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典刑的解释

典刑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夫天下,大器也;群生,重畜也。爱恶相攻,利害相夺,其势常也。若积水于防,燎火于原,未尝暂静也。器大者,不可以小道治;势动者,不可以争竞扰。古先哲王知其然也,是以扞其大患而不有其功,御其大灾而不尸其利。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,而不谓浚己以生也。是以感而应之,悦而归之,如晨风之郁北林,龙鱼之趣渊泽也。顺乎天而享其运,应乎人而和其义,然后设礼文以治之,断刑罚以威之,谨好恶以示之,审祸福以喻之,求明察以官之,笃慈爱以固之。故众知向方,皆乐其生而哀其死,悦其教而安其俗,君子勤礼,小人尽力,廉耻笃于家闾,邪僻销于胸怀。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,而不求生以害义,又况可奋臂大呼,聚之以干纪作乱之事乎!基广则难倾,根深则难拔,理节则不乱,胶结则不迁。是以昔之有天下者,所以长久也。夫岂无僻主?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。故延陵季子听乐,以知诸侯存亡之数、短长之期者,盖民情风教,国家安危之本也。」篇,“典刑”解释为常刑,常法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三-陆士衡中的「大皇既殁,幼主莅朝,奸回肆虐。景皇聿兴,虔修遗宪,政无大阙,守文之良主也。降及归命之初,典刑未灭,故老犹存。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,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,而施绩、范慎以威重显,丁奉、离斐以武毅称,孟宗、丁固之徒为公卿,楼玄、贺劭之属掌机事,元首虽病,股肱犹存。爰及末叶,群公既丧,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,皇家有土崩之衅,历命应化而微,王师蹑运而发,卒散于阵,民奔于邑,城池无藩篱之固,山川无沟阜之势,非有工输云梯之械,智伯灌激之害,楚子筑室之围,燕人济西之队,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。虽忠臣孤愤,烈士死节,将爰救哉!」篇,“典刑”解释为旧法。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虽无老成人,尚有典刑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二袁刘传中的「李傕入长安,欲结术为援;以术为左将军,封阳翟侯,假节;遣太傅马日!因循行拜授。术夺日!节,拘留不遣。时沛相下邳陈珪,故太尉球弟子也。术与珪俱公族子孙,少共交游。书与珪曰:“昔秦失其政,天下群雄,争而取之,兼智勇者卒受其归。今世事纷扰,复有瓦解之势矣;诚英乂有为之时也。与足下旧交,岂肯左右之乎?若集大事,子实为吾心膂。”珪中子应,时在下邳;术并胁质应,图必致珪。珪答书曰:“昔秦末世,肆暴恣情,虐流天下,毒被生民;下不堪命,故遂土崩。今虽季世,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。曹将军神武应期,兴复典刑;将拨平凶慝,清定海内:信有征矣。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,匡翼汉室;而阴谋不轨,以身试祸:岂不痛哉!若迷而知反,尚可以免。吾备旧知,故陈至情;虽逆于耳,骨肉之惠也。欲吾营私阿附,有犯死不能也!”」篇,“典刑”解释为过去的法制规章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邓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