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杼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九卷 主术训中的「故齐庄公好勇,不使斗争,而国家多难,其渐至于崔杼之乱。顷襄好色,不使风议,而民多昏乱,其积至昭奇之难。故至精之所动,若春气之生,秋气之杀也,虽驰传骛置,不若此其亟。故君人者,其犹射者乎!于此豪末,于彼寻常矣。故慎所以感之也。」篇,“崔杼”解释为:春秋时齐国大夫。齐庄公与其妻私通,被其杀掉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崔正熊诣都郡,都郡将姓陈,问正熊:“君去崔杼几世?”答曰:“民去崔杼,如明府之去陈恒。”」篇,“崔杼”解释为:崔杼(?—前546),春秋时代齐国的大夫,杀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。按:这里是拿同姓开玩笑,意在取笑崔正熊是弑君的崔杼的后代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毌丘诸葛邓钟传中的「正始初,为征东将军,假节,都督扬州诸军事。年,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。凌率诸军逆讨,与贼争塘,力战连日,贼退走。进封南乡侯,邑千百户;迁车骑将军,仪同司。是时,凌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,屯平阿。舅甥并典兵,专淮南之重。凌就迁为司空。司马宣王既诛曹爽,进凌为太尉,假节、钺。凌、愚密协计,谓齐王不任天位,楚王彪长而才,欲迎立彪都许昌。嘉平元年月,愚遣将张式至白马,与彪相问往来。凌又遣舍人劳精诣洛阳,语子广。广言:“废立大事,勿为祸先!”其月,愚复遣式诣彪,未还,会愚病死。年,荧惑守南斗,凌谓:“斗中有星,当有暴贵者。”年春,吴贼塞涂水。凌欲因此发,大严诸军;表求讨贼,诏报不听。凌阴谋滋甚,遣将军杨弘,为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;华、弘连名,以白太傅司马宣王。宣王将中军,乘水道讨凌,先下赦赦凌罪;又将尚书广东,使为书喻凌。大军掩至百尺,逼凌。凌自知势穷,乃乘船单出迎宣王;遣掾王彧谢罪,送印绶、节、钺。军到丘头,凌面缚水次。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,见凌,慰劳之;还印绶、节、钺,遣步骑百人送还京都。凌至项,饮药死。宣王遂至寿春,张式等皆自首,乃穷治其事。彪赐死,诸相连者悉夷族。朝议咸以为:“《春秋》之义,齐崔杼、郑归生皆加追戮,陈尸斲棺,载在方策。凌、愚罪,宜如旧典。”乃发凌、愚冢,剖棺,暴尸于所近市日;烧其印绶、朝服,亲土埋之。进弘、华爵为乡侯。广有志尚学行,死时年余。」篇,“崔杼”解释为:崔杼(?—前 546),春秋时齐国的大臣。曾拥立齐庄公、齐景公,专权。齐庄公私通其妻,被他杀死。后来家族出现内乱,自杀。死后齐国改葬庄公,同时把他的坟墓挖开,戮尸示众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二《齐太公世家》。归生:即子家(?—前 599)。春秋时郑国的大夫。曾杀国君郑灵公。死后,郑人掘墓破棺,并驱逐其家族。事见《左传》宣公十年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