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旅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礼记》礼器中的「君子曰:“甘受和,白受采;忠信之人,可以学礼。苟无忠信之人,则礼不虚道。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。”孔子曰:“诵诗三百,不足以一献。一献之礼,不足以大飨。大飨之礼,不足以大旅。大旅具矣,不足以飨帝。毋轻议礼!”」篇,“大旅”解释为:因特殊情况发生而祭天之名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掌次中的「王大旅上帝,则张毡案,设皇邸。朝日,祀五帝,则张大次、小次,设重帟、重案。合诸侯亦如之。师、田则张幕,设重帟、重案。」篇,“大旅”解释为:旅,本指有灾害而祷祀神灵,此指祭祀。郑《注》曰:“国有故而祭曰旅。”孙诒让曰:“凡言旅者,并指非常之祭而言。”大旅,旅祭中隆重的那些祭祀。上帝:孙诒让曰:“凡云上帝者,并指南郊所祭受命帝。”周代的受命帝是苍帝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春官 宗伯-司尊彝中的「大丧,存奠彝。大旅亦如之。」篇,“大旅”解释为:旅祭上帝与四望。即《大宗伯》所谓“国有大故,则旅上帝”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大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