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朝士的解释

朝士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秋月,庚辰,令曰:“轩辕有明台之议,放勋有衢室之问;皆所以广询于下也。百官有司,其务以职尽规谏:将率陈军法,朝士明制度,牧守申政事,缙绅考艺。吾将兼览焉。”孙权遣使奉献。蜀将孟达率众降。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,居汉阳郡。甲午,军次于谯。大飨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。月,石邑县言凤凰集。」篇,“朝士”解释为朝廷的士大夫。这里着重指中央行政机构中的文职官员。明:阐明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任城陈萧王传中的「年,徙封东阿。年,复上疏,求存问亲戚,因致其意曰:臣闻天称其高者,以无不覆;地称其广者,以无不载;日月称其明者,以无不照;江海称其大者,以无不容。故孔子曰:“大哉!尧之为君。惟天为大,惟尧则之。”夫天德之于万物,可谓弘广矣;盖尧之为教,先亲后疏,自近及远。其《传》曰:“克明俊德,以亲族;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”及周之文王,亦崇厥化。其《诗》曰: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;以御于家邦。”是以雍雍穆穆,风人咏之。昔周公吊管、蔡之不咸,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。《传》曰:“周之宗盟,异姓为后。”诚骨肉之恩,爽而不离;亲亲之义,实在敦固。未有义而后其君,仁而遗其亲者也。伏惟陛下:资帝唐钦明之德,体文王翼翼之仁;惠洽椒房,恩昭族;群后百僚,番休递上;执政不废于公朝,下情得展于私室;亲理之路通,庆吊之情展。诚可谓恕己治人,推惠施恩者矣。至于臣者,人道绝绪,禁锢明时,臣窃自伤也。不敢过望交气类,修人事,叙人伦;近且婚媾不通,兄弟(乖)永绝;吉凶之问塞,庆吊之礼废;恩纪之违,甚于路人;隔阂之异,殊于胡越。今臣以切之制,永无朝觐之望;至于注心皇极,结情紫闼,神明知之矣。然“天实为之,谓之何哉”!退惟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,愿陛下沛然垂诏:使诸国庆问,节得展;以叙骨肉之欢恩,全怡怡之笃义;妃妾之家,膏沐之遗,岁得再通;齐义于贵宗,等惠于百司。如此,则古人之所叹,风雅之所咏,复存于圣世矣。臣伏自惟省,岂无锥刀之用?及观陛下之所拔授,若以臣为异姓,窃自料度,不后于朝士矣。若得辞远游,戴武弁;解朱组,佩青绂;驸马、奉车,趣得号;安宅京室,执鞭珥笔;出从华盖,入侍辇毂;承答圣问,拾遗左右:乃臣丹诚之至愿,不离于梦想者也!远慕《鹿鸣》君臣之宴,中咏《常棣》匪他之诫;下思《伐木》友生之义,终怀《蓼莪》罔极之哀。每节之会,块然独处;左右唯仆隶,所对唯妻子;高谈无所与陈,发义无所与展。未尝不闻乐而拊心,临觞而叹息也。臣伏以为: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诚不能动天。崩城、陨霜,臣初信之;以臣心况,徒虚语耳!若葵藿之倾叶太阳,虽不为之回光,然终向之者,诚也。窃自比于葵藿;若降天地之施垂光之明者,实在陛下。臣闻《文子》曰:“不为福始,不为祸先。”今之否隔,友于同忧;而臣独倡言者,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。有不蒙施之物,必有惨毒之怀;故《柏舟》有“天只”之怨,《谷风》有“弃予”之叹。故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;孟子曰:“不以舜之所以」篇,“朝士”解释为朝廷士大夫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妃嫔传中的「孙皓滕夫人,故太常胤之族女也。胤夷灭,夫人父牧,以疏远徙边郡。孙休即位,大赦;得还,以牧为官中郎。皓既封乌程侯,聘牧女为妃。皓即位,立为皇后。封牧高密侯,拜卫将军,录尚书事。后朝士以牧尊戚,颇推令谏争。而夫人宠渐衰,皓滋不悦;皓母何,恒左右之。又太史言:于运历,后不可易;皓信巫觋,故得不废,常供养升平宫。牧见谴居苍梧郡,虽爵位不夺,其实(裔)谪也;遂道路忧死。长秋官僚,备员而已,受朝贺表疏如故;而皓内诸宠姬,佩皇后玺(绂)绶者多矣。天纪年,随皓迁于洛阳。」篇,“朝士”解释为朝廷官员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周礼》秋官 司寇-叙官中的「朝士,中士六人,府三人,史六人,胥六人,徒六十人。」篇,“朝士”解释为官名。掌管天子外朝秩序和治安。郑《注》曰:“主外朝之法。”按,外朝在皋门内、库门外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秋官 司寇-叙官中的「唐人告命」篇,“朝士”解释为朝廷之士,泛称中央官员。萧太师嵩:即萧嵩,唐朝宰相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拜太子少师,复又追拜太子太师。李尚书暠:即李暠(683—740),太原景王裔孙,开元二十一年(733),以奉使吐蕃称职,迁兵部尚书,拜吏部尚书。崔少保琳:即崔琳,开元年间任中书舍人,累迁太子少保。少保,官名,辅导太子的宫官。陈黄门希烈:即陈希烈(?—757),宋州(今河南商丘)人。精玄学,工文章,历仕黄门侍郎等职,后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,唐玄宗凡有撰述,必经其手。天宝年间,李林甫引为宰相,同知政事,安史乱中降敌,后被赐死。严中书挺之:即严挺之(673—742),华州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。曾官中书侍郎。张兵部均:即张均,名相张说之子,袭封燕国公,曾为兵部侍郎、刑部尚书等职,安史乱中受伪职,论罪流放。兵部,六部之一,主管军事。韦太常陟:即韦陟(696—760)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宰相韦安石之子,有文采,善隶书,才识器度,享誉当时,曾官太常卿。太常,官名。掌礼乐、郊庙、社稷事宜。褚谏议庭诲:即褚庭诲,杭州盐官(今浙江海宁)人。能书善绘,以门荫入仕,曾官谏议大夫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车骑将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