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水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且夫齐楚之事,又乌足道乎?君未睹夫巨丽也,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?左苍梧,右西极,丹水更其南,紫渊径其北。终始灞浐,出入泾渭;酆镐潦潏,纡余委蛇,经营乎其内。荡荡乎八川分流,相背而异态。东西南北,驰骛往来,出乎椒丘之阙,行乎洲淤之浦,经乎桂林之中,过乎泱漭之野。汩乎混流,顺阿而下,赴隘狭之口。触穹石,激堆埼,沸乎暴怒,汹涌彭湃, 弗宓汩,逼侧泌 。横流逆折,转腾潎洌,滂濞沆溉。穹隆云桡,宛 胶盭。逾波趋浥,莅莅下濑,批岩冲拥,奔扬滞沛,临坻注壑,瀺灂陨坠。沉沉隐隐,砰磅訇礚,潏潏淈淈,湁潗鼎沸,驰波跳沫,汩?漂疾。悠远长怀,寂漻无声,肆乎永归。然后灏溔潢漾,安翔徐回,翯乎滈滈,东注太湖,衍溢陂池。」篇,“丹水”解释为:水名。更(gēng):经历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山一经中的「又西五十二里,曰竹山,其上多乔木,其阴多铁。有草焉,其名曰黄雚,其状如樗,其叶如麻,白华而赤实,其状如赭,浴之已疥,又可以已胕。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,其阳多竹箭,多苍玉。丹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洛水,其中多水玉,多人鱼。有兽焉,其状如豚而白毛,大如笄而黑端,名曰豪彘。」篇,“丹水”解释为:水名,在今陕西境内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山一经中的「又西百七十里,曰南山,上多丹粟。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兽多猛豹,鸟多尸鸠。」篇,“丹水”解释为:水名,即今陕西周至县东的黑水河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次三经中的「又西北四百二十里,曰峚山,其上多丹木,员叶而赤茎,黄华而赤实,其味如饴,食之不饥。丹水出焉,西流注于稷泽,其中多白玉。是有玉膏,其原沸沸汤汤,黄帝是食是飨。是生玄玉。玉膏所出,以灌丹木,丹木五岁,五色乃清,五味乃馨。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,而投之钟山之阳。瑾瑜之玉为良,坚粟精密,浊泽有而光。五色发作,以和柔刚。天地鬼神,是食是飨;君子服之,以御不祥。自峚山至于钟山,四百六十里,其间尽泽也。是多奇鸟、怪兽、奇鱼,皆异物焉。」篇,“丹水”解释为:今玉河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三卷 北山经-北次三经中的「又东二百里,曰虫尾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,多青碧。丹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;薄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黄泽。」篇,“丹水”解释为:水名,流经山西高平市、晋城市,在河南泌阳流入沁河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楚辞》惜誓中的「惜余年老而日衰兮,岁忽忽而不反。登苍天而高举兮,历众山而日远。观江河之纡曲兮,离四海之沾濡。攀北极而一息兮,吸沆瀣以充虚。飞朱鸟使先驱兮,驾太一之象舆。苍龙蚴虬于左骖兮,白虎骋而为右。建日月以为盖兮,载玉女于后车。驰骛于杳冥之中兮,休息虖崑之墟。乐穷极而不厌兮,愿从容乎神明。涉丹水而驰骋兮,右大夏之遗风。黄鹄之一举兮,知山川之纡曲。再举兮,睹天地之圜方。临中国之众人兮,讬回飙乎尚羊。乃至少原之壄兮,赤松王乔皆在旁。二子拥瑟而调均兮,余因称乎清商。澹然而自乐兮,吸众气而翱翔。念我长生而久仙兮,不如反余之故乡。」篇,“丹水”解释为:神话传说中的水名,即赤水,昆仑以南的地方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