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年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仁屠宛,斩音。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,为备所杀。月,王自长安出斜谷,军遮要以临汉中。遂至阳平,备因险拒守。夏月,引军还长安。秋月,以夫人卞氏为王后。遣于禁助曹仁,击关羽。月,汉水溢,灌禁军,军没。羽获禁,遂围仁。使徐晃救之。月,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,免。冬月,军还洛阳。孙权遣使上书,以讨关羽自效。王自洛阳南征羽。未至,晃攻羽,破之。羽走,仁围解。王军摩陂。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后妃传中的「年,拜为王后。策曰:“夫人卞氏,抚养诸子,有母仪之德,今进位王后。太子、诸侯陪位,群卿上寿;减国内死罪等。”年,太祖崩。文帝即王位,尊后曰王太后;及践阼,尊后曰皇太后,称“永寿宫”。明帝即位,尊太后曰太皇太后。黄初中,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。尚书陈群奏曰:“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,创业革制,当永为后式。案典籍之文,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。在礼典:妇因夫爵。秦违古法,汉氏因之;非先王之令典也。”帝曰:“此议是也,其勿施行。以作著诏下藏之台阁,永为后式。”至太和年春,明帝乃追谥太后祖父广曰开阳恭侯,父远曰敬侯,祖母周封阳都君,及(恭)敬侯夫人,皆赠印绶。其年()月,后崩。月,合葬高陵。初,太后弟秉,以功封都乡侯。黄初年,进封开阳侯,邑千百户,为昭烈将军。秉薨,子兰嗣。少有才学,为奉车都尉,游击将军,加散骑常侍。兰薨,子晖嗣。又分秉爵,封兰弟琳为列侯,官至步兵校尉。兰子隆女,高贵乡公皇后。隆以后父,为光禄大夫,位特进,封睢阳乡侯;妻王为显阳乡君。追封隆前妻刘,为顺阳乡君,后亲母故也。琳女,又为陈留王皇后。时琳已没,封琳妻刘,为广阳乡君。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夏侯曹传中的「二十年,增封百户,并前百户。还击武都氐、羌下辩,收氐谷余万斛。太祖西征张鲁,渊等将凉州诸将、侯、王以下,与太祖会休亭。太祖每引见羌胡,以渊畏之。会鲁降,汉中平;以渊行都护将军,督张郃、徐晃,等平巴郡。太祖还邺,留渊守汉中,即拜渊征西将军。年,刘备军阳平关;渊率诸将拒之,相守连年。年正月,备夜烧围鹿角;渊使张郃护东围,自将轻兵护南围。备挑郃战,郃军不利。渊分所将兵半,助郃;为备所袭,渊遂战死。谥曰愍侯。初,渊虽数战胜,太祖常戒曰:“为将当有怯弱时,不可但恃勇也!将当以勇为本,行之以智计。但知任勇,匹夫敌耳。”渊妻,太祖内妹。长子衡,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,恩宠特隆。衡袭爵,转封安宁亭侯。黄初中,赐中子霸;太和中,赐霸弟爵:皆关内侯。霸,正始中为讨蜀护军、右将军,进封博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任城陈萧王传中的「陈思王植,字子建。年岁余,诵读诗、论及辞赋数万言。善属文,太祖尝视其文,谓植曰:“汝倩人邪?”植跪曰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;顾当面试,奈何倩人?”时邺铜爵台新成,太祖悉将诸子登台,使各为赋。植援笔立成,可观;太祖甚异之。性简易,不治威仪;舆马服饰,不尚华丽。每进见难问,应声而对,特见宠爱。建安年,封平原侯。年,徙封临淄侯。太祖征孙权,使植留守邺。戒之曰:“吾昔为顿邱令,年;思此时所行,无悔于今。今汝年,亦矣,可不勉欤!”植既以才见异,而丁仪、丁廙、杨修等为之羽翼。太祖狐疑,几为太子者,数矣。而植任性而行,不自雕励,饮酒不节;文帝御之以术,矫情自饰,宫人左右,并为之说:故遂定为嗣。年,增置邑千,并前万户。植尝乘车行驰道中,开司马门出。太祖大怒,公车令坐死。由是重诸侯科禁,而植宠日衰。太祖既虑终始之变;以杨修颇有才策,而又袁氏之甥也,于是以罪诛修:植益内不自安。年,曹仁为关羽所围。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,行征虏将军;欲遣救仁,呼有所敕戒;植醉,不能受命,于是悔而罢之。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先主传中的「年,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,使使报“欲得荆州”。先主言:“须得凉州,当以荆州相与。”权忿之,乃遣吕蒙袭夺长沙、零陵、桂阳郡。先主引兵万下公安,令关羽入益阳。是岁,曹公定汉中,张鲁遁走巴西。先主闻之,与权连和:分荆州江夏、长沙、桂阳东属;南郡、零陵、武陵西属。引军还江州,遣黄权将兵迎张鲁;张鲁已降曹公。曹公使夏侯渊、张郃屯汉中,数数犯暴巴界。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,与郃等战于瓦口;破郃等,郃收兵还南郑。先主亦还成都。年,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。分遣将军吴兰、雷铜等入武都;皆为曹公军所没。先主次于阳平关,与渊、郃等相拒。年春,自阳平南渡沔水,缘山稍前,于定军山(势)作营。渊将兵来争其地,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。大破渊军,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。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。先主遥策之曰:“曹公虽来,无能为也;我必有汉川矣!”及曹公至,先主敛众拒险,终不交锋;积月不拔,亡者日多。夏,曹公果引军还,先主遂有汉中;遣刘封、孟达、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。秋,群下上《先王为汉中王表》于汉帝,曰:“平西将军、都亭侯臣马超,左将军领长史、镇军将军臣许靖,营司马臣庞羲,议曹从事、中郎、军议中郎将臣射援,军师将军臣诸葛亮,荡寇将军、汉寿亭侯臣关羽,征虏将军、新亭侯臣张飞,征西将军臣黄忠,镇远将军臣赖恭,扬武将军臣法正,兴业将军臣李严等百人上言曰:昔唐尧至圣,而凶在朝;周成仁贤,而国作难;高后称制,而诸吕窃命;孝昭幼冲,而上官逆谋:皆凭世宠,藉履国权,穷凶极乱,社稷几危。非大舜、周公、朱虚、博陆,则不能流放擒讨,安危定倾。伏惟陛下诞姿圣德,统理万邦;而遭厄运不造之艰。董卓首难,荡覆京畿;曹操阶祸,窃执天衡;皇后太子,鸩杀见害;剥乱天下,残毁民物。久令陛下蒙尘忧厄,幽处虚邑;人神无主,遏绝王命;厌昧皇极,欲盗神器。左将军、领司隶校尉、豫、荆、益州牧宜城亭侯备,受朝爵秩,念在输力,以殉国难。睹其机兆,赫然愤发;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,将安国家,克宁旧都。会承机事不密,令操游魂得遂长恶,残泯海内。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,小有定安之变;夙夜惴惴,战栗累息。昔在《虞书》,敦序族;周监代,封建同姓;《诗》著其义,历载长久。汉兴之初,割裂疆土,尊王子弟;是以卒折诸吕之难,而成太宗之基。臣等以备肺腑枝叶,宗子藩翰;心存国家,念在弥乱;自操破于汉中,海内英雄望风蚁附;而爵号不显,锡未加:非所以镇卫社稷,光昭万世也。奉辞在外,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关张马黄赵传中的「年,先主为汉中王;拜羽为前将军,假节、钺。是岁,羽率众攻曹仁于樊。曹公遣于禁助仁。秋,大霖雨,汉水泛溢,禁所督军皆没;禁降羽,羽又斩将军庞德;梁、郏、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,为之支党。羽威震华夏,曹公议徙许都,以避其锐。司马宣王、蒋济以为:“关羽得志,孙权必不愿也。可遣人劝权蹑其后,许割江南以封权,则樊围自解。”曹公从之。先是,权遣使为子索羽女。羽骂辱其使,不许婚;权大怒。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,将军(傅)士仁屯公安;素皆嫌羽自轻己。羽之出军,芳、仁供给军资,不悉相救;羽言“还当治之”,芳、仁咸怀惧不安。于是权阴诱芳、仁,芳、仁使人迎权。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,羽不能克,引军退还。权已据江陵,尽虏羽士众妻子,羽军遂散。权遣将逆击羽,斩羽及子平于临沮。追谥羽曰壮缪侯。子兴嗣。兴字安国。少有令问,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。弱冠为侍中、中监军,数岁卒。子统嗣,尚公主,官至虎贲中郎将。卒,无子,以兴庶子彝续封。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庞统法正传中的「年,进围成都。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,事觉,不果。璋以危亡在近,故不诛靖。璋既稽服,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。正说曰:“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,许靖是也。然今主公始创大业,天下之人不可户说;靖之浮称,播流海。若其不礼,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;宜加敬重,以眩远近;追昔燕王之待郭隗。”先主于是乃厚待靖。以正为蜀郡太守,扬武将军,外统都畿,内为谋主。餐之德,睚眦之怨,无不报复;擅杀毁伤己者数人。或谓诸葛亮曰:“法正于蜀郡太纵横;将军宜启主公,抑其威福。”亮答曰:“主公之在公安也,北畏曹公之强,东惮孙权之逼,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:当斯之时,进退狼跋。法孝直为之辅翼,令翻然翱翔,不可复制。如何禁止法正,使不得行其意邪!”初,孙权以妹妻先主。妹才捷刚猛,有诸兄之风;侍婢百余人,皆亲执刀侍立;先主每入,衷心常凛凛。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,故言如此。年,正说先主曰:“曹操举而降张鲁,定汉中。不因此势以图巴、蜀,而留夏侯渊、张郃屯守,身遽北还;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,必将内有忧逼故耳。今策渊、郃才略,不胜国之将帅;举众往讨,则必可克之。克之之日,广农积谷,观衅伺隙:上可以倾覆寇敌,尊奖王室;中可以蚕食雍、凉,广拓境土;下可以固守要害,为持久之计。此盖天以与我,时不可失也!”先主善其策,乃率诸将进兵汉中,正亦从行。年,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,缘山稍前,于定军(兴势)山作营。渊将兵来争其地。正曰:“可击矣!”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,大破渊军,渊等授首。曹公西征,闻正之策,曰:“吾故知玄德不辨有此,必为人所教也。”先主立为汉中王,以正为尚书令,护军将军。明年卒,时年。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。谥曰翼侯。赐子邈爵关内侯,官至奉车都尉、汉阳太守。诸葛亮与正,虽好尚不同,以公义相取;亮每奇正智术。先主既即尊号,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,群臣多谏,不从。章武年,大军败绩,还住白帝。亮叹曰:“法孝直若在,则能制主上,令不东行;就复东行,必不倾危矣!”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「廖立字公渊,武陵临沅人。先主领荆州牧,辟为从事;年未,擢为长沙太守。先主入蜀,诸葛亮镇荆土;孙权遣使通好于亮,因问:“士人皆谁相经纬者?”亮答曰:“庞统、廖立,楚之良才;当赞兴世业者也。”建安年,权遣吕蒙掩袭南郡;立脱身走,自归先主。先主素识待之,不深责也,以为巴郡太守。年,先主为汉中王,征立为侍中。后主袭位,徙长水校尉。立本意,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;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,常怀怏怏。后丞相掾李(郃)邵、蒋琬至,立计曰:“军当远出,卿诸人好谛其事:昔先(主)帝不取汉中,走与吴人争南郡;卒以郡与吴人,徒劳役吏士,无益而还。既亡汉中;使夏侯渊、张郃深入于巴,几丧州。后至汉中;使关侯身死无孑遗;上庸覆败,徒失方。是羽怙恃勇名,作军无法,直以意突耳;故前后数丧师众也。如向朗、文恭,凡俗之人耳:恭作治中,无纲纪;朗昔奉马良兄弟,谓为‘圣人’,今作长史,素能合道。中郎郭演长,从人者耳,不足与经大事;而作侍中。今弱世也,欲任此人,为不然也。王连流俗,苟作掊克;使百姓疲弊,以致今日。”(郃)邵、琬具白其言于诸葛亮。亮表立曰:“长水校尉廖立,坐自贵大,臧否群士:公言国家‘不任贤达而任俗吏’,又言‘万人率者皆小子也’;诽谤先帝,疵毁众臣。人有言国家‘兵众简练,部伍分明’者,立举头视屋,愤咤作色曰:‘何足言!’凡如是者不可胜数。羊之乱群,犹能为害;况立托在大位,中人以下识真伪邪?”于是废立为民,徙汶山郡。立躬率妻子,耕殖自守。闻诸葛卒,垂泣叹曰:“吾终为左衽矣!”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,诣立,称立‘意气不衰,言论自若’。立遂终徙所。妻子还蜀。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。 原文 »
〔9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吴主传中的「年冬,曹公次于居巢,遂攻濡须。年春,权令都尉徐详,诣曹公请降;公报使修好,誓重结婚。年月,权将如吴。亲乘马射虎于庱亭,马为虎所伤;权投以双戟,虎却废。常从张世击以戈,获之。年,关羽围曹仁于襄阳;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。会汉水暴起,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万,送江陵,惟城未拔。权内惮羽,外欲以为己功;笺与曹公,乞以讨羽自效。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,驿传权书;使曹仁以弩射示羽,羽犹豫不能去。闰月,权征羽。先遣吕蒙袭公安,获将军士仁;蒙到南郡,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。蒙据江陵,抚其老弱,释于禁之囚。陆逊别取宜都,获秭归、枝江、夷道;还屯夷陵,守峡口以备蜀。关羽还当阳,西保麦城。权使诱之。羽伪降,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,因遁走;兵皆解散,尚余骑。权先使朱然、潘璋断其径路。月,璋司马马忠,获羽及其子平、都督赵累等于章乡,遂定荆州。是岁,大疫,尽除荆州民租税。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,假节,领荆州牧,封南昌侯。权遣校尉梁寓,奉贡于汉;及令王惇市马;又遣朱光等归。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)。 原文 »
〔10〕出自《国语》吴主传中的「王孙满观秦师」篇,“二十四年”解释为:周襄王二十四年(前628年)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