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贰车的解释

贰车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列子》汤问篇中的「周穆王西巡狩,越昆仑,不至弇山。反还,未及中国,道有献工人名偃师。 穆王荐之,问曰:“若有何能?”偃师曰:“臣唯命所试。然臣已有所造,愿王先观之。”穆王曰:“日以俱来,吾与若俱观之。”越日偃师谒见王。王荐之,曰:“若与偕来者何人邪?”对曰:“臣之所造能倡者。”穆王惊视之,趋步俯仰,信人也。巧夫顉其颐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千变万化,惟意所适。王以为实人也,与盛姬内御并观之。技将终,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待妾。王大怒,立欲诛偃师。偃师大慑,立剖散倡者以示王,皆傅会革、木、胶、漆、白、黑、丹、青之所为。王谛料之,内则肝胆、心肺、脾肾、肠胃,外则筋骨、支节、皮毛、齿发,皆假物也,而无不毕具者。合会复如初见。王试废其心,则口不能言;废其肝,则目不能视;废其肾,则足不能步。穆王始悦而叹曰:“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?”诏贰车载之以归。夫班输之云梯,墨翟之飞鸢,自谓能之极也。弟子东门贾、禽滑釐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,二子终身不敢语艺,而时执规矩。」篇,“贰车”解释为副车。古代帝王外出时的从车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夏官 司马-道仆中的「道仆掌驭象路以朝夕,燕出入,其法仪如齐车。掌贰车之政令。」篇,“贰车”解释为谓象路的副车,亦十二乘。凡王五路的副车皆各十二乘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仪礼》士丧礼中的「君若有赐焉,则视敛。既布衣,君至。主人出迎于外门外,见马首不哭,还入门右,北面,及众主人袒。巫止于庙门外,祝代之。小臣二人执戈先,二人后。君释采,入门。主人辟。君升自阼阶,西乡。祝负墉,南面。主人中庭。君哭。主人哭拜稽颡,成踊,出。君命反行事,主人复位。君升主人。主人西楹东,北面。升公卿大夫,继主人,东上。乃敛。卒,公卿大夫逆降,复位。主人降,出。君反主人。主人中庭。君坐,抚当心。主人拜稽颡,成踊,出。君反之,复初位。众主人辟于东壁,南面。君降,西乡命主人冯尸。主人升自西阶,由足,西面冯尸,不当君所,踊。主妇东面冯,亦如之。奉尸敛于棺,乃盖。主人降,出。君反之。入门左,视涂。君升即位。众主人复位。卒涂,主人出。君命之反奠。入门右,乃奠,升自西阶。君要节而踊。主人从踊。卒奠,主人出。哭者止。君出门,庙中哭。主人不哭,辟。君式之。贰车毕乘。主人哭拜送。袭,入即位。众主人袭。拜大夫之后至者,成踊。宾出,主人拜送。」篇,“贰车”解释为是君的副车,副车的多少,与诸侯的命数(即级别)同。当诸侯外出时,即由异姓之士乘副车在后相随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贰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