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肩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下-张士然中的「伏惟大晋应天顺民,武成止戈,西戎有即序之人,京邑开吴蜀之馆。兴灭加乎万国,继绝接于百世,虽三五弘道,商周称仁,洋洋之义,未足以喻。是以孙氏虽家失吴祚,而族蒙晋荣,子弟量才,比肩进取。怀金侯服,佩青千里。当时受恩,多有过望。臣闻春雨润木,自叶流根;鸱鸮恤功,爱子及室。故天称罔极之恩,圣有绸缪之惠。」篇,“比肩”解释为:喻接连而来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战国策》表下-张士然中的「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」篇,“比肩”解释为:并肩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顾诸葛步传中的「张昭字子布,彭城人也。少好学,善隶书。从白侯子安受《左氏春秋》,博览众书;与琅邪赵昱、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。弱冠察孝廉,不就。与朗共论旧君讳事,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。刺史陶谦举茂才,不应;谦以为轻己,遂见拘执。昱倾身营救,方以得免。汉末大乱,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,昭皆南渡江。孙策创业,命昭为长史,抚军中郎将;升堂拜母,如比肩之旧:文武之事,以委昭。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,专归美于昭。昭欲默而不宣,则惧有私;宣之,则恐非宜:进退不安。策闻之,欢笑曰:“昔管仲相齐,则仲父,则仲父;而桓公为霸者宗。今子布贤,我能用之;其功名独不在我乎!”策临亡,以弟权托昭。昭率群僚,立而辅之;上表汉室,下移属城;中外将校,各令奉职。」篇,“比肩”解释为:指一起长大的同辈朋友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比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