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大道的解释

大道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增广贤文》中的「儿孙自有儿孙福,莫为儿孙作马牛。 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 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忧。 路逢险处须回避,事到头来不自由。 药能医假病,酒不解真愁。 人贫不语,水平不流。 一家养女百家求,一马不行百马忧。 有花方酌酒,无月不登楼。 三杯通大道,一醉解千愁。」篇,“大道”解释为高深的道理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增广贤文》中的「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 一人道虚,千人传实。 凡事要好,须问三老。 若争小可,便失大道。 家中不和邻里欺,邻里不和说是非。 年年防饥,夜夜防盗。 好学者如禾如稻,不好学者如蒿如草。 遇饮酒时须饮酒,得高歌处且高歌。 因风吹火,用力不多。 不因渔父引,怎得见波涛。 无求到处人情好,不饮任他酒价高。 知事少时烦恼少,识人多处是非多。 世间好语书说尽,天下名山僧占多。 入山不怕伤人虎,只怕人情两面刀。」篇,“大道”解释为正确的道理,正道,常理。指最高的治世原则,包括伦理纲常等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上-孔安国中的「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,始画八卦,造书契,以代结绳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谓之“三坟”,言大道也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谓之“五典”,言常道也。至于夏、商、周之书,虽设教不伦,雅诰奥义,其归一揆,是故历代宝之,以为大训。八卦之说,谓之“八索”,求其义也。九州之志,谓之“九丘”。丘,聚也,言九州所有,土地所生,风气所宜,皆聚此书也。《春秋左氏传》曰:“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”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。」篇,“大道”解释为大道理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二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