扼腕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左太冲中的「“侈侈隆富,卓郑埒名。公擅山川,货殖私庭,藏镪巨万, 兼呈,亦以财雄,翕习边城。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,养交都邑,结俦附党,剧谈戏论,扼腕抵掌,出则连骑,归从百两。若其旧俗,终冬始春,吉日良辰,置酒高堂,以御嘉宾。金罍中坐,肴槅四陈,觞以清醥,鲜以紫鳞。羽爵执竞,丝竹乃发,巴姬弹弦,汉女击节。起《西音》于促柱,歌《江上》之 厉。纡长袖而屡舞,翩跹跹以裔裔。合樽促席,引满相罚,乐饮今夕,一醉累月。」篇,“扼腕”解释为:握腕。表示激怒、振奋或惋惜。抵掌:拍手。表示欢乐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任苏杜郑仓传中的「时公卿以下,大议损益。恕以为:“古之刺史,奉宣条;以清静为名,威风著称。今可勿令领兵,以专民事。”俄而镇北将军吕昭又领冀州,乃上疏曰:帝王之道,莫尚乎安民;安民之术,在于丰财;丰财者,务本而节用也。方今贼未灭,戎车亟驾,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。然搢绅之儒,横加荣慕,扼腕抗论,以孙、吴为首;州郡牧守,咸共忽恤民之术,修将率之事;农桑之民,竞干戈之业:不可谓务本。帑藏岁虚,而制度岁广;民力岁衰,而赋役岁兴:不可谓节用。今大魏奄有州之地,而承丧乱之弊,计其户口不如往昔州之民。然而方僭逆,北虏未宾,边遘难,绕天略匝。所以统州之民,经营州之地,其为艰难,譬策羸马以取道里,岂可不加意爱惜其力哉!以武皇帝之节俭,府藏充实,犹不能州拥兵,郡且也。今荆、扬、青、徐、幽、并、雍、凉缘边诸州,皆有兵矣;其所恃内充府库外制夷者,惟兖、豫、司、冀而已。臣前以“州郡典兵,则专心军功,不勤民事;宜别置将守,以尽治理之务”。而陛下复以冀州,宠秩吕昭。冀州户口最多,田多垦辟,又有桑枣之饶;国家征求之府,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。若以北方当须镇守,自可专置大将以镇安之;计所置吏士之费,与兼官无异。然昭于人才尚复易,中朝苟乏人,兼才者势不独多。以此推之,知国家以人择官,不为官择人也。官得其人,则政平讼理。政平,故民富实;讼理,故囹圄空虚。陛下践阼,天下断狱百数人;岁岁增多,至百余人矣。民不益多,法不益峻。以此推之,非政教陵迟,牧守不称之明效欤?往年牛死,通率天下能损;麦不半收;秋种未下。若贼游魂于疆埸,飞刍輓粟,千里不及。究此之术,岂在强兵乎?武士劲卒愈多,愈多愈病耳。夫天下犹人之体:腹心充实,支虽病,终无大患。今兖、豫、司、冀,亦天下之腹心也。是以愚臣"",实愿州之牧守,独修务本之业,以堪支之重。然孤论难持,犯欲难成;众怨难积,疑似难分:故累载不为明主所察。凡言此者,类皆疏贱;疏贱之言,实未易听。若使善策必出于亲贵,亲贵固不犯难以求忠爱:此古今之所常患也。」篇,“扼腕”解释为: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。是情绪激动的表示。抗论:高声议论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菜根谭》目录-闲适中的「东海水,曾闻无定波,世事何须扼腕?北邙山,未省留闲地,人生且自舒眉。」篇,“扼腕”解释为:表示叹息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