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贲、育的解释

贲、育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上书-司马长卿中的「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,故力称乌获,捷言庆忌,勇期贲、育。臣之愚暗,窃以为人诚有之,兽亦宜然。今陛下好凌岨险、射猛兽,卒然遇轶才之兽,骇不存之地,犯属车之清尘,舆不及还辕,人不暇施功,虽有乌获、逢蒙之伎,力不得用,枯木朽株尽为难矣。是胡、越起于毂下,而羌、夷接轸也,岂不殆哉?虽万全无患,然本非天子所宜近也。」篇,“贲、育”解释为孟贲,古之勇士。水行不避蛟龙,陆行不避豺狼,发怒吐气,响声动天。夏育,亦猛士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后征为谏议大夫,丞相军祭酒。前后得赐甚多,皆散尽之;家无所储,终不问产业;乏则取之于人,不为皦察之行。然时人服其清。魏国初建,为郎中令,行御史大夫事。涣言于太祖曰:“今天下大难已除,文武并用,长久之道也。以为可大收篇籍,明先圣之教,以易民视听;使海内斐然向风,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。”太祖善其言。时有传刘备死者,群臣皆贺;涣以尝为备举吏,独不贺。居官数年,卒。太祖为之流涕,赐谷千斛:教“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之家”;教“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”。外不解其意。教曰:“以太仓谷者,官法也;以垣下谷者,亲旧也。”又帝闻涣昔拒吕布之事,问涣从弟敏:“涣勇怯何如?”敏对曰:“涣貌似和柔;然其临大节,处危难,虽贲、育不过也!”涣子侃,亦清粹闲素,有父风;历位郡守、尚书。」篇,“贲、育”解释为贲(bēn)、育,即孟贲、夏育。二人都是战国秦武王手下最勇猛的壮士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严程阚薛传中的「张纮字子纲,广陵人。少游学京都,还本郡。举茂才,公府辟:皆不就,避难江东。孙策创业,遂委质焉,表为正议校尉。从讨丹杨,策身临行阵,纮谏曰:“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,军之所系命也;不宜轻脱,自敌小寇。愿麾下重天授之姿,副海之望:无令国内上下危惧!”建安年,策遣纮奉章至许宫。留为侍御史,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。曹公闻策薨,欲因丧伐吴。纮谏,以为:“乘人之丧,既非古义;若其不克,成仇弃好:不如因而厚之”。曹公从其言,即表权为讨虏将军,领会稽太守。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,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。后权以纮为长史。从征合肥中,权率轻骑将往突敌。纮谏曰:“夫兵者凶器,战者危事也。今麾下恃盛壮之气,忽强暴之虏;军之众,莫不寒心!虽斩将搴旗,威震敌场;此乃偏将之任,非主将之宜也。愿抑贲、育之勇,怀霸王之计。”权纳纮言而止。既还,明年,将复出军。纮又谏曰:“自古帝王受命之君,虽有皇灵佐于上,文德播于下,亦赖武功,以昭其勋。然而贵于时动,乃后为威耳。今麾下值百之厄,有扶危之功;宜且隐息师徒,广开播殖;任贤使能,务崇宽惠。顺天命以行诛,可不劳而定也。”于是遂止,不行。纮建计宜出都秣陵,权从之。」篇,“贲、育”解释为贲(bēn)、育,孟贲、夏育。都是战国的著名勇士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苏轼中的「潮州韩文公庙碑」篇,“贲、育”解释为指战国时卫国的勇士孟贲和夏育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本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