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预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方正 第五中的「杜预之荆州,顿七里桥,朝士悉祖。预少贱,好豪侠,不为物所许。杨济既名氏雄俊,不堪,不坐而去。须臾,和长舆来,问:“杨右卫何在?”客曰:“向来,不坐而去。”长舆曰:“必大夏门下盘马。”往大夏门,果大阅骑。长舆抱内车,共载归,坐如初。」篇,“杜预”解释为:杜预(222—285),字元凯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,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学者,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,可谓文武双全。杜预父亲杜恕本是高官,因获罪被贬为庶人。杜预后娶司马昭妹妹为妻,出任尚书郎。顿:停留。七里桥:在洛阳城东,京城士人送往迎来,常在此处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蒋琬费祎姜维传中的「年,维表后主:“闻钟会治兵关中,欲规进取;宜并遣张翼、廖化督诸军,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,以防未然。”皓征信鬼巫,谓敌终不自致;启后主寝其事,而群臣不知。及钟会将向骆谷,邓艾将入沓中;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,左车骑张翼、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。比至阴平,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,故住待之。月余,维为邓艾所摧,还住阴平。钟会攻围汉、乐城,遣别将进攻关口;蒋舒开城出降,傅佥格斗而死。会攻乐城,不能克;闻关口已下,长驱而前。翼、厥甫至汉寿,维、化亦舍阴平而退,适与翼、厥合:皆退保剑阁以拒会。会与维书曰:“公侯以文武之德,怀迈世之略;功济巴、汉,声畅华夏:远近莫不归名。每惟畴昔,尝同大化;吴札、郑侨,能喻斯好。”维不答书,列营守险。会不能克,粮运悬远,将议还归。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,遂破诸葛瞻于绵竹;后主请降于艾,艾前据成都。维等初闻瞻破,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,或闻欲东入吴,或闻欲南入建宁;于是引军由广汉、郪道以审虚实。寻被后主敕令,乃投戈放甲,诣会于涪军前;将士咸怒,拔刀砍石。会厚待维等,皆权还其印号、节、盖。会与维出则同舆,坐则同席。谓长史杜预曰:“以伯约比中土名士:公休、太初不能胜也。”会既构邓艾,艾槛车征;因将维等诣成都,自称益州牧以叛;欲授维兵万人,使为前驱。魏将士愤怒,杀会及维,维妻子皆伏诛。」篇,“杜预”解释为:杜预(公元 222—284),字元凯。京兆尹杜陵(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人。初仕曹魏。西晋建立,任镇南大将军,出镇荆州,以参与消灭孙吴有功,封当阳县侯。多谋略,当时号称“杜武库”。又擅长经学,著有关于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的学术著作多种。其中的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》,是《左传》古注流传至今的最早一种,收入《十三经注疏》中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三十四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梦溪笔谈》辩证二中的「云梦泽考证」篇,“杜预”解释为:字元凯,今陕西西安人。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