏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满田牵郭传中的「文帝初,北狄强盛,侵扰边塞。乃使豫持节,护乌丸校尉;牵招、解儁,并护鲜卑。自高柳以东,涉貊以西,鲜卑数部;比能、弥加、素利割地统御,各有分界。乃共要誓: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。豫以戎狄为,非中国之利;乃先搆离之,使自为仇敌,互相攻伐。素利违盟,出马千匹与官;为比能所攻,求救于豫。豫恐遂相兼并,为害滋深;宜救善讨恶,示信众狄;单将锐卒,深入虏庭。胡人众多,抄军前后,断截归路。豫乃进军,去虏余里结屯营;多聚牛马粪燃之,从他道引去。胡见烟火不绝,以为尚在;去,行数里乃知之。追豫到马城,围之重。豫密严,使司马建旌旗,鸣鼓吹,将步骑从南门出,胡人皆属目往赴之;豫将精锐自北门出,鼓噪而起。两头俱发,出虏不意;虏众散乱,皆弃弓马步走;追讨余里,僵尸蔽地。又乌丸王骨进桀黠不恭;豫因出塞案行,单将麾下百余骑入进部。进逆拜;遂使左右斩进,显其罪恶以令众。众皆怖慑不敢动,便以进弟代进。自是胡人破胆,威震沙漠。山贼高艾,众数千人,寇抄,为幽、冀害。豫诱使鲜卑素利部斩艾,传首京都。封豫长乐亭侯。为校尉年,其御夷狄,恒摧抑兼并,乖散强猾。凡逋亡奸宄,为胡作计不利官者;豫皆构剌搅离,使凶邪之谋不遂,聚居之类不安。事业未究,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,欲令雄领乌丸校尉,毁豫乱边,为国生事;遂转豫为汝南太守,加殄夷将军。」篇,“北狄”解释为:北方的少数族。这里主要指鲜卑与乌丸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