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音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音乐下-潘安仁中的「新声变曲,奇韵横逸,萦缠歌鼓,网罗钟律。烂熠爚以放艳,郁蓬勃以气出。秋风咏于燕路,《天光》重乎《朝日》。大不逾宫,细不过羽。唱发《章》《夏》,导扬《韶》《武》,协和陈宋,混一齐楚。迩不逼而远无携,声成文而节有叙。彼政有失得,而化以醇薄。乐所以移风于善,亦所以易俗于恶。故丝竹之器未改,而桑、濮之流已作。惟簧也,能研群声之清;惟笙也,能总众清之林,卫无所措其邪,郑无所容其淫。非天下之和乐,不易之德音,其孰能与于此乎?」篇,“德音”解释为:歌功颂德的音乐,指雅乐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天下大定,然后正六律,和五声,弦歌诗赋,此之谓德音,德音之谓乐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一-谢灵运中的「晓月发云阳,落日次朱方。」篇,“德音”解释为:指死者以前的事迹和音容笑貌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中-阮元瑜中的「昔亦壁之役,遭离疫气,烧舡自还,以避恶地,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。江陵之守,物尽谷殚,无所复据,徙民还师,又非瑜之所能败也。荆土本非己分,我尽与君,冀取其余,非相侵肌肤,有所割损也。思计此变,无伤于孤,何必自遂于此,不复还之?高帝设爵以延田横,光武指河而誓朱鲔。君之负累,岂如二子?是以至情,愿闻德音。」篇,“德音”解释为:善言。这里指孙权方面美好善意的回音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上-蔡伯喈中的「先生讳泰,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其先出自有周,王季之穆,有虢叔者,寔有懿德,文王咨焉。建国命氏,或谓之郭,即其后也。先生诞应天衷,聪睿明哲,孝友温恭,仁笃慈惠。夫其器量弘深,姿度广大,浩浩焉,汪汪焉,奥乎不可测已。若乃砥节厉行,直道正辞,贞固足以干事,隐括足以矫时。遂考览六经,探综图纬,周流华夏,随集帝学。收文武之将坠,拯微言之未绝。于时缨 之徒,绅佩之士,望形表而影附,聆嘉声而响和者,犹百川之归巨海、鳞介之宗龟龙也。尔乃潜隐衡门,收朋勤诲,童蒙赖焉,用袪其蔽。州郡闻德,虚己备礼,莫之能致。群公休之,遂辟司徒掾,又举有道,皆以疾辞。将蹈鸿涯之遐迹,绍巢许之绝轨。翔区外以舒翼,超天衢以高峙。禀命不融,享年四十有二,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。凡我四方同好之人,永怀哀悼;靡所置念,乃相与惟先生之德,以谋不朽之事。佥以为先民既没,而德音犹存者,亦赖之于见述也。今其如何,而阙斯礼。于是树碑表墓,昭铭景行,俾芳烈奋于百世,令问显于无穷。其辞曰:」篇,“德音”解释为:好名誉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