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辇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京都下-左太冲中的「“其居则高门鼎贵,魁岸豪杰。虞魏之昆,顾陆之裔。岐嶷继体,老成弈世。跃马叠迹,朱轮累辙。陈兵而归, 锜内设。冠盖云荫,闾阎阗噎。其邻则有任侠之靡,轻 之客。缔交翩翩,傧从弈弈。出蹑珠履,动以千百。里 巷饮,飞觞举白。翘关扛鼎,拚射壶博。鄱阳暴谑,中酒而作。于是乐只衎而欢饫无匮,都辇殷而四奥来暨。水浮陆行,方舟结驷。唱棹转毂,昧旦永日。」篇,“都辇”解释为:指京都。辇,帝王车乘,故京邑之地通曰辇。殷:殷盛,富裕。四奥:四方边远地区。来暨(jì):来到。暨,至,到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迁魏郡太守。时有投书诽谤者,太祖疾之,欲必知其主。渊请留其本书,而不宣露。其书多引《京赋》。渊敕功曹曰:“此郡既大,今在都辇,而少学问者;其简开解年少,欲遣就师。”功曹差人,临遣,引见。训以“所学未及;《京赋》,博物之书也;世人忽略,少有其师,可求能读者从受之”。又密喻旨。旬日得能读者,遂往受业。吏因请使作笺;比方其书,与投书人同手。收摄案问,具得情理。迁太仆。居列卿位,布衣蔬食;禄赐散之旧故、宗族,以恭俭自守。卒官。」篇,“都辇”解释为:都城。魏国的都城邺县在魏郡,所以国渊这样说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范刘惇赵达传中的「年,青州人隐蕃,归吴。上书曰:“臣闻纣为无道,微子先出;高祖宽明,陈平先入。臣年,委弃封域,归命有道;赖蒙天灵,得自全致。臣至止有日,而主者同之降人,未见精别;使臣微言妙旨,不得上达。於邑叹,曷惟其已!谨诣阙拜章,乞蒙引见。”权即召入。蕃谢,答问,及陈时务,甚有辞观。综时侍坐,权问:“何如?”综对曰:“蕃上书,大语,有似东方朔;巧捷诡辩,有似祢衡:而才皆不及。”权又问:“可堪何官?”综对曰:“未可以治民,且试以都辇小职。”权以蕃盛论刑狱,用为廷尉监。左将军朱据、廷尉郝普,称蕃有王佐之才;普尤与之亲善,常怨叹其屈。后蕃谋叛,事觉伏诛。普见责,自杀;据禁止,历时乃解。拜综偏将军,兼左执法,领辞讼。辽东之事,辅吴将军张昭,以谏权言辞切至,权亦大怒;其和协彼此,使之无隙,综有力焉。」篇,“都辇”解释为:京城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