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董生的解释

董生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设论-班孟坚中的「主人曰:“何为其然也!昔者咎繇谟虞,箕子访周,言通帝王,谋合神圣。殷说梦发于傅岩,周望兆动于渭滨,齐甯激声于康衢,汉良受书于邳垠,皆俟命而神交,匪词言之所信,故能建必然之策,展无穷之勋也。近者陆子优游,《新语》以兴;董生下帷,发藻儒林;刘向司籍,辨章旧闻;扬雄谭思,《法言》《太玄》。皆及时君之门闱,究先圣之壸奥。婆娑乎术艺之场,休息乎篇籍之囿,以全其质而发其文,用纳乎圣德,烈炳乎后人,斯非亚与!若乃伯夷抗行于首阳,柳惠降志于辱仕,颜潜乐于箪瓢,孔终篇于西狩,声盈塞于天渊,真吾徒之师表也。且吾闻之:一阴一阳,天地之方;乃文乃质,王道之纲;有同有异,圣哲之常。故曰:慎修所志,守尔天符,委命供己,味道之腴,神之听之,名其舍诸!宾又不闻和氏之璧韫于荆石,隋侯之珠藏于蚌蛤乎?历世莫视,不知其将含景曜,吐英精,旷千载而流光也。应龙潜于潢污,鱼鼋媟之,不睹其能奋灵德,合风云,超忽荒,而躆昊苍也。故夫泥蟠而天飞者,应龙之神也;先贱而后贵者,和、隋之珍也;时暗而久章者,君子之真也。若乃牙、旷清耳于管弦,离娄眇目于毫分,逢蒙绝技于弧矢,般输榷巧于斧斤,良、乐轶能于相驭,乌获抗力于千钧,和、鹊发精于针石,研、桑心计于无垠。走亦不任厕技于彼列,故密尔自娱于斯文。”」篇,“董生”解释为董仲舒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(董仲舒)以治《春秋》,孝景时为博士。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,或莫见其面。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,其精如此。”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韦弘嗣中的「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,疾没世而名不称。故曰: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”是以古之志士,悼年齿之流迈,而惧名称之不建也。勉精厉操,晨兴夜寐,不遑宁息,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,若甯越之勤,董生之笃,渐渍德义之渊,栖迟道艺之域。且以西伯之圣,姬公之才,犹有日昃、待旦之劳,故能隆兴周道,垂名亿载。况在臣庶,而可以已乎?」篇,“董生”解释为汉董仲舒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曰:“董仲舒,广川人也。少治《春秋》,孝景时为博士。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盖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笃:专心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楼贺韦华传中的「时蔡颖亦在东宫,性好博弈。太子和以为无益,命曜论之。其辞曰: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,疾没世而名不称;故曰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。是以古之志士,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,故勉精厉操,晨兴夜寐,不遑宁息;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;若宁越之勤,董生之笃;渐渍德义之渊,栖迟道艺之域。且以西伯之圣,姬公之才;犹有日昃待旦之劳,故能隆兴周道,垂名亿载;况在臣庶,而可以已乎?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,皆有累积殊异之迹;劳身苦体,契阔勤思;平居不惰其业,穷困不易其素。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,而黄霸受道于囹圄;终有荣显之福,以成不朽之名。故山甫勤于夙夜,而吴汉不离公门:岂有游惰哉!今世之人,多不务经术;好玩博弈,废事弃业;忘寝与食,穷日尽明,继以脂烛。当其临局交争,雌雄未决;专精锐意,心劳体倦;人事旷而不修,宾旅阙而不接。虽有太牢之馔,《韶》、《夏》之乐,不暇存也。至或赌及衣物,徙棋易行;廉耻之意弛,而忿戾之色发。然其所志不出枰之上,所务不过方罣之间;胜敌无封爵之赏,获地无兼土之实。技非艺,用非经国。立身者不阶其术,征选者不由其道。求之于战阵,则非孙、吴之伦也;考之于道艺,则非孔氏之门也;以变诈为务,则非忠信之事也;以劫杀为名,则非仁者之意也。而空妨日废业,终无补益;是何异设木而击之,置石而投之哉!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,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;临事且犹旰食,而何博弈之足耽?夫然,故孝友之行立,贞纯之名彰也!方今大吴受命,海内未平;圣朝乾乾,务在得人;勇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,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;百行兼苞,文武并骛;博选良才,旌简髦俊;设程试之科,垂金爵之赏:诚千载之嘉会,百世之良遇也!当世之士,宜勉思至道,爱功惜力,以佐明时;使名书史籍,勋在盟府:乃君子之上务,当今之先急也!夫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?枯棋百孰与万人之将?衮龙之服,金石之乐,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矣。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,是有颜、闵之志也;用之于智计,是有良、平之思也;用之于资货,是有猗顿之富也;用之于射、御,是有将帅之备也。如此,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!」篇,“董生”解释为即董仲舒。信都国广川(今河北枣强市东北)人。西汉著名的儒学家,景帝时任《春秋》博士。武帝即位,以回答皇帝的策问出色,被任命为江都国相,后又任胶西王相。后辞职回家,以教学著书终老。曾建议尊崇儒家、设立学校、察举人才。治学专心致志,三年之中不看住处的园林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二十一、《汉书》卷五十六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司马迁中的「太史公自序」篇,“董生”解释为指董仲舒,西汉著名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杨恽中的「报孙会宗书」篇,“董生”解释为指董仲舒,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洞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