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遐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列子》汤问篇中的「南国之人祝发而裸;北国之人鞨巾而裘;中国之人冠冕而裳。九土所资,或农或商,或田或渔;如冬裘夏葛,水舟陆车,默而得之,性而成之。越之东有辄沐之国,其长子生,则解而食之,谓之宜弟。其大父死,负其大母而弃之,曰:“鬼妻不可以同居处。”楚之南有炎人之国,其亲戚死,?其肉而弃之,然后埋其骨,乃成为孝子。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,其亲戚死,聚柴积而焚之。熏则烟上,谓之登遐,然后成为孝子。此上以为政,下以为俗,而未足为异也。」篇,“登遐”解释为:谓死者升天而去。后因以“登遐”为对人死讳称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上-刘越石中的「伏惟高祖宣皇帝,肇基景命;世祖武皇帝,遂造区夏。三叶重光,四圣继轨,惠泽侔于有虞,卜年过于周氏。自元康以来,艰祸繁兴,永嘉之际,氛厉弥昏,宸极失御,登遐丑裔,国家之危,有若缀旒。赖先后之德、宗庙之灵,皇帝嗣建,旧物克甄。诞授钦明,服膺聪哲,玉质幼彰,金声夙振。冢宰摄其纲,百辟辅其治,四海想中兴之美,群生怀来苏之望。不图天不悔祸,大灾荐臻,国未忘难,寇害寻兴。逆胡刘曜,纵逸西都,敢肆犬羊,凌虐天邑。臣等奉表使还,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,主上幽劫,复沉虏庭,神器流离,再辱荒逆。臣每览史籍,观之前载,厄运之极,古今未有。苟在食土之毛,含气之类,莫不叩心绝气,行号巷哭。况臣等荷宠三世,位厕鼎司,承问震惶,精爽飞越,且悲且惋,五情无主,举哀朔垂,上下泣血。臣琨、臣 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!」篇,“登遐”解释为:同“登假”,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。裔:边远地区。此指十六国时期的汉国。当时怀帝被俘,死于汉国的平阳(今山西襄汾西南)。故云“登遐丑裔”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表下-庾元规中的「臣亮言:臣凡庸固陋,少无检操,昔以中州多故,旧邦丧乱,随侍先臣远庇有道,爰客逃难,求食而已,不悟徼时之福,遭遇嘉运。先帝龙兴,乘异常之顾,既眷同国士,又申之婚姻,遂阶亲宠,累忝非服。弱冠濯缨,沐浴玄风,频繁省闼,出 六军,十余年间,位超先达。无劳被遇,无与臣比。小人禄薄,福过灾生,止足之分,臣所宜守。而偷荣昧进,日尔一日,谤 既集,上尘圣朝。始欲自闻,而先帝登遐,区区微诚,竟未上达。」篇,“登遐”解释为:对帝王死去的讳称。同“登假”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告丧,曰天王登假。”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