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沉潜的解释

沉潜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物色-谢希逸中的「仲宣跪而称曰:“臣东鄙幽介,长自丘樊,昧道懵学,孤奉明恩。臣闻沉潜既义,高明既经,日以阳德,月以阴灵。擅扶光于东沼,嗣若英于西冥。引玄兔于帝台,集素娥于后庭。朒朓警阙,朏魄示冲。顺辰通烛,从星泽风。增华台室,扬采轩宫。委照而吴业昌,沦精而汉道融。」篇,“沉潜”解释为指地。因为地德沉静潜默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沉潜刚克。”孔传:“沉潜,谓地。”义:合义,义理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尚书》周书-洪范中的「“六、三德: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。平康,正直;强弗友,刚克;燮友,柔克。沉潜,刚克;高明,柔克。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臣无有作福、作威、玉食。臣之有作福、作威、玉食,其害于而家,凶于而国。人用侧颇僻,民用僭忒。」篇,“沉潜”解释为沉沦在下的百姓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格言联璧》学问类中的「理以心得为精,故当沉潜,不然,耳边口头也;事以典故为据,故当博洽,不然,臆说杜撰也。」篇,“沉潜”解释为潜心、专注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超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