蹲鸱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太平广记》文才技艺中的「曹元理」篇,“蹲鸱”解释为:蹲鸱(dūn chī),大芋。因状如蹲伏的鸱,故称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左太冲中的「“于西则右挟岷山,涌渎发川。陪以白狼,夷歌成章。坰野草昧,林麓黝倏。交让所植,蹲鸱所伏;百药灌丛,寒卉冬馥。异类众夥,于何不育?其中则有青珠黄环,碧砮芒消。或丰绿荑,或蕃丹椒。麋芜布濩于中阿,风连莚蔓于兰皋。红葩紫饰,柯叶渐苞;敷蕊葳蕤,落英飘飖。神农是尝,卢跗是料;芳追气邪,味蠲疠痟。」篇,“蹲鸱”解释为:蹲鸱(chī),大芋。也是岷山下的特产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中的「曹元理算陈广汉资产」篇,“蹲鸱”解释为: 蹲鸱(chī),大芋头,因其形状像蹲着的鸱鸟,故名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曰:“卓氏曰:‘此地狭薄。吾闻汶山之下,沃野,下有蹲鸱,至死不饥。’”《集解》注曰:“骃案:《汉书音义》曰‘水乡多鸱,其山下有沃野灌溉。一曰大芋’。”《正义》注曰:“蹲鸱,芋也。言邛州临邛县其地肥又沃,平野有大芋等也。《华阳国志》云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也。”鸱,古书上指鹞鹰,似鹰而较小,背灰褐色,善捕小鸟。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曰:“懿厥哲妇,为枭为鸱。” 原文 »
下一词汇:俄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