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朝日的解释

朝日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郊祀天地、明堂。甲戌,校猎至原陵。遣使者,以太牢祠汉世祖。乙亥,朝日于东郊。初令郡国口满万者,岁察孝廉人;其有秀异,无拘户口。辛巳,分公户邑,封子弟各人为列侯。壬午,复颍川郡年田租。改许县为许昌县。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,西部为广平郡。」篇,“朝日”解释为朝(cháo)日,皇帝祭祀太阳的礼仪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掌次中的「王大旅上帝,则张毡案,设皇邸。朝日,祀五帝,则张大次、小次,设重帟、重案。合诸侯亦如之。师、田则张幕,设重帟、重案。」篇,“朝日”解释为王春分时在国都东门外朝拜日。郑《注》曰:“春分拜日于东门之外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春官 宗伯-典瑞中的「王晋大圭,执镇圭,缫藉五采五就,以朝日。公执桓圭,侯执信圭,伯执躬圭,缫皆三采三就;子执谷璧,男执蒲璧,缫皆二采再就:以朝、觐、宗、遇、会同于王。诸侯相见,亦如之。瑑圭、璋、璧、琮,缫皆二采一就,以覜聘。」篇,“朝日”解释为祭名。在国都东门外迎日而祭。孙诒让曰:“盖天子朝日之礼,每岁凡十有四举:一立春日,二春分日,并十二月每月朔日为十四。十四者之中,唯春分之朝日为特祭,其礼尤重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称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