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大象的解释

大象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道德经》目录中的「第35章 往而不害」篇,“大象”解释为即“无象之象”,指“道”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史臣曰:帝王之兴,必俟天命。苟有代谢,非人事也。文质异时,兴建不同。故古之有天下者,柏皇、栗陆以前,为而不有,应而不求,执大象也。鸿黄世及,以一民也。尧舜内禅,体文德也。汉魏外禅,顺大名也。汤武革命,应天人也。高光争伐,定功业也。各因其运而天下随时,随时之义大矣哉!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,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终。岂人事乎?其天意乎?」篇,“大象”解释为大道的法象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史臣曰: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,应运而仕,值魏太祖创基之初,筹画军国,嘉谋屡中,遂服舆轸,驱驰三世。性深阻有如城府,而能宽绰以容纳;行任数以御物,而知人善采拔。故贤愚咸怀,小大毕力。尔乃取邓艾于农琐,引州泰于行役,委以文武,各善其事。故能西禽孟达,东举公孙渊,内夷曹爽,外袭王陵。神略独断,征伐四克,维御群后,大权在己。屡拒诸葛亮节制之兵,而东支吴人辅车之势。世宗承基,太祖继业,军旅屡动,边鄙无亏,于是百姓与能,大象始构矣。」篇,“大象”解释为大业。大道无形,所可见者,唯其法象,帝王创业,也算一种法象。构:立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大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