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东京的解释

东京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张平子中的「若夫翁伯浊质,张里之家;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东京公侯,壮何能加?都邑游侠,张赵之伦;齐志无忌,拟迹田文。轻死重气,结党连群,寔蕃有徒,其从如云。茂陵之原,阳陵之朱, 悍虓豁,如虎如 。睚眦虿芥,尸僵路隅。丞相欲以赎子罪,阳石污而公孙诛。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,街谈巷议,弹射臧否;剖析毫厘,擘肌分理。所好生毛羽,所恶成创痏。」篇,“东京”解释为指东汉京都洛阳(今属河南)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范蔚宗中的「自古虽主幼时艰,王家多衅,委成冢宰,简求忠贞,未有专任妇人,断割重器。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,故穰侯权重于昭王,家富于嬴国。汉仍其谬,知患莫改。东京皇统屡绝,权归女主,外立者四帝,临朝者六后,莫不定策帷帟,委事父兄,贪孩童以久其政,抑明贤以专其威。任重道悠,利深祸速。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,家缨缧绁于圄犴之下。湮灭连踵,倾辀继路,而赴蹈不息,燋烂为期,终于陵夷大运,沦亡神宝。《诗》《书》所叹,略同一揆。故考列行迹,以为《皇后本纪》。虽成败事异,而同居正号者,并列于篇。其以恩私追尊,非当世所奉者,则随他事附出。亲属别事,各依列传。其余无所见,则系之此纪,以缵西京《外戚》云尔。」篇,“东京”解释为洛阳。此指东汉。皇统:帝王历代相传的世系。此指历代相仍的皇权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乌丸鲜卑东夷传中的「评曰:《史》、《汉》著朝鲜、两越;东京撰录西羌。魏世匈奴遂衰,更有乌丸、鲜卑;爰及东夷,使译时通:记述随事,岂常也哉!」篇,“东京”解释为即东汉首都洛阳。这里指东汉朝廷组织修撰的《汉纪》。因书修撰于洛阳皇宫的东观,后又称《东观汉纪》。为纪传体史书,原有一百四十三卷。从东汉明帝起至献帝初,先后参与编写的有班固、刘珍、崔寔、马日!、蔡邕、卢植等人。因发生董卓之乱,未完成。记载了东汉光武帝至献帝初年史事,资料丰富确实,是以后东汉史书作者的主要资料参考书。今存辑本二十四卷。在三国时,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和这部《汉纪》并称为“三史”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东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