侧闻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上-司马子长中的「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,少卿足下:曩者辱赐书,教以顺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。意气勤勤恳恳,若望仆不相师,而用流俗人之言。仆非敢如此也。仆虽罢驽,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。顾自以为身残处秽,动而见尤,欲益反损,是以独郁悒而与谁语。谚曰:“谁为为之?孰令听之?”盖锺子期死,伯牙终身不复鼓琴。何则?士为知己者用,女为说己者容。若仆大质已亏缺矣,虽才怀随、和,行若由、夷,终不可以为荣,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。书辞宜答,会东从上来,又迫贱事,相见日浅,卒卒无须臾之闲,得竭至意。今少卿抱不测之罪,涉旬月,迫季冬,仆又薄从上雍,恐卒然不可为讳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,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。请略陈固陋。阙然久不报,幸勿为过。」篇,“侧闻”解释为:从旁闻知。李善注:“谦词也。”长者:年高德重之人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中-魏文帝中的「丕白:良玉比德君子,珪璋见美诗人。晋之垂棘、鲁之玙璠、宋之结绿、楚之和璞,价越万金,贵重都城,有称畴昔,流声将来。是以垂棘出晋,虞、虢双禽;和璧入秦,相如抗节。窃见玉书称美玉:白如截肪,黑譬纯漆,赤拟鸡冠,黄侔蒸栗。侧闻斯语,未睹厥状。虽德非君子,义无诗人,高山景行,私所仰慕。然四宝邈焉已远,秦、汉未闻有良比也。求之旷年,不遇厥真,私愿不果,饥渴未副。」篇,“侧闻”解释为:从旁闻知,表示曾有所闻的谦辞。斯:此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下-颜延年中的「惟永初三年,十一月十一日,宋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彭城阳君卒。呜呼哀哉!瓒少禀志节,资性忠果。奉上以诚,率下有方。朝嘉其能,故授以边事。永初之末,佐守滑台。值国祸荐臻,王略中否。獯虏间衅, 剥司兖。幽并骑弩,屯逼巩洛。列营缘戍,相望屠溃。瓒奋其猛锐,志不违难。立乎将卒之间,以缉华裔之众。罢困相保,坚守四旬。上下力屈,受陷勍寇。士师奔扰,弃军争免。而瓒誓命沉城,佻身飞镞,兵尽器竭,毙于旗下。非夫贞壮之气,勇烈之志,岂能临敌引义,以死徇节者哉!景平之元,朝廷闻而伤之,有诏曰:“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阳瓒,滑台之逼,厉诚固守,投命徇节,在危无挠。古之烈士,无以加之。可赠给事中,振恤遗孤,以慰存亡。”追宠既彰,人知慕节,河汴之间,有义风矣。逮元嘉廓祚,圣神纪物,光昭茂绪,旌录旧勋,苟有概于贞孝者,实事感于仁明。末臣蒙固,侧闻至训,敢询诸前典,而为之诔,其辞曰:」篇,“侧闻”解释为:侧耳聆听,作者自谓恭听皇上训教的样子。至训:至上的训教,指文帝关于表彰功臣的命令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吊文-贾谊中的「恭承嘉惠兮,俟罪长沙。侧闻屈原兮,自沉汨罗。造托湘流兮,敬吊先生。遭世罔极兮,乃殒厥身。呜呼哀哉!逢时不祥。鸾凤伏窜兮,鸱枭翱翔。阘茸尊显兮,谗谀得志。贤圣逆曳兮,方正倒植。世谓随、夷为溷兮,谓跖、 为廉。莫邪为钝兮,铅刀为铦。吁嗟默默,生之无故兮!斡弃周鼎,宝康瓠兮。腾驾罢牛,骖蹇驴兮。骥垂两耳,服盐车兮。章甫荐履,渐不可久兮。嗟苦先生,独离此咎兮!」篇,“侧闻”解释为:侧耳而闻,含有对屈原恭敬的意思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