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避席的解释

避席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孝经》中的「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汝知之乎?”曾子避席曰:“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”子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《大雅》云:‘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。’”」篇,“避席”解释为离席而立。曾参本侍坐于侧,因孔子问话,曾参为表示对老师的恭敬,因而起身离开坐席,站立回答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列子》黄帝篇中的「杨朱南之沛,老聃西游于秦。邀于郊,至梁而遇老子。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:“始以汝为可教,今不可教也。”杨朱不答。至舍,进涫漱巾栉,脱履户外,膝行而前,曰:“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:‘始以汝为可教,今不可教。’弟子欲请,夫子辞行不闲,是以不敢。今夫子闲矣,请问其过。”老子曰:“而睢睢,而盱盱,而谁与居?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。”杨朱蹴然变容曰:“敬闻命矣!”其往也,舍者迎将家,公执席,妻执巾栉,舍者避席,炀者避灶。其反也,舍者与之争席矣。」篇,“避席”解释为古人席地而坐,离席起立,以示敬意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列子》仲尼篇中的「子夏问孔子曰:“颜回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回之仁贤于丘也。”曰:“子贡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赐之辨贤于丘也。”曰:“子路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由之勇贤于丘也。”曰:“子张之为人奚若?”子曰:“师之庄贤于丘也。”子夏避席而问曰:“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?”曰:“居!吾语汝。夫回能仁而不能反,赐能辨而不能讷,由能勇而不能怯,师能庄而不能同。兼四子之有以易吾,吾弗许也。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。”」篇,“避席”解释为古人席地而坐,离席起立,以示敬意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物色-谢惠连中的「俄而,微霰零,密雪下。王乃歌《北风》于“卫诗”,咏《南山》于“周雅”。授简于司马大夫,曰:“抽子秘思,骋子妍辞,侔色揣称,为寡人赋之。”相如于是避席而起,逡巡而揖,曰:“臣闻雪宫建于东国,雪山峙于西域。岐昌发咏于来思,姬满申歌于《黄竹》。《曹风》以‘麻衣’比色,楚谣以《幽兰》俪曲。盈尺则呈瑞于丰年,袤丈则表沴于阴德。雪之时义远矣哉!请言其始:若乃玄律穷,严气升;焦溪涸,汤谷凝;火井灭,温泉冰;沸潭无涌,炎风不兴;北户墐扉,裸壤垂缯。于是河海生云,朔漠飞沙。连氛累霭,揜日韬霞。霰淅沥而先集,雪纷糅而遂多。”」篇,“避席”解释为离开座位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顾诸葛步传中的「在里宅无事,乃著《春秋左氏传解》及《论语注》。权尝问卫尉严畯:“宁念小时所*诵书不?”畯因诵《孝经》“仲尼居”。昭曰:“严畯鄙生。臣请为陛下诵之。”乃诵“君子之事上”,咸以昭为知所诵。昭每朝见,辞气壮厉,义形于色;曾以直言逆旨,中不进见。后蜀使来,称蜀德美;而群臣莫拒。权叹曰:“使张公在坐,彼不折则废;安复自夸乎?”明日,遣中使劳问,因请见昭。昭避席谢,权跪止之。昭坐定,仰曰:“昔太后、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,而以陛下属老臣。是以思尽臣节,以报厚恩;使泯没之后,有可称述。而意虑浅短,违逆盛旨;自分幽沦,长弃沟壑;不图复蒙引见,得奉帷幄。然臣愚心所以事国,志在忠益,毕命而已。若乃变心易虑,以偷荣取容,此臣所不能也!”权辞谢焉。权以公孙渊称藩,遣张弥、许晏至辽东,拜渊为燕王。昭谏曰:“渊背魏惧讨,远来求援:非本志也。若渊改图,欲自明于魏;两使不返,不亦取笑于天下乎!”权与相反覆,昭意弥切;权不能堪,按刀而怒曰:“吴国士人,入宫则拜孤,出宫则拜君;孤之敬君,亦为至矣!而数于众中折孤,孤常恐失计!”昭熟视权曰:“臣虽知言不用,每竭愚忠者,诚以太后临崩,呼老臣于床下,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!”因涕泣横流。权掷刀致地,与昭对泣:然卒遣弥、晏往。昭忿言之不用,称疾不朝。权恨之,土塞其门;昭又于内,以土封之。渊果杀弥、晏;权数慰谢昭,昭固不起。权因出过其门,呼昭;昭辞疾笃。权烧其门,欲以恐之;昭更闭户。权使人灭火,住门良久。昭诸子,共扶昭起;权载以还宫,深自克责。昭不得已,然后朝会。昭容貌矜严,有威风。权常曰:“孤与张公言,不敢妄也!”举邦惮之。年,嘉禾年卒。遗令幅巾素棺,殓以时服。权素服临吊,谥曰文侯。」篇,“避席”解释为离开坐席站起来。这是表示恭敬的动作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丙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