蜚廉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二卷 俶真训中的「是故圣人内修道术,而不外饰仁义;不知耳目之宣,而游于精神之和。若然者,下揆三泉,上寻九天,横廓六合,揲贯万物,此圣人之游也。若夫真人,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,骑蜚廉而从敦圄,驰于方外,休乎宇内;烛十日,而使风雨;臣雷公,役夸父,妾宓妃,妻织女,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!是故虚无者道之舍,平易者道之素。」篇,“蜚廉”解释为:一种长毛有翅膀的兽。敦圄(yǔ):一个仙人的名字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于是乎背秋涉冬,天子校猎。乘镂象,六玉虬;拖蜺旌,靡云旗;前皮轩,后道游。孙叔奉辔,卫公参乘;扈从横行,出乎四校之中。鼓严簿,纵猎者。河江为阹,泰山为橹。车骑雷起,殷天动地。先后陆离,离散别追。淫淫裔裔,缘陵流泽,云布雨施。生貔豹,搏豺狼,手熊罴,足野羊。蒙鹖苏,绔白虎,被班文,跨野马。凌三嵕之危,下碛历之坻,径峻赴险,越壑厉水。椎蜚廉,弄獬豸,格虾蛤, 猛氏, 褭,射封豕。箭不苟害,解脰陷脑;弓不虚发,应声而倒。」篇,“蜚廉”解释为:龙雀。鸟身,鹿头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七之事中的「司马相如《凡将篇》:“鸟喙、桔梗、芫华、款冬、贝母、木檗、蒌、苓草、芍药、桂、漏芦、蜚廉、萑菌、荈诧、白敛、白芷、菖蒲、芒消、莞椒、茱萸。”」篇,“蜚廉”解释为:亦作飞廉,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,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,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,古代楚地以飞廉为风伯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烽燧